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小说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 题号:18781331
阅读《卖油翁》,完成下面小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之。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释:       (2)徐:       (3)遣: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他,但手熟尔。
(2)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3.下列句子全部表现陈尧咨骄傲自满的一项是(     
①公亦以此自矜
②但微颔之
③尔安敢轻吾射
④吾射不亦精乎
⑤康肃笑而遣之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④③D.①③④
【知识点】 小说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陈太丘与友(     )
(2)门外(     )
(3)尊君在不(     )
(4)元方入门不(     )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了陈太丘和友人的一段对话。
B.友人从“怒”到“惭”,反映出其心理变化过程。
C.本文充分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
D.本文除了运用对话描写外,还运用了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友人惭,下车引之。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概括元方和友人的性格特点。
2023-01-04更新 | 4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己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听君向言,多与我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为服氏注。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郑玄:东汉儒家学者,经学大师。②注:为……做注。③服子慎:服虔,东汉经学家,字子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宿客舍                 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尚未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当尽以所注与君。
3.文中的郑玄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022-12-12更新 | 11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清·袁枚《卖蒜老叟》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自夸B.康肃笑而   遣:派遣
C.旁而揶揄之   睨:斜着眼睛看D.见杨双膝跪地   但:只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钱覆其口
A.蒙辞军中多务B.能一死成君之名
C.意将隧入攻其后也D.徐杓酌油沥之
3.用“/”给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拔 其 拳 已 夹 入 老 人 腹 中 坚 不 可 出
4.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5.读了甲乙两文,举例说明两位作者在写“小人物”时用到了哪些相同的方法?
2023-10-12更新 | 1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