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新闻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17482189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国空间站第三次太空授课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①本报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余建斌)10月12日16时01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③在约5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此外,航天员还重点介绍了在中国空间站开展的水稻和拟南芥种植研究情况,展示了科学手套箱剪株操作。

④……

⑤……

⑥……

⑦空间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天宫课堂”将持续开展太空授课活动,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航天科普教育。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将持续通过媒体、“学习强国”和载人航天工程官网等平台广泛征集关于“天宫课堂”的创意建议,欢迎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踊跃参与。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10月13日第4版)


(1)选文的体裁属于新闻中的哪一种?
(2)在播报这篇新闻稿件时,你认为第②段划线句中应该重读哪个词语?为什么?
(3)下面三个段落是原文中的内容,应该以怎样的顺序放在原文的第③段之后?你依据什么这样安排的?
A.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等共同主办,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载人航天工程参研参试单位提供支持。
B.此次活动,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设地面主课堂,在山东菏泽、河南郑州、云南大理设3个地面分课堂,约40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
C.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地面课堂专家也就有关科学问题进行认真解析。
(4)下面两段文字选自同一天发表的另一篇新闻稿,体会并写出选文第③段与它们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材料1]

在天地互动中,3名航天员当起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的“导游”,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以及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


[材料2]

“太空教师”来了!3名航天员像鱼儿一样依次“游”入问天舱,开始带领大家感受神奇的太空微重力环境。

【知识点】 新闻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我读新闻】

启东融媒2021年10月8日报道

国庆前夕试运营的市少儿图书馆倍受市民青睐,小朋友们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边看边讨论,气氛很是活跃。国庆节首日,市少儿图书馆就迎来2000多名市民打卡。据统计,国庆7天假期,启东市少儿图书馆共接待读者1.5万人次。启东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位于新城区蝶湖公园旁文体中心内,自2020年1月施工,于2021年9月29日试运行,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阅览坐席1000余个,是极具设计感、空间感的现代化公共文化空间。

材料二:【我来设计】

我校为了推动学生更好的开展读书活动,决定展开一次公益广告宣传,我班设计了下面的插图。

材料三:【我要读书】

这个世界需要你

①千年前,你曾奋笔疾书,犯颜直谏;你曾啸聚竹林,诗酒弹唱;你曾周游列国,风尘仆仆;你也曾对月题诗,笔力峥嵘。而如今,我在茫茫人海中踮足眺望,却望不到你峨冠博带的身影,为什么看不到一个正心诚意、上下求索的读书人?这个世界需要真正的读书人!

②这世界需要为真理而读书的人。为真理而读书,就会勇敢无畏、坚韧执着。像那被烈火焚身的异教徒布鲁诺,宁可以身殉道也绝不放弃日心说,像那率领船队穿越好望角的麦哲伦,用生命为人类走出一条新路;像那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面对柏拉围这样的巨擘也敢于说。而放弃了对真理追求的读书,就免不了被凡尘中的物欲干扰、诱惑,丧失做人的底线,陷在名利的染缸里不能自拔,失去了铮铮傲骨,迷失了人生方向,活得自私又狭隘,粗俗又劣质。

③这世界需要为梦想而读书的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啊!可是现如今大批的人为金钱、为名利而忙碌在书山文海中,没有梦想的读书人,是多么悲哀啊!伪读书人看到大学生就业难,研究生工资低,就匆忙地移开脚步,不肯为知识造一个梦想的外壳,他们也终究会被梦想抛弃。大衣哥朱之文,用浑厚的男中音,从破败的小屋,一路唱到星光大道的周冠军。他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凝神静思读乐谱的那一刻,谁能说他不是一个有梦想的读书人呢?梦想似飞鸟,读书恰似为梦想插上了闪光的翅膀,让梦想载着丰硕的知识在浩瀚的苍穹中自由翱翔。

④这世界需要为修养而读书的人。内圣外王是读书的境界,或许一般人难以企及,但是加强自身的修养,让生命焕发出应有的光彩却是大多数人可以做到的。商鞅市门立木的诚信可以从书中读到;钱伟长的赤子之心可以从书中读到;郭明义当代雷锋的精神,更能够从书中读到。不仅如此,太史公毁身扬志、挥笔疾书的身影,史铁生生死煎熬、大笔如椽的身姿更能让我们在品读唏嘘中了悟生命的坚韧。温家宝说:读书可以改变人。我想,他强调的就是修身吧。

⑤熙熙攘攘的世界,多需要一些真正的读书人啊!如余秋雨一般用千百年的梦想踏出一条文化苦旅,如李敖一般用犀利的笔调勾勒出一副铮铮傲骨,如刘墉、毕淑敏一样,将生命打磨得玉润珠圆。

⑥这个世界需要你,真正的读书人!

1.请你用一句话对 【我读新闻】的这则新闻进行概括。
2.(1)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理清材料三的论证思路。

(2)材料三第④自然段画线句作者为什么认为温家宝的话强调的是修身?
3.为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提升全民阅读素养,倡导“好读书、读好书、做真人”,假如你是推进全民阅读的负责人,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该如何让更多人成为真正的读书人。
2022-01-27更新 | 14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记者王立彬)晚年孔子说自己“不知老之将至”,但一个人口老龄化社会却不能“不知老之将至”。认识老龄化的基本国情,人人“知老”“尊老”,就能以制度优势、文化优势,创造一个老年友好型社会,使我们每个人都能体面地老去。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就像突然意识到父母老去时一样,老龄化挑战同样让我们惊心而且感到准备不足。银发浪潮,已经不只是比喻。北京一天增加500多位老年人,其中80岁以上的120多人。从城市公园到街头广场,从机关门诊到单位食堂,我们身边的老人忽然增多,有心人便能一目了然。由于人口基数大,目前我国老年人数量已经相当于两个日本或三个德国的总人口。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银发浪潮像涨潮时追赶双腿的大浪,不容我们忽视。

人口老龄化,将成为贯穿21世纪的基本国情,国家、家庭、个人都得行动起来。我国已经提出要用3年时间向全社会进行老龄化国情教育。国情教育,当然是全龄化的,从党政干部到广大青少年,从城市乡村到各行各业,都要直面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应对的任务艰巨的现实。就像父母进入老年对家庭的影响一样,老龄化将深刻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每个家庭,对此有足够的思想物质及战略准备,是一个社会成熟、稳健的重要标志。

让每个终有一老的人都无“老顾之忧”,我们有制度优势。党中央对养老问题高度重视。在国家决定今年全面推开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后,财政部、人社部、国资委、税务总局、证监会等近日发布通知,明确了工作的时间表,这充分体现了在国有经济做优做大做强同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代际公平和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精神。与此同时,全面落实新的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推动农村土地改革,盘活农民土地物权,可以使数以千万的农村人口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缓“未富先老”带来的冲击,同样是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让每个人都能满足对晚年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也有文化优势。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重视家庭伦理和族群邻里关系,都为缓冲老龄化压力,走“中国式养老”之路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家庭是中国社会最牢固纽带,“里仁为美”“远亲不如近邻”等观念,为现代邻里互助、社区养老提供了深厚基础。强化“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理念,使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可以使高龄化、老龄化同样成为一种人口红利。“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老龄化做准备,既为自己做一个全职业周期的物质准备,也做好“想得清、放得下、看得开”的心理准备,达观、宽容、自主,真正像孔子说的那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从从容容体面地老去。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文章引用了很多诗文,试分析第二自然段开头引用“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目的是什么?
3.文章末段从哪几方面论述我国有养老的“文化优势”?
2020-02-17更新 | 6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两则消息,完成各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①(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②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狭义的新闻又叫________它的结构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第①句是这则新闻的_________部分,括号内的字是新闻的_________部分。
3.选文中画横线句能否改成“现在,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读过一大半,剩下的二十三日可渡完”?为什么?
4.选文中加点的“歼灭”与“击溃”,“占领”与“控制”这两组词在句中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
5.新闻一般以记叙为主,用事实说话,但可以穿插议论。本文从两个方面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这两方面各是什么?
2021-10-30更新 | 2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