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13677194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巩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蜂,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减)


【注释】①特征:特别征用。②下车:官史初到任。③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辞退。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居之官积年不徙       辄:总是,就
B.连公府不就               辟:通“避”,躲避
C.迁为太史令               再:两次
D.大将军邓骘其才        奇:认为……奇
2.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精铜铸成                    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B.十年                         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C.尤致思天文阴阳历算       皆以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       邻人京城氏孀妻有遗男(《愚公移山》)
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谦虚稳重,超尘拔俗,不慕世俗的虚荣,才高于世,善于属文,后来因“善术学”,被征召到朝廷做官。
B.张衡不仅精于天文,擅长机械,而且在政治方面眼光敏锐,手腕高明,在政治漩涡中总能左右逢源,平步青云。
C.张衡担任“河间相”前,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和豪族大户胡作非为。
D.画波浪线句子的正确断句是“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4.翻译下列句子。
(1)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形,明灭可见。(《小石漂记》)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知识点】 人物传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夏完淳,字存古,华亭人。年十六,从其师陈子龙起兵太湖。子龙战败,完淳走吴易军为参谋。易败,复与吴圣兆连谋反正,被执至留都。叛臣洪承畴欲宽释之,谬曰:“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军中耳归顺当不失官。”完淳厉声曰:“吾当闻洪亨九先生本朝人杰,嵩山、杏山之战,血溅章渠。先皇震悼褒䘏,感动华夷。吾当慕其忠烈,年虽少,杀身报国,岂可以让之。”承畴无以应,惟色沮而已

时完淳妇翁职方主事钱栴同在讯,气稍不振,完淳厉声曰:“今与公慷慨同死,以见陈公于地下,岂不亦奇伟大丈夫乎哉!”栴遂不屈,与完淳同死,完淳时年十八。


注:①洪亨九:指洪承畴。②妇翁:指妻之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军中/耳归顺/当不失官
B.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军中耳/归顺/当不失官
C.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军中耳/归顺/当不失官
D.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军中/耳归顺/当不失官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夏完淳因随师父陈子龙起兵反清失败后即被俘。
B.洪承畴怜惜夏完淳年少无知打算从宽处理释放他。
C.夏完淳高度赞扬洪承畴是明朝的忠烈之臣。
D.夏完淳与岳父钱栴一起拒绝降清而英勇就义。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承畴无以应,惟色沮而已。
②今与公慷慨同死,以见陈公于地下,岂不亦奇伟大丈夫乎哉!
2023-01-10更新 | 4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文, 完成小题。
【甲】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乐工罗程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宣宗初亦召供奉。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毗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幸苑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卒不赦程。

(选自《唐语林》)

【注释】①变易新声:创作新曲调。②审:深知。③眦睚:瞪眼,发怒,指极小的仇怨。④京兆:京城长安地区的长官和衙门。
1.甲文作者是_____, 字永叔, 号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恩自恣(     )        
(2) 幸苑中(     )
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不的一项是(     
A.陈康肃公     乐工罗程者,弹琵琶
B.尝射家圃       置琵琶其上
C.钱覆其口        杓酌油沥之
D.但微颔          康肃笑而遣
4.下列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声感动皇上,因为这个(缘故) 得到皇上的宠爱
B.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声使皇上感动,因为这个(缘故) 得到皇上的宠爱。
C.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声感动皇上,所以得到了皇上的宠爱。
D.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声使皇上感动,所以得到了皇上的宠爱。
5.甲文的陈尧咨因“____”而自矜,然而卖油翁用酌油技艺告诉他____的道理;乙文的罗程因____而自恣,后“以眦睚杀人”被宣宗“付京兆”,表明他没有明白____的道理。   
6.乙文详写乐工们向唐宣宗求情的经过,有何作用?
2024-04-21更新 | 17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问女何所___________
辞爷娘去 ________
③出相扶将 ________
④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________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博士耶   男子可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B.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C.因其父老病不能行     我酌油知之
D.长益精                       两狼之并驱如故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突出了木兰勇敢坚毅的爱国忠心和英雄气概。不同的是甲文还讴歌了木兰不贪图荣华富贵、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
B.甲文擅长铺叙排比,写得明快流畅、细腻而传神,木兰的形象更为鲜明、饱满;乙文以叙述为主,写作手法简洁平淡。
C.甲文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是说木兰分别到东、南、西、北四个集市去准备这些出征用品,表现出战事的紧迫。
D.乙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主旨所在,表达了作者呼吁男女平等的美好愿望。
2024-03-13更新 | 2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