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说明文 > 说明文类别 > 事物说明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13577195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小满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24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需薰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熟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大减弱。

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⑤此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

⑥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⑦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四月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这时万物生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正因为如此,人体在小满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至于有所伤耗。这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暖胃、温补的食品。因为空气潮湿,小满节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的高发期,人们要预防湿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湿通淤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湿的食物。

1.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采用_______(说明顺序)依次介绍了小满的时间、小满的含义、_______、小满时的气候特点、_______
2.请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进行赏析。
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的中下旬,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
B.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因为小满时节的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麦穗已经抽齐,麦粒已经饱满,却没有成熟。
C.小满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会变得更加忙碌。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因此,南方大部分地区在此时就采取机器种植了。
D.小满时节的潮湿闷热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人们多吃一些有化湿通淤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湿的食物。
【知识点】 事物说明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①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近年来,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日趋严峻,随着毒奶粉、染色馒头等事件的不断出现,人们不禁要问,食品添加剂安全吗?

②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因防腐保鲜、提高加工工艺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防腐剂、凝固剂、品质改良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等22类1500多种。当人类的食品进入工业化生产之后,除了极少数的天然野生食品外,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目前,近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类添加剂。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③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十分明显。根据食品安全要求,每克食品的细菌总数不能超过8万个。假如不用防腐剂,即使在0—4℃的低温环境中,肉制品保存到第五天,细菌总数也将超过每克10万个。而防腐剂能遏制肉制品中的肉毒梭状芽孢杆茵的大量繁殖,有效延长内制品的保质期。

④食品添加剂不但能防腐保鲜,还能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食品的酸、甜、鲜通常不是食品天然拥有的口味,往往是由添加剂“调”出来的。食品的诱人口感,如面条有弹性,点心酥脆,大多也是添加剂的功劳。

⑤现在,人们又发现不少食品添加剂还具有防病抗病的功能。如腐乳红曲是由大米发酵而来的,能够降低血脂,它既是色素又是功能性添加剂;从甘草里面提取的甜味剂,能改善肝功能;从玉米芯里面提取的木糖醇具有护肝、防龋齿的作用。

⑥除此以外,食品添加剂还能够调整食物的营养结构,如在面粉里面添加钙粉、维生素等,能使面粉的营养更加全面。

⑦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例如,摄入过多的膨松剂或防腐剂,轻则会引起流口水、腹泻、心跳加快等症状,重则会对胃、肝、肾造成严重危害。为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如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就明确规定,山梨酸钾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控制添加比例,它的许可添加量为0.5%以内。在美国,苯甲酸钠只允许在化妆品中使用,并且浓度必须在0.1%—0.2%范围内。世界卫生组织也规定了一个“ADI”值,即依照人体体重,一种无健康危害的食品添加剂的每日允许摄入量的估计值。例如:糖精钠的ADI值为5毫克/公斤,即糖精钠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5毫克。

⑧必须指出的是,一直受到人们谴责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这样的非法添加物常见的还有块黄、硼酸、硫氰酸钠、蛋白精、酸性橙等。一般来说,不违规不超量不超范围地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是安全的。

1.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第①段什么作用?
3.第③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选择其中的一种简要分析其作用。
4.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几乎”的作用。
当人类的食品进入工业化生产之后,除了极少数的天然野生食品外,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
2023-01-27更新 | 39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科学文阅读

羊年说“羊”
余 夫
①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羊与人相伴,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远古时期,羊曾是人们狩猎的对象。后来,人们发现羊性情温顺、繁殖能力较强,就将其驯养。一般人都认为羊是愚蠢的动物,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在有充足的证据表明,羊比人们想象中的要聪明得多,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精明。
②羊病了会自我治疗。科学家发现,如果所吃食物让它们感觉不舒服,出现便秘和胃灼痛,羊就会挑选其他一些可以通便或帮助止痛的食物。也就是说,它们能正确地认出并吃下那些能治病的食物。
③羊有着难以置信的记忆力,能辨认和记住面孔,包括它们同类的面孔和人的面孔,甚至能区分人高兴和愤怒的表情。科学家为羊搭建了一个带有两个门的羊棚,每个门后面各放一个食料槽,这两个门唯一的区别就是上面挂有不同的照片:第一个门上挂着面带微笑的人像或颇感惬意的羊的像;在第二个门上则挂着面带怒容的人像或受惊的羊的像。然后,他们便往羊棚里赶羊。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羊都喜欢进第一个门。科学家发现羊至少可以识别50种不同的面孔,并记住一两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它们知道与愤怒的面孔相比,高兴的面孔是什么样的。而且,羊更喜欢人微笑温和的面容,而讨厌发怒、受惊时的表情。
④羊会用声音表达感情,雌羊能辨别它们每只羔羊的声音。这说明,在人听来都是一样的咩咩声,其含义可能是各不相同的。不仅如此,羊的发声特征虽然受到遗传限制,但也可以随着后天环境的变化而形成属于某一个小群体的“口音”。英国科学家在一些羊生下来一周时记录了它们的叫声,随后将这些羊放到不同羊群中喂养,在它们长大一些后再记录它们的叫声。有趣的是,虽然有亲缘关系的羊最初的叫声都很相似,但随着它们在不同的羊群中成长,它们的叫声特征逐渐与所在羊群中其他羊的叫声趋同。也就是说,它们已经慢慢习得了这个小群体的“口音”。这说明,群体生活可以影响羊的发声系统。
⑤羊还能通过连猴子都经常会失败的心理测试。英国科学家在羊的面前依次放置成对的不同颜色的桶,每次有一个桶中盛有食物。然后,他们将食物从一个桶中移入另一个桶中,同时还改变桶的颜色,最后改变桶的形状。但羊不仅认出了不同的颜色组合,并根据颜色组合的不同改变行为,它们还会根据桶的形状的变化改变行为。科学家说,一般只有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能做出这类反应,其他大型动物要做到是很困难的。澳大利亚科学家将一群羊放进复杂的迷宫中进行试验,发现它们不仅能够找到走出迷宫的方法,而且走的次数越多,走出迷宫就越容易。
⑥此外,羊还有非凡的嗅觉。以色列警方已经据此训练出全球第一只专门闻炸弹的“反恐山羊”,其嗅觉灵敏度甚至超过了警犬。这只山羊名叫拉洛莎,是一只两岁的母羊。它对各种炸药的气味非常敏感,与警犬相比,性格乖巧的羊看上去无疑要友善得多。很明显,羊正日渐成为警方的宠儿。
——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第1期,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2.文章第⑤段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指出其中一种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请你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科学家发现羊至少可以识别50种不同的面孔。
4.2015年1月5日,羊年生肖邮票《乙未年》开始全国发行(见右图)。该邮票以绵羊作为造型基础,蕴含着“吉祥祝福”之意。请你认真观察图示,用简洁、平实的语言说出该邮票两个方面的美好寓意。
2015-07-02更新 | 15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各题。

一鲸落,万物生

①2020年4月2日,中科院“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顺利抵达三亚。这次科考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就是南海1600米深处的一个约3米长的鲸落,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该类型的生态系统。

②鲸落是指鲸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一座鲸的尸体可以维持上百种无脊椎动物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存,与热液、冷泉一同被称为深海生命的“绿洲”。

③当鲸鱼感到生命将尽,它会漫游到一片深海海域,静静地等待死亡来临,当死亡的阴影完全笼罩它巨大身躯的时候,伟大的鲸落就开始了。

④因为鲸类等动物巨大的身躯无法快速被食腐生物分解殆尽,而会落入海底,尸体落入海底的过程可以长达数月至数年。

⑤在鲸尸下沉至海底的过程中,盲鳗、鲨鱼还有甲壳类生物蜂拥而上,吞食鲸尸的柔软组织,这个过程依据鲸的大小可持续4至24个月。其间90%的鲸尸将被分解。

⑥接着,一些无脊椎动物特别是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便侵占了只剩少量软组织和巨大鲸骨的鲸尸,并以此为家,一边啃食残余鲸尸一边繁衍生息,直到最后一丝血肉被吸食殆尽,它们才会离去。这个阶段可持续两年。

⑦而后,鲸尸就只剩下了一具白骨,但鲸落还没有结束。厌氧细菌又成群结队地来了,它们进入鲸骨中,分解其中的脂类,利用溶解在海水中的硫酸盐作为氧化剂产生硫化氢,这一过程被称为“硫化作用”。在难以进行光合作用的深海里,硫化作用就成了光合作用的“替代品”。硫化氢这种对人类来说有毒的产物,却是深海中一些细菌的珍馐美味。而这些细菌是海蜗牛等生物的重要食物,海蜗牛又是部分食肉类及甲壳类生物的盘中餐——这就形成了一条得以延续的食物链。这是鲸落最为重要的阶段,长达50至100年。

⑧当残余鲸落当中的有机物质被消耗殆尽后,鲸骨的矿物遗骸就会作为礁岩成为生物们的栖息地,这就是鲸落的最后阶段——礁岩阶段。

⑨科研人员发现,在北太平洋深海中,鲸落维持了至少有43个种类的12490个生物体的生存,促进了深海生命的繁荣。这就是所谓“一鲸落,万物生”。

⑩然而,鲸落却非常稀有,目前国际上发现的现代自然鲸落不足50个。一方面,由于大海广表无垠,又加之鲸落存在于深海之中,受到深海探测技术的限制,人类很难发现鲸落的存在,能发现鲸落也都靠的是运气。另一方面,随着人类大量捕杀鲸鱼,鲸的数量急剧减少,海底的鲸落也就越来越少。这对海底生态群落来说,也许是灭顶之灾。

(根据《为什么说“一鲸落,万物生”》等相关文章改编)

1.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鲸落是指鲸鱼死亡后,其尸体落入深海过程中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而形成的生态系统。
B.鲸落现象只有在鲸鱼尸体沉入海底时才能形成,其他海洋生物死后是无法形成类似的鲸落现象的。
C.鲸落为促进深海生命的繁荣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深海中的现代自然鲸落不足50个,显得非常稀有。
D.现代人类大量捕杀鲸鱼,使鲸鱼数量急剧减少,从而导致鲸落越来越少是现代自然鲸落非常稀有的主要原因。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鲸落的四个阶段。
3.假如用诗句来形容鲸落,下列诗句中哪一句最为合适?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021-08-04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