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 宋濂(1310-1381)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6 题号:15664441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小题

【甲】

核舟记(节选)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一手卷。东坡右手卷端,左手鲁直背。鲁直左手卷末,右手卷,如有所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甲】《核舟记》出自_________一书,【乙】《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是__________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中峨冠而多髯者”“白玉之环”加点词属词类活用,都用作动词。
B.“佛印类弥勒”“冬烈风”加点字是同义词,均解释为“极”。
C.“右臂支船”“同舍生皆绮绣”加点字皆为通假字,前者同“屈”,后者同“披”。
D.“竖其左膝”“久乃和”加点字均为连词,表前后转折关系。
3.【甲】划线句中加点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整段通过对船头三人的描写,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核舟主题中的“_________”一字。
【乙】则是通过_________的手法,既写出了作者_________的过程,又表达了他_________的态度。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坠,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节选自《明史·张溥传》)


【注释】①溥(pǔ):张溥,明末文学家。②钞:后来写作“抄”。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家贫,无从书以观                           致:得到。
B.色愈恭,礼愈                                  至:周到。
C.冬日手皲,日沃数次                           汤:热水。
D.后读书之斋曰“七录”                    名:名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是人多以书假余                                 故名高一时
B.从乡先达执经叩问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C.门人弟子填                                  姓氏,是金陵人(张岱《湖心亭看雪》)
D.遇其叱咄                                        一食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3.下列对文本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即临别赠言。【甲】文属于赠序。
B.【乙】文属于人物传记。人物传记在内容表述上必须做到真实可靠,符合事实。
C.【甲】【乙】两文主人公的读书方法基本相同,他们都是亲自手抄笔录,然后归还。
D.【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主人公不畏艰辛,学习勤奋,即使手指受冻,仍不辍学习。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2023-08-01更新 | 8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师川外甥奉议: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书》)


注释:①奉议:官名
1.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经叩问/迷不悟             艳意/名而来
B.持沃灌/赴蹈火             稍降辞/喜形于
C.圣贤之/中崩殂             久而乃/春景明
D.送之/投无路             冬烈风/理屈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2)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
3.【甲】【乙】两段选文,两位长辈就“怎样才能学有所成”的问题,分别给出了建议。结合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关键信息学习建议前提条件
【甲】业精德成(1)_____热衷于学习
【乙】养心探道第一条建议:(2)____
第二条建议:(3)_____
全身心投入学习

4.针对部分同学在物质生活上攀比这种现象,请你结合甲文观点加以劝说。
2022-11-24更新 | 15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古文阅读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拨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指做官)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堆满),素蟫(书中蛀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袁枚《黄生借书说》)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敢稍
(2)慕圣贤之道
(3)其欣悦
(4)家贫难
(5)其切如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3.面对家贫无书可读的困境,借来书后,宋濂和袁枚的办法有什么不同?
4.结合【甲】文宋濂早年读书求学的故事,说说【乙】文中“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给你的启示。
2019-11-19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