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非连续性文本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 题号:1476408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善用语言的力量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依然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过来,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治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文本二】

①前不久,《丘吉尔:语言的力量》一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中文版。该书的编著者马丁·吉尔伯特为丘吉尔200篇文章和演讲加上背景,用丘吉尔生动犀利的语言串联他从懵懂少年至耄耋老年精彩的人生,让我们不时惊叹。

②从19世纪70年代末期的《保姆之爱》到1959年丘吉尔84岁时最后一次演讲《未来》,该书几乎是那个时代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的记录,也称得上是一部别致的人物传记,让读者领悟到一位历史人物如何凭借语言的力量给世界留下足够的智慧和深刻。

③反观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由于民族性格和文化传承不同,长期以来,我们自觉恪守“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的古训。在“自媒体”如发达的今天,“为政不在多言”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讲演能力,成为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提高演讲和写作能力,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十分重要。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本一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使全文逻辑严密。
B.文本一第③段运用举例论证,突出强调了“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这一分论点,进而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C.文本一第⑤段中加点词语“往往”和“甚至”的运用,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D.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是因为他们的讲话言之无理。
E.由于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人长期以来推崇“行动大于语言”。
2.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的论证思路。
3.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谈谈为什么要善用语言的力量。
【知识点】 非连续性文本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

①非遗,是五千年文化版图上赓续不绝的美妙之谜、才思之力。它从历史纵深处走来,又往未来辽阔处迈去。它是中华民族骨血里的山水,亦是亿万国人生命中的乡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非遗传承的应有之义。“传承”二字,关键在于“活化”。剪纸、京剧脸谱、年画、风筝、中国结……这些浓浓的中国味道,需要滚烫的时代表达。

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活水,才能养真鱼。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国家级非遗项目抖音覆盖率99.74%,相关视频点赞超94亿。过去一年,抖音非遗项目直播场次同比增长642%,平均每天直播1617场,获得打赏的主播人数同比增长427%,打赏总金额同比增长533%。其中,获得收入的非遗传承人数量同比增长34%,非遗好物销量同比增长668%。

③“活态传承”,是真正的活水养鱼。一方面,它让非遗文化鲜活生动起来,拉近了非遗艺术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直线距离。指尖屏幕、星辰大海,天南海北、一键触达。另一方面,它打破了非遗文化展示的时空限制,传承者还可以借助线上引流,带动线下的文化消费,推动非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言蔽之,网络平台和非遗传承的“双向奔赴”,不仅为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性传承带来更多可能性,亦将进一步推动实现数字非遗事业的快速精进与普惠共享。

(摘自邓海建《直播展演,非遗实现掌上“活态传承”》,见2022.12.11《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①活态传承,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环境当中进行保护和传承,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当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传承方式,活态传承能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

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今天的世界飞速发展,许多新科技、新观念层出不穷,这些新的创造既萌生于传统当中,又不断积淀成为新的传统。不容否认,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不适应今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从前生活在高山之巅的民族要从山脚下背水,一边走一边唱,成为这个民族的生活习俗。然而当自来水引到家中,再不需要下山背水,自然不必为了保存这项习俗而非要下山背水,或只作为一项民俗活动来演示,告诉后代曾经有过的历史风俗,我们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为了强行保存已经过时的风俗习惯或传统技艺,而是尊重我们的历史,尊重我们祖先的创造,尊重社会历史的自然发展规律,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当下,并从中寻找持续发展与创新的灵感与力量。

(摘自“360百科”)


材料三:

①相关数据显示出“直播+非遗”的蓬勃发展。2022年累计开设正能量直播5831场,累计直播时长超过6.2万个小时,收看直播观众超过6.8亿人次,参与正能量直播的主播超过5.5万名。

②另据报告统计,今年非遗的平台日均搜索量是2019年的三倍有余,相关话题热度指数较2021年翻了一番;非遗项目直播场次同比增长642%,获得收入的非遗传承人数量同比增长34%。

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铮认为,现在的短视频与直播帮助非遗实现了从拯救到创收的转变,探索出可持续活化手段。一方面,面向消费者实现了文化普惠;另一方面,帮助了更多的非遗传承人通过展现独特技艺,开辟了自身产业发展出路。

(摘自唐炜妮《报告关注非遗“活态传承”学者建言引导“直播+非遗”生态优化》,见2022.12.29“中国新闻网”)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B.活态传承能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我们老祖先所有的风俗习惯或传统技艺都需要保存沿袭下去。
C.“直播+非遗”的形式虽然帮助非遗实现了从拯救到创收的转变,但也要规范其发展路径。
D.信息技术加持、短视频与直播平台勃兴,使得非遗这样的传统艺术样式有了更为宽广无垠的“第二舞台”。
2.材料三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4.结合以上材料,说说“活态传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2023-04-27更新 | 8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历来把的教育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从古至今,美育不仅受到高度重视,而且在历史积淀中呈现出鲜明的东方文化思维特征,成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行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

美育是欣赏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过程,既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在今天看来,我们提倡美育,实际就是让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应有功能,使人从审美感受中获得解放,通过审美提升自我,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例如,以高校博物馆为载体的美育实践,既可以让学生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感受中华民族艺术之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又可以帮助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完整人格,提升整体素养,进而使其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22年11月15日)


材料二:

柏拉图认为:美不是美的具体事物,美是理念,是美的具体事物所以美的原因。他这段话,乍看起来,似乎有点绕口,不明所以,实际上说的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主观能动性的反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审美观。柏拉图所谓的美,是指一切美的具体事物共同具有的规定、性能和组成部分,是指接触美的具体事物的人产生美感的原因,是指美的具体事物所包含的不可被人感知但可被人知道的抽象事物。

(摘编自“澎湃政务”2022年10月29日)


材料三:

在青少年的审美教育上,过去一直由学校扮演主要角色,但审美是具有实践性的认知活动,日常生活才是美学的根基和寓所。因此,审美教育应鼓励引导青少年在饮食起居、服饰妆容、乐舞书画、游学娱乐、礼尚往来、民俗节会等日常生活中感受美、认识美,提升对美的鉴赏力、领悟力,培育健康的审美趣味。

现代社会,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对青少年的消费观、文化观、道德观甚至价值观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审美的世俗化、物化容易产生病态畸形的审美趣味。目前学界对青少年审美消费的研究似乎滞后于青少年的审美消费实践,因此我们呼吁学界加强研究,将青少年的审美消费置于中国社会复杂的历史和现实语境中进行考察,尽快明确其运行逻辑,构建起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审美消费体验模型,引导青少年形成新的审美消费潮流。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2年6月8日)


材料四:

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灿烂文明。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不妨从教育引导年轻人热爱艺术开始。当代中国,各种艺术形式和多种艺术风格碰撞交汇,琳琅满目。在冬奥会场馆,可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欣赏丰富多彩的中国元素;透过敦煌壁画,可以感受中西文明交融的历史,体会不同文明交相辉映的魅力……年轻人通过认识和理解中华大地上的优秀艺术作品,可以形成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学传统中,古代先贤们将优秀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融入美学的内容与形式之中,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呈现出来,感染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引导年轻人接近、欣赏中国文艺作品之美,有助于赓续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摘编自杨帆《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历来高度重视美育,把美育教育视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
B.柏拉图所谓的美指审美观,即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反应。
C.病态畸形的审美趣味的产生,与审美的世俗化及物化有着密切关系。
D.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作品中融入了古代先贤们的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
(2)请围绕“美育”,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3)请指出材料四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增强审美自信?请结合材料说出三点建议。
2023-05-16更新 | 6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书籍载体形式的每一次变化,都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文本的变迁带来阅读的转型,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事实。阅读的热情与是否具备读书的习惯,与一个民族的特性相关。

②从甲骨到简策,从简策到纸本,从手抄到雕版,从雕版到机器印刷,从纸本到电子本。文本的变迁带来阅读的转型,这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事实。近一千年来,我们面临过几次重要的阅读转型。

③十一世纪以前,抄书是一种职业,如班超就是抄书人。汉代置有专门的写书之官,后来历代都有抄书的活动。不少私人藏书、官府藏书、寺庙藏书、书院藏书,都有专人进行抄书。即便在印刷术发明后,我们还能看到一些知名抄本传世,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可见抄本并没有因印刷术的发明而消亡。

④在古代,抄书不仅是为了复制图书,它还是一种读书的重要方法。北宋时期,正是雕版印刷术的普及时期,苏轼适逢其时,理应欢欣,但他对雕版印刷物对阅读的冲击却迷惑不解。只因前辈学人以抄读为主,到印刷术普及的时候,图书多而易得,后学却不读书了,让这位大文豪慨叹不已。

⑤此后的八百年,中国的读书人在没有大变化的书籍世界中度过。

⑥到了十九世纪末,中国读书人的读书生活悄悄发生了变化。这不仅是因为印刷术的变革,而且还在于西学的引进与新式教育的普及。

⑦随着机械印刷术的普遍应用,图书出版更加快捷,报纸杂志等一些大众读物也不断增多,这对传统阅读带来了很大冲击。而西学引进与新式教育的开展,使阅读的内容也变得比以往更为丰富多样。

从阅读的形式上看,过去强调高声朗诵、熟读成诵,而此时大多数人只是默读、泛泛浏览。然而还不到百年,技术革命与书籍载体的变化,让我们目不暇接。今天从电视荧屏到电脑荧屏,再到手机荧屏,我们生活在一个荧屏的时代。

⑨网络的普及,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固有的阅读习惯。从读书的热情到读书人口率的下降,从读纸本到读网络,以及读什么、大众阅读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不少人关心的问题。

其实,只要心中明确阅读的方向与目的,阅读习惯变了又能怎么样呢?阅读习惯的改变,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材料二】

①朱熹写过《童蒙须知》,谈到读书写字第四条时说: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我理解老夫子的意思,这是要大家读书专心致志。不过,他的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的这个理论,也常常害人不浅,成为很多人不读书的坚强理由。仿佛读一本书先得必备:要安静,没有打扰;要有书房,要有长案;要窗明几净,正襟危坐……这么下去,对于一天到晚东奔西走、忙忙碌碌的现代人而言,只有双手一摊:我不是不读书啊,实在条件不允……读书事大,岂可随随便便?

②当我们懒惰,为不读书找各种理由,强调各种条件时,我们还应当温习一下这样的故事,这是在极端条件下因地制宜的读书,人们不会与书隔绝,不论具备还是不具备读书条件。1983年冬天,作家巴金生病住院,他想起了爱伦堡讲的这个故事,他是这样描述自己的: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我这里没有书,当然不是阅读,我是在回忆。我的日记里可能还有‘某某日《战争与和平》,某某日《水浒》’等等。

在病床上,在等着取药的间歇,在公交车上,在等人的空闲,在午休的片刻,在晒太阳的时候在旅行的火车上飞机中……有空闲就读上两页,不也开卷有益?我买了很多小开本的书,就是为了坐地铁时读,一天上下班能读五十页到八十页。阅读无处不在,这不是为了赶任务、考试,而是让那些碎片时间也能集聚起美好的享受。

(摘编自《新民晚报》作者:周立民。有删改)

1.下面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⑧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对比论证,把过去和如今的阅读形式进行对比,强调了阅读形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B.材料二第①段引用朱熹有关“读书写字”的言论,使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其目的是从反面论证作者的观点。
C.两则材料最后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都采用反问的形式,看似提问,其实暗含作者的观点,体现了语言运用的精妙。
D.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可以体会到无论阅读方式怎样改变、生活节奏如何加快,都不能以此为借口放弃阅读的道理。
2.结合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按照什么思路阐述人们阅读习惯的几次重要转型的。
3.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内容,从读书习惯的角度简述自己应如何读书。
2023-10-11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