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5 题号:15995928
班级将开展“写出人物精神”主题阅读活动,请你踊跃参与。

老舍先生(节选)

汪曾祺

①北京东城乃兹府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很大了),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甲】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亲自莳弄的。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老舍先生曾说:“花在人养。”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

②客人被让进了北屋当中的客厅,老舍先生就从西边的一间屋子走出来。这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乙】里面陈设很简单,一桌、一椅、一榻。老舍先生腰不好,习惯睡硬床。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他的握手是轻轻的,但是很亲切。茶已经沏出色了,老舍先生执壶为客人倒茶。据我的印象,老舍先生总是自己给客人倒茶的。

③老舍先生爱喝茶,喝得很勤,而且很酽。他曾告诉我,到莫斯科去开会,旅馆里倒是为他特备了一只暖壶。可是他沏了茶,刚喝了几口,一转眼,服务员就给倒了。“他们不知道,中国人是一天到晚喝茶的!”

④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

⑤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其中一幅是很多人在文章里提到过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蛙声”如何画?白石老人只画了一脉活泼的流泉,两旁是乌黑的石崖,画的下端画了几只摆尾的蝌蚪。画刚刚裱起来时,我上老舍先生家去,老舍先生对白石老人的设想赞叹不止。

⑥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老舍先生谈这四幅里原来点的题有一句是苏曼殊的诗(是哪一句我忘记了),要求画卷心的芭蕉。老人踌躇了很久,终于没有应命,因为他想不起芭蕉的心是左旋还是右旋的了,不能胡画。老舍先生说:“老人是认真的。”老舍先生谈起过,有一次要拍齐白石的画的电影,想要他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老人说:“没有!”后来由他的学生再三说服动员,他才从画案的隙缝中取出一卷(他是木匠出身,他的画案有他自制的“消息”),外面裹着好几层报纸,写着四个大字:“此是废纸。”打开一看,都是惊人的杰作——就是后来纪录片里所拍摄的。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一下、两下、三下……行了!”——“再添一点,再添一点!”——“吃那么多呀!”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老舍先生的意见表现了他对人的理解,对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对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

⑦老舍先生很好客,每天下午,来访的客人不断。作家,画家,戏曲、曲艺演员……老舍先生都是以礼相待,谈得很投机。


【活动一:识先生雅】
1.围绕“雅士”形象,整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表单中的问题,请你回答。
雅事(1)选文中,作者回忆了老舍先生的哪些雅事?
雅境(2)联读【甲】【乙】两句,添加一个质疑式批注并设计答案。
雅趣(3)汪曾祺的文字,平淡之中见真情。请从重音、节奏等角度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作朗读设计。
雅怀(4)作者详叙了白石老人作画之事,是否有喧宾夺主之嫌?

2.节选原文时,编辑组对下面片段的取舍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

【片段】

北京解放前有一些盲艺人,他们沿街卖艺,有的还兼带算命,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绝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盲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老舍先生亲自主持,作了介绍,还特烦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牌子曲,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说山西话;有一个牌子叫“鹦哥调”,句尾的和声用喉舌作出有点像母猪拱食的声音,很特别,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睁眼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


小语:我们收录该片段,会不会妨碍表现老舍先生雅士的形象?
老师:我们可以根据对老舍先生生平事迹等的了解,调动阅读积累来思考这个问题。
你: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编先生剧】
戏剧编排组邀你参与《骆驼祥子》的剧本创作,请完成以下任务。

关键剧情

剧本选录

片段一:①__________

时间:寒夜   地点:妙峰山

幕启:祥子穿着灰色单军服,蓝布军裤,脸上有伤,赤着脚,装后传来有兵乱声,远处有开庙进香的微微灯火。

祥子(落泪)   我的老天爷啊!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功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还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

(怒喊)   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凭什么?!

片段二:人被诈

A______

虎妞(扯着嗓门)   你可倒好!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啊!

祥子(B________)   别嚷!

虎妞   哼!我才不怕呢!怨不得你躲着我,感情这儿有个小妖精似的小老妈儿,我早知道你不是玩意儿。……

祥子(唯恐高妈在门里偷着听话儿)   别嚷。

(一边往马路上走一边说)     别嚷!这边来!

片段三:钱被讹

侦探(把手伸入棉袍)   这可是你说的!看这个,祥子!我马上可以拿你,你要拘捕的话,我开枪!

祥子(吭哧半天)   有时间挤我,干嘛不挤挤曹先生?

侦探(冷笑)   那是正犯,拿住呢有点伤,拿不住呢担“不是”,你呀,我的傻兄弟,把你放了像放个屁;把你杀了像抹个臭虫!

祥子立起来,脑筋跳起多高,攥上了拳头。

侦探(眼神凶狠)   动手没你的,我先告诉你,外边还有一大帮人呢!快着,拿钱!我看面子,你别不知好歹!

祥子(带着哭腔)   我招谁惹谁了?!

祥子坐在床沿,埋头痛哭。

(钱罐碎弃于桌)



3.梳理小说关键情节,补全①处这一幕剧情。
4.依据下面“课本剧评价量表”,多角度点评片段一或者片段三。
剧本理解等级评价剧本理解等级评价
正确把握作品主题☆☆☆☆☆注意到剧本的语言特点☆☆☆☆☆
准确把握戏剧冲突☆☆☆☆☆较好地利用(或补充)舞台说明☆☆☆☆☆
对人物个性和思想理解到位☆☆☆☆☆创造性改编☆☆☆☆☆


5.请参与片段二舞台表现的创意设计。在A、B两处分别添加舞台说明和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情,并任选一处阐述设计理由。
【活动三:得写作法】
6.联系主题学习所得,设计写作贴士,向同学介绍如何写出人物精神。
(1)写作贴士·精选素材:补充思维导图,写出两种相应的方法。
方法一:__________
……
有助于写出人物精神的素材方法二:与人物职业高度吻合的言行
方法三:_________

(2)写作贴士·关注文体: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向八年级同学介绍纪实类文学作品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不少于120字:_________
2022·浙江嘉兴·一模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童年读书 (节选)

莫 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②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后来又把“文革”前那十几部著名小说读遍了。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⑤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

⑥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这书有毒,我先看看,帮你批判批判!他把我的《三家巷》揣进怀里跑了。我好恼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

1.本文主要通过借阅的四本书讲述作者童年时因为迷恋读书遭遇到的一系列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
为读《封神演义》给人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被人家监督着在磨道里看半天书的资格;
为读《青春之歌》一头钻到草垛里被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疙瘩,耽误了喂羊;
为读《破晓记》(1)
为读《三家巷》(2)
2.选文第③段中说“那时我真感到幸福”。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我”感到幸福的原因。
3.作者把自己对书的迷恋描写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请分别从人物描写和修辞手法的角度欣赏文中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4.结合第⑤段内容,揣摩“我”的心理,推测“我”的语言或动作,补充划线句子里省略的部分,使文章顺畅和谐。
5.莫言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请概括本文中的莫言是个怎样的人?说说他的成功给你什么启示?
2019-07-06更新 | 16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小学是在寺庙里,房子都老高老高,屋脊上雕着飞龙走善,绿苫长年把瓦槽生满,有一种毛拉子草,一到雨天,就肉肉地长出半尺多高来。

②五岁那年,娘牵着我去报名,学校里不收,我就抱住报名室的桌子腿哭,老师都围着我笑;最后就收下了,但不是正式学生,是一年级“见习生”。娘当时要我给老师磕头,我跪下就磕头了,头还在地上有了响声。那个女老师到把我抱起来,我以为他要揪我的耳朵了,不想那胖胖的手一捏,却将我的鼻涕捏去了。“学生了,还流鼻涕!”大家都笑了,我觉得很丢人,从此就再不敢把鼻涕流下来。

③我那时最爱语文,尤其爱造句,每一个造句都要写得很长,作业本就用得费。后来,就常常跑黄坡下的坟地,捡那死人后挂的白纸条儿回来订成细长的本子,一到清明,就可以一天之内订成十多个本子,但是,句子造的长,好多字不会写,就用白字和别字替着。同学们都说我是错别字大王,老师却表扬我,说我脑子灵活,每一次作业都批“优秀”,但将错别字一一画出,让我连做三遍。

④学写大字也是我最喜欢的课,但我没有毛笔,就曾偷偷剪过伯父的羊皮褥子上的毛做笔,老师就送给我一支。我很感谢,越发爱起写大字,别人写一张,我总是写两张三张。老师就将我的大字贴在教师的墙上,后来又在寺庙的高年级教室展览过,她还领着我让高年级学生参观。高年级的讲台桌很高,我一走近,就没了影儿,她把我抱起来,站在那椅子上。那支毛笔后来一直用秃,我还舍不得丢掉。

⑤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我的父亲一直在外地工作,娘要给父亲去信总是拿着几颗鸡蛋来求老师代写,老师硬是不收鸡蛋,信写得老长。到了二年级下半学期,她说:“你现在能造句了,你怎么不学着给你父亲写信呢?”我说我不会格式,她说你家里有什么事情你就写什么,不要考虑格式!”我真的就写起来,比如:奶奶的病好转了,夜里不咳嗽了。娘的身体很好,只是唠叨天凉了,父亲的棉衣穿上没有。还有家里的狗还很凶,咬伤了三娃的腿,其实是三娃用棍打它,它才咬的。还有我学习很好,考试算术得了一百分,语文得了九十八分。信花了三天才写好,老师又替我改了好多错字,说:”以后到高年级做作文,或者长大写文章,你就按这路子写,不要被什么格式套住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熟悉什么就写什么,写清、写具体就好了。”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老师的话,这些话宛如一盏始终照耀着我前进方向的明灯,所以到如今,我也还能写些小说、散文。

⑥这一年,我们上完了二年级。寒假里,同学们都去挖药、砍柴卖钱,商量春节给老师买些年画拜年。到了腊月三十日中午,我们拿着一卷子年画,还有一串鞭炮去找老师,但是,老师却不在。问校长,原来她调走了。校长拿出一包水果糖来,说是我们的老师临走时,很想到各家去看看我们,但时间来不及了,就买了这糖,让开学后发给我们每人一颗,我们就都哭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到我的那位老师。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师还在世没有,我仍不知道,每每想起来,心里就充满了一种深深的惆怅。

(选自《意林》2020 年11月下半月刊 有副改)

1.阅读选文,说一说③~⑤段讲述了上学之后我与老师之间发生了哪些令人难忘的事?
2.纵观全文,作者处处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来写作。请分析“我”在文章中所起到的作用。
3.结合语境,按照括号内的要求,对文中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1)那个女老师倒把我抱起来,我以为地要捏我的耳朵了,不想那胖胖的手一捏,却将我的鼻涕捏去了。(请从描写方法上进行赏析)
(2)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老师的话,这些话宛如一盏始终照耀着我前进方向的明灯,所以到如今,我也还能写些小说、散文。(请从修辞方法上进行赏析)
4.联系全文,结合材料内容,说一说两位老师有什么共同之处。

【链接材料】

我交出我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呈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选自鲁迅《藤野先生》)

2021-04-02更新 | 28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背影(节选)》,完成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a______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b_____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c_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d______,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能表明选段所写内容的小标题是(     
A.父子情B.父亲的背影C.惜别D.买橘送别
(2)在选段中的a、b、c、d处填上恰当的动词,并分析运用这些动词的妙处。
(3)下面的语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4)面对父亲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的眼泪又来了”。请结合全文,说说“我”流泪的原因有哪些。
2021-12-17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