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议论文 > 杂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 题号:18237224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努力和天赋,哪一个更重要

20世纪90年代,斯坦福大学两位教授针对美国五年级学生做过一项心理学实验。

学生被分成A、B两个组,当他们完成一项任务以后,研究者分别对他们采取两种鼓励措施,A组是“你真聪明”,B组是“你真努力”。

实验发现,如果一直受到“你真聪明”的夸奖,学生会回避他们吃不太准的任务,过度重视自己的排名。研究者精测,他们是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而如果一直受到“你真努力”的夸奖,学生会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他们看来,失败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加大努力程度,是一个好的选择。

一个孩子做好一件事,你夸他很努力,或者告诉他成功是因为外在努力结合了自身的智慧,他会觉得“我成功有道理啊,我下回还这么努力,就可以再次成功”;如果你夸他聪明,他会觉得“我成功是内在原因啊,我不论努不努力都会成功没意思,谁让我是天才呢”。

夸奖孩子聪明,会让孩子因为天生的优势而感到自豪,其实这只是塑造了一种假自身信。孩子面临的绝大多数问题,仅靠聪明是不够的,当这种天生的优势变得不明显的时候,孩子感到自己好像不够聪明了,这种源自“聪明”的自信也就被破坏了。

但如果是不那么聪明,甚至有点自卑的孩子,夸他们聪明也很有必要,因为他们需要建立自信,需要被认可。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研究者长期对A、B两组学生采取不同的鼓励措施可能会给受试者造成哪些方面的心理影响。
2.同学们对“夸孩子聪明是否有积极意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小强说:“总夸孩子聪明,会使他建立自信,满足他需要被认可的心理,也有助于激励他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做事。”

小宇说:“你说话是不是有些片面了?被别人夸聪明的人也并非能解决所有的难题,他一再受挫的话,一点自信都没了,说不准就自暴自弃了。”

小豪说:“那我们到底该不该夸孩子聪明呢?到底该如何鼓励孩子呢?”

小辉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说:“小辉说得有道理,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夸奖孩子聪明要因人而异。他的发言告诉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对话情景,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把小辉当时说的话写下来。不少于100字。
【知识点】 杂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说到自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这自然是不错的。但是,最近看到几位大师的逸闻,方知道,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

②钱学森家里的炊事员曾经说,钱老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这是看得起咱、尊重咱。钱老儿子钱永刚听了炊事员的话后,也学了父亲的样子,每逢去餐厅吃饭,都穿戴整齐,他也要做尊重他人的人。

③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已有眼疾,在岭南大学居住的两层楼房的一楼给学生上课。当时选修他课程的不过五六人,陈先生绝不因选课学生多少影响他的讲课。夏天,他身着便装与助手一起在楼下工作,每当学生到家里听课,他都要自己拄杖扶梯缓步上楼改换夏布长衫,然后才下来上课。看着老师摸索着下楼的身姿,学生们感动不已,为师的高大,在他们心中已然耸立。

④当前,在社会中,一些人关注更多的是自我尊重。他们目中无人,装模作样,虚伪失真,故作姿态,这种看似自我尊重的过分表达,表现出的却正是不尊重别人的自我膨胀,是没有自信的无意识流露。

⑤与这些人相反,有些大师甚至在遭受【甲】和侮辱,人格遭到【乙】的时候,还仍然具有表达尊重别人的强烈愿望。他们被【丙】了所有表达自尊的手段后,唯一可以表现的,就是穿戴整齐地向这个世界告别。傅雷先生在“文革”中被抄家后,所有家具贴上封条,他太太到朋友家借了干净衣服,夫妇两人穿了整洁的衣服上吊自尽了。整洁的衣着成了他们表达对这个世界和对周围人尊重的最后方式。

⑥由此可见,在生活中,你保持着对他人的谦恭,人们便在你的谦恭中读出涵养和文明,心中会由衷地尊敬着你。

(选自《钱江晚报》有删改)

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①践踏          ②剥夺          ③欺凌
4.第⑤段中傅雷先生的事例,能不能与第②段钱学森和第③段陈寅恪的事例颠倒顺序?请说明理由。
5.读完本文,请结合自己的一次经历,谈谈你对“自尊”的理解。
2018-01-26更新 | 5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雒会龙的《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实在”》,完成下面小题。

①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氛围日渐浓厚。传统国学精彩纷呈,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地域特色。但不得不说,文化进校园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笔者认为,传统文化进校园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以此来夯实校园文化建设。

②传统文化进校园要重视对文化活动的反思。校园文化活动陶冶情操,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存在重活动而轻反思的倾向。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多的是一种熏陶和感染,学生的体会和感悟是最重要的,而学生精神层面要想有大收获,就需要结合文化进校园来总结反思。基础教育是普及教育,也是普惠性教育,校园文化要有活动设计方案,采纳师生中的“金点子”,扩大师生参与度。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不是比赛拿奖,少数特长生参加的活动虽然有“看点”,但受众面不广,要提供给更多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和平台。

③传统文化进校园要由活动上升为一种和谐文化。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简单地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来“堆积”,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而要不断挖掘校园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入心入脑来内化。校园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和谐文化,师生爱校如家,学生才能爱护校园花草树木、不浪费水电、爱惜公物;师生爱校如家,才能生生互爱、尊师爱生。师生关系和谐,体现在言谈举止上的温文尔雅、精神面貌上的焕然一新。和谐校园的核心是师生关系的和谐。和谐一旦成为一种校园文化,就能激活教育的潜力,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正能量。

④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方式。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语文、历史教材中体现最多,如古诗词欣赏、历史典故等。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弱势”问题,要整合现有教材,结合师生需求,进行板块式的专题教育,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课程育人。

⑤当前,“互联网+”浪潮如火如荼,要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来弥补师资不足的“短板”。网络教育完全可以跨越时空,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和传播完全可以通过“两微一端”来进行,以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朋友圈”,增强文化进校园的深度和广度。

1.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方式。
B.传统文化进校园要由活动上升为一种和谐文化。
C.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实在”。
D.要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2.第③段在谈挖掘校园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时,提到“师生爱校如家”,这有什么作用?
3.结合上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作者认为传统文化进校园如何做才能“实在”?
2020-02-08更新 | 4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

①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竟出现了一百多次。大圣人孔子在为我们勾勒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君子形象的同时,也提出了君子最基本的人格标准: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担当精神,是我们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若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②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担当精神呢?

③担当是一种责任。玄奘西去印度,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始终牢记取经的职责,行程五万余里,终于将佛教圣经带到了中国并发扬光大。【甲】由此可见,责任是我们拥有担当精神的首要条件,在历史的长河里,许多有志之士身处困境时,都是依靠责任感克服重重困难,担当起自己的责任的。

④担当是一种勇气。鸦片祸国之际,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勇气挺身而出,披肝沥胆,虎门销烟;戊戌变法时,谭嗣同毅然拒绝他人劝他逃跑的建议,以“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勇气直面保守派的屠刀,以鲜血捍卫了自己的变法思想。由此可见,勇气是我们拥有担当的重要条件,我们只有有了勇气,才能更好的保家卫国。

⑤担当是一种境界。古往今来,有许多义士仁人,心怀天下苍生,向我们诠释着担当的境界。虽然遭遇贬谪,范仲淹依然保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乙】孔子曾经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整天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庭,那么这个人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由此可见,境界能使我们的担当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当我们从“小我”的世界走出,拥有放眼天下的胸怀时,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会被注入时间的防腐剂,流芳千古。

⑥担当是生命水平高下的水银柱,是引领我们书写美好人生的旗帜。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先人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做人,必须要有所担当!

1.对本文概括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
A.君子的担当。
B.若想成为君子,就必须有所担当。
C.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
D.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2.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恰当的两句分别填入文中的【甲】【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饱受摧残,但不忘自己的使命,依然坚持写作,创作出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
②在痛苦失意中,李白并没有丧失信心,依然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虽然茅屋被秋风吹破,境遇困苦的杜甫仍心怀天下,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虽然有高官厚禄的诱惑,庄子还是选择在濮水边悠然垂钓,享受山林中晴岚落日的美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0-03-08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