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学文化常识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基础知识综合 难度:0.85 引用次数:58 题号:18982781
在“激扬文字·激荡年华”语文主题学习活动启动会上,语文老师做了下面的发言。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生活中无处不在。学语文,可以使谈吐优雅,看到春花繁、夏木茂,我们会引用《醉翁亭记》中的句子说“①______,______”;学语文,可以使精神明亮,月圆之夜人未圆,我们不幽怨,而会两地同望月,“②______”;学语文,可以锻造品质,面对一些追名逐利的行为,我们会坚定地说“③______,于我如浮云”;学语文,可以提升哲思,面对困难我们总能看到转机,相信“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请在①③处填写相应的诗句、文句。
(2)②处可以引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______
(3)④处的诗句出自______(人名)的诗歌《游山西村》。

相似题推荐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①______,②______”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悬泉瀑布,③______”是郦道元文中三峡之水于春、冬季节在山峰之中飞速冲荡的动态美。

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④______在《饮酒》(其五)诗中的最后两句,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晏殊在明媚的春光里,聆听新词,品尝美,想到亭台依旧而时光飞逝,发出“无可奈何”的惋惜喟叹。


(1)请在文段中①②③文字空缺处填上相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文段中④文字空缺处填上相应的诗人的名字_______
(3)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可以使我们联想到晏殊《浣溪沙》中的词句“⑤______,⑥______”。
2023-02-17更新 | 36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不少名家名篇,重温了自然之美景。我们欣赏了①______(作家名)笔下的《春》:那在微微润湿的空气中酝(liàng   niàng)的花香;那将窠cháo安在繁花嫩叶中,A_____(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地卖弄清脆喉咙的鸟儿:那些舒活舒活筋骨、抖擞(sǒu   shǒu)抖擞精神的人们。无一不展现出春之魅力。我们领略了著有小说《② 》和《四世同堂》的作家老舍眼中《济南的冬天》:那似乎给蓝天xiāng上了银边的山尖;那微微露出点儿粉色的山腰上的薄雪;那终年zhù蓄绿色的水藻。无一不彰显济南冬天之温晴。我们还体悟了刘湛秋笔下《雨的四季》:柔和又滋润的春雨,热烈而粗犷(guǎng   kuàng)的夏雨,使人怀想而动情的秋雨,清冷却不似北风般B______(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的冬雨……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使我们充分领略了自然风光之美。读万卷书,仍需行万里路。少年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正等着我们呢!


(1)在语段的①②两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_____     _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窠cháo______     (xiāng)______     (zhù)_______
(liàng   niàng)     (sǒu   shǒu)     (guǎng   kuàng)
(3)根据释义,请在语段的A、B两处,填上合适的成语。
A_______     B_______
(4)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2024-03-01更新 | 22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 (0.85)
【推荐3】有些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掩映在绿树繁花之间的碑刻石碣,展现出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碑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平,给人极大的审美享受。下面四幅图是某一公园的碑刻拓片。请欣赏这四幅碑刻拓片,完成下面小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下列对碑刻拓片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一为隶书作品,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古朴典雅。
B.图二为草书作品,结构简省,笔画平直,潇洒飘逸。
C.图三为行书作品,笔画活泼,疏密得体,行云流水。
D.图四为楷书作品,形态端庄,字体方正,结构严谨。
2.对以上四幅碑刻拓片的相关内容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图一文字内容出自《孟子》,孟子是战国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被尊为“亚圣”。《孟子》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一般认为是孟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著。
B.图二文字内容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饮酒》(其五),“心远地自偏”一句强调隐居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主要是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做到处闹市若幽谷。
C.图三文字内容出自宋词婉约派代表李清照,这首词却写出了气魄雄壮的豪放词风。词人通过记梦,抒发了内心的苦闷,也表现了自己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
D.图四文字内容出自《列子》,《列子》多为寓言,本则寓言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肯定了愚公不怕困难的精神,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023-08-06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