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读书学习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9 题号:14194840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晋国乐师,目盲。③昧:昏暗,黑暗。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蒙以军中多务(                )        
(2)鲁肃过寻阳(                )
(3)盲臣敢戏君乎(                )        
(4)平公曰:“哉!”(            )
2.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吾/年七十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4.(用原文语句填空)【甲】文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乙】文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
【知识点】 读书学习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但当涉猎(     )
(2)卿今当涂掌事(     )
(3)见往事(     )
(4)蒙以军中多务(     )
2.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性情与融洽关系。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4.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2023-04-14更新 | 15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在川上曰: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与朋友交而不
②不逾
③人不其忧
者如斯夫
(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时候,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吾日三省吾身”。
B.选文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强调学思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孔子认为一国军队的首领可以改变,但是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改变的。
D.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启示我们要珍惜时间。
(4)同桌张林背诵《<论语>十二章》时遇到困难,不禁抱怨:“两千多年前的语录已经过时了,这么辛苦地背诵有什么意义呢!”请你从《论语》现实意义的角度劝说他。
2023-10-27更新 | 15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本文作者诸葛亮,字_______,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年与时(迅速逝去)B.意与日(丧失)
C.悲守庐(贫穷)D.非宁静无以远(达到)
3.近义词的词义相近,但在某些方面有细微的差别。成语“淡泊明志”出自本文,指出它与近义词“清心寡欲”的差别。
4.作者为何要反复强调“静”的作用?
5.本文文短意长,言辞谆谆。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意图是什么?
2022-03-24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