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山水游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7 题号:1692578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青山记

林景熙

宋嘉定年间,郑公为相,于堂西偏辟一榻,扁以青山。客有疑而问曰:前槐后棘,其居潭潭目未尝有山也,而曰山,何相国之嗜山也?相国曰:吾身在廊庙,而心在山林,不能一日忘。且万一免去,吾愿遂矣。

今洪君景琳,家于山之麓,青山屋头,仿以自号,虽出处不同,而突然天地间,同一青青,何与?予以为士大夫一出一处皆有道存,苟无居富贵之心,虽廓庙而山林也;苟无厌贫贱之心,虽山林而廓庙也。况山性仁,君忠厚以培之;山体静,君凝重以养之。嘘其云可以泽寰宇,储其材可以栋明堂,而昆虫鸟兽之类亦各遂其性,各安其所。虽处也,而未尝不出也。

晋陶隐居,饱听松风,而朝有大事,数遣中使访问络绎,不失为山中宰相,又安知戋戋束帛不奔兹山也!云山苍苍客星奕奕我思古人高风可即。若夫终山径捷,北山文移,卒贻林涧之愧。自有青山以来,不知几千载,阅人多矣。君勉乎哉!

(选自《宋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版,有删改)


【注释】①本文是作者为隐居的友人洪景琳写的一篇散文。②潭潭:深广的样子。③出处:出仕与退隐。④束帛戋戋(jiān):意谓持一束微薄的丝帛,去礼聘贤士。⑤客星:指隐士。⑥终山径捷,北山文移:喻指做出隐士的样子,标榜清高,以求官禄。
1.用“/”为句子标三处停顿。
云山苍苍客星奕奕我思古人高风可即
2.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出处不同 乘奔御风(《三峡》)
B.各其所 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C.苟无居富贵心 往送门(《富贵不能淫》)
D.客有疑问曰 环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目未尝有山也,而曰山,何相国之嗜山也?
4.文中作者劝勉友人做个真正的隐士,并指出“予以为士大夫一出一处皆有道存”,结合文意,说说“道”具体有哪些内涵?
【知识点】 山水游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古诗文联读

(甲)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丙)

与施从事书·吴均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注释】①干:连接。②汉:银河。③翼:鸟儿④企水:口渴求饮。⑤被:通“披”,覆盖。⑥信足:的确,确实。⑦荡累,消除烦恼。⑧颐物,流连物态以怡情养性。⑨悟衷,内心有所感悟。⑩散赏,自由欣赏。
1.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猛浪若奔       奔:飞奔B.负势竞上          负:背
C.泉水激石       激:冲击D.鸢飞戾天者       戾:猛烈
2.下列各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自:自富阳至桐庐/自非亭午夜分B.绝:天下独绝/沿溯阻绝
C.转:蝉则千转不穷/哀转久绝D.无:直视无碍/略无阙处
3.下列对(甲)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从传说落笔,为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
B.两个“空”字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来写,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
C.颈联写登楼所见之景,描写了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生机勃勃的景象。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历来为人所传诵。
4.下列对(乙)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大处落笔,勾勒出富春江的整体风貌。
B.“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直接描写了水之清澈。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借景言志,衬托出富春江山水的巨大魅力。
D.本文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多用骈句,韵律和谐。
5.下列对(丙)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与施从事书》一文中,施从事向吴均描绘了故鄣县附近的山景。
B.首句是全景图,描绘了直插云霄的山峰、青翠叠嶂的山峦和千折百回的流水。
C.二三四句用分镜头描绘了山中飞鸟归林和猿猴企水之景,春秋季节和风雨之景。
D.作者以清秀之笔绘阔大之境,既精巧又雄奇,意境深远。
6.用“/”给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三处)
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021-11-14更新 | 11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幻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香炉,排拆水面,林木历历可数。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注]①委:水流所聚,汇集。②练:白色丝绢。③愀然:形容神色严肃或不愉快。④泫然:水滴下的样子,多指流泪。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和                         景:日光
B.沙鸥翔                         集:集合
C.林木历历可数                  历历:清清楚楚
D.致闲淡。                    意:情趣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B.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C.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D.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描写的是洞庭湖的昼夜之美景,乙文第二段描写的是洞庭湖一日之中的不同景象。
B.甲文中“把酒临风”与乙文中“取酒共酌”两句,都是古代文人借酒释怀的真实写照。
C.乙文描写岳阳楼耸立于江湖交汇的地方,楼前正对着君山,楼的景观因水而雄壮,因山而美丽。
D.乙文作者游岳阳楼时心情是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上午“闲淡”,中午“雄快”,傍晚“愀然以悲”。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2022-07-07更新 | 22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高大的样子
B.醉翁之不在酒          意:意趣,情趣
C.峰路转                    回:曲折,回环
D.云归而岩穴            暝:昏暗
2.下列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四时景不同          居庙堂B.水落石出者        河曲智叟笑止之
C.醒能述文者          物喜D.太守与客来饮   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
3.下列内容理解有误的是(        
A.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突破了传统的游记散文模式,融入了大量议论和抒情成分。
B.文章语言平易流畅,不用难字,不用典故,不堆砌辞藻,语言生活化、口语化。
C.全文用了多个“乐”,但实则是正话反说、寓悲于乐,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
D.从叙事角度上看,通篇以第三人称写太守,写醉翁,貌似旁观者,摆脱了第一人称叙述的种种不便。
2019-12-20更新 | 1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