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8 题号:13770675
阅读下面片段内容,完成小题。

【材料一】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客不得束缚,容不得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刘成章《安塞腰鼓》(节选)]

【材料二】

安塞腰鼓有完整的表演程式和活动习俗。过去,多在喜庆节日和庙会中演出,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是集中的活动时间。

活动开始前,要由庙会会长(由各村推举产生)先组织祭祀活动,称为“谒庙”:舞队在伞头的带领下,敲起锣鼓,吹着唢呐,有时还要抬着整猪整羊和其他供品前去寺庙烧香敬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并在庙内广场踢打一阵,意在娱神。“谒庙”结束,正月初八九后,腰鼓队便开始了挨门拜年活动,俗称“沿门子”。当地有这样一句谚语:“锣鼓唢呐直响哩,屁股底下棍撬哩!”群众也都坐不住了。这时,腰鼓队按村中情况依次走串各家,在主家院中、窑前表演一阵,伞头根据各家情况,触景生情演唱几段吉利秧歌,以表贺年之意。主家则认为腰鼓队进院入户敲敲打打、跳跳唱唱,可以消灾免难、四季平安。有时两队腰鼓在途中相遇,一般都由伞头互唱秧歌,共贺新年,让道而行,但有时也会出现互不让道的情况,此刻就要竞技赛艺,争个高低。两队锣鼓大作,唢呐声、腰鼓声,好似春雷滚动。鼓手们尽情击打、跳跃,如疯似狂,打至高潮,鼓乐暂息,由双方伞头出场对歌,这也是竞赛技艺的一个方面。直至有一队阵脚先乱,动作不齐,鼓点、队形也都统一不到一块或对歌对答不上时,就算输了,于是主动让道,让胜者先走。

“沿门子”结束后,邻村之间的腰鼓队还要互相拜年,彼此互访,进行交流演出,这和陕北秧歌一样,称之为“搭彩门”。正月十五时,各村腰鼓队云集广场,开始了互比互赛活动。各路鼓手各显身手,互比高低,成为一年里腰鼓表演的高潮。这不仅活跃了农村春节文娱活动,还通过彼此观摩、切磋技艺,推动了腰鼓的普及和提高。当晚还要举行“转灯”(也称“转九曲”),几乎是人人争游,阖家同转。届时鼓乐齐鸣,灯光闪烁,腰鼓队在前引导,众人随后,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腰鼓队的活动常延续到正月十七、十八,祭罢土地神后方告结束。此后,老乡们就安心去准备春耕生产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      )       (      )
2.材料二中安塞腰鼓完整的表演程式和活动习俗是:谒庙→A______→B______→转灯(转九曲)。其中活动A表达了人们__________的意愿。
3.材料一、二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有何不同?各有什么作用?
4.请模仿材料一画横线内容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你熟悉的民俗活动场景。(不少于100字)
【知识点】 散文 非连续性文本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我的母亲(节选)   老舍

①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②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③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④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⑤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⑥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梳理情节】
1.细读文章第①段,说说母亲的“勤”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要求:每一个事例概括约10个字)
【品读细节】
2.文章多次写到“泪”。请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并参照示例,完成表格。
语句情感
示例她的泪会往心中落母亲在变乱中承受苦难的酸楚、隐忍
……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______
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_________
泪遮迷了我的眼________

【动情朗读】
3.请给下列句子做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深刻感悟】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结合链接材料和文章内容,写出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
2022-10-16更新 | 12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回答文后小题。

A.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B.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C.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D.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用一句话概括A段主要内容。
2.从语段A中找出表明描写顺序的词语,并判断运用了怎样的描写顺序。
3.本文作者善于用比喻,在文中,分别将阳光下的老城、雪后的山坡和村庄、冬天的水景比成什么?各突出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阳光下的老城——
雪后的山坡和村庄——
冬天的水景——
4.“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一句中两次用到“卧”,是否恰当,请做出判断,并说出理由。
5.赏析下列语句。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6.作者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做结尾段有什么好处?
2022-03-13更新 | 26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钢铁妈妈”

朱建

①妈妈89周岁了,这两年她身体断崖式地病变。去年,医院诊断的结果是,她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处在中重度阶段,根据测试的结果,她现在的记忆力只有一分钟。此前,妈妈又摔断了大腿。大小便失禁,半瘫痪,种种不幸的磨难,都降临在了她的身上。

②然而,透过妈妈沧桑错乱的言行,我仍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那一代人曾经的青春、理想和奉献。

③妈妈是苏州人。1950年,十七岁的她从上海参加解放军,被分配到新疆军区。那一年,新疆军区派出了一支由老红军何光吉领队的先遣队,为筹建八一钢铁厂打前站。妈妈,是300人组成的先遣队中唯一的女战士。

④我出生的那天,妈妈在参加劳动竞赛,爸爸在炼铁高炉值夜班。晚上,妈妈肚子疼了,就一个人挺着大肚子,去了厂医务所。等爸爸下了夜班,穿着一身脏兮兮的军装赶到医务所时,我已经出生了。

⑤医生毫不留情地责怪起来:没见过你这样的男人,让爱人一个人来生孩子!爸爸只有急急忙忙地跑到军人服务社,用津贴券兑换了一包饼干,算是妈妈产后补养了。

⑥妈妈在我出生后的第十天就去上班了。她每天上班时,把我往床上一放,拿被子当围栏。白天,她要从厂里跑回家,给我喂几次奶。有一天,妈妈回来喂奶,发现我不见了,顿时天旋地转,见了爸爸大哭:我们儿子没有了!接着一屁股瘫坐在地上。就在爸爸拉妈妈时,无意中看到了在床板底下熟睡的我。一个婴儿,爬到了“悬崖”边上,重重地摔了下去!

⑦朝阳升,夕阳落。七十年,弹指一瞬。创建八一钢铁厂的那一代理想主义者们,陆陆续续地离开了人世。天,慢慢地黑。夕阳残晖下,妈妈坐在轮椅上,沉默不语的时间更长了。

⑧本来,与新疆老朋友通电话,是妈妈最开心的事情,可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后,她连电话也不会打了。她脑子稍清楚的时候,说的都是六七十年前在新疆的事。这也是她思维的天马,挣脱痴呆的羁绊,纵横奔驰,跳跃回到新疆大漠的时刻。

⑨2021年初,八一钢铁厂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要求妈妈把党组织关系从新疆迁到上海。我告诉他,我妈现在半瘫了,脑子也坏了,把一个近九旬的“脑残”老人的党组织关系迁出来,不是多此一举吗?可这一举,对妈妈非常重要啊!他们那一代人,把这些关系看得非常重!在她的思维世界里,经过七十多年的沉淀、凝结,这组织关系,早已转化为她与老战友、老朋友、老同事之间,最重要、最美好的情感丝萦!

⑩妈妈若有所思地想起了什么,突然像小孩一样,撇起了嘴,哭了起来。

⑪人,一生最珍贵的是什么?是生命中的贵人,是青春的记忆,是难忘的友情!这些最珍贵的记忆,有着特殊的能量。它能激荡到痴呆大脑的深处,使深情的思念,跃出脑沟,冲破泪闸,泪流不止!

⑫妈妈边哭边说,老书记一直要求,要把八钢建设好!我是党员,要听老书记的话!现在,妈妈每天坐在轮椅上,貌似在看电视,实际上她眼睛看不清,耳朵听不见,脑子更是傻傻的,完全是一个失去正常思维、失去生活质量、虚度光阴的老耋老人,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一直要求我,把电视调到新疆卫视频道。

⑬2021年“七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疆卫视里,播放着新疆各地领导给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画面。妈妈是有着68年党龄的老党员,为了让妈妈高兴一点,我大声告诉她,她也有一枚这样的纪念章。

⑭妈妈的眼睛,仍木讷地傻看着电视,毫无反应。其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爸爸妈妈就是“勋章大户”了。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有一个铁盒,里面装有大半盒各种勋章,我认字,就是通过这些金光闪闪的勋章认识的。什么党员先锋、劳动模范、青年标兵、建设突击手、时代先锋、三面红旗,如此等等。

⑮见妈妈仍然无动于衷,我想,难道妈妈对勋章已经审美疲劳了?突然,她问我:王国祥也领到纪念章了吧?这位王国祥,是与妈妈一起从上海参军的苏州同乡,也是她的入党介绍人。

⑯我和护理妈妈的浦阿姨,看到这一幕,感到很吃惊!我入党也47年了,我这个健康的大脑都已经记不清谁是我的入党介绍人了,妈妈,一个老年痴呆的大脑,听到自己也有一枚纪念章,没有感觉,对米和油,更没有感觉,但她竟然挂念着七十年前的战友,她的入党介绍人!

⑰这是什么超级魔力?这是妈妈那一代人的情义、热血和生命凝结的特殊魔力!妈妈的思绪一定又回到了她对“大哥”们,对老战友、老同事的深深思念,又回到了他们那一代理想主义者朝阳一般的激情。

(选自《新华日报》2022年03月10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说母亲身体“断崖式地病变”,表明她的身体病变快,受到病魔折磨。
B.文章第③-⑯段按照时间顺序,饱含深情地讴歌了母亲曾经的青春、理想和奉献。
C.第⑭段插叙父母是“勋章大户”,表现了父母工作出色,让读者产生由衷敬意。
D.结尾“这是什么超级魔力”中的“超级魔力”指的是母亲病情终于有所好转。
2.第⑦段中加线的两个“夕阳”的意思一样吗?请写出你的理解。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1)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一直要求我,把电视调到新疆卫视频道。(赏析词语)
(2)这也是她思维的天马,挣脱痴呆的羁绊,纵横奔驰,跳跃回到新疆大漠的时刻!(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4.作者为什么称自己的母亲是钢铁妈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同样是写母亲,本文与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在表达的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023-12-25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