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辛弃疾(1140-1207)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85 引用次数:141 题号:18982784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节选)

辛弃疾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节选)中,“生子当如孙仲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请对《赠从弟》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小题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中的“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乙词中的“神州”指中原大地。
B.甲词用“挑”“看”“回”三个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英雄迟暮的形象;乙词中的“悠悠”既指时间流逝之快,也指词人思绪无穷。
C.甲词中“马作的卢飞快”描绘了一个“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的画面。乙词“不尽长江滚滚流”,用长流不息的江水表达词人无尽的愁思和感慨。
D.甲词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阔大雄奇而又深沉的意境;乙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叹雄壮,意境高远,风格明快。
2.作者在这两首词中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相同之处?
2019-06-17更新 | 311次组卷
诗歌鉴赏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小题。

【甲】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乙】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的体裁曲,乙文的体裁是词,两文的作者都在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触发了怀古伤今的忧思。
B.乙文“年少万兜鍪”一句中的“兜鍪”在诗中指代士兵。“天下英雄谁敌手”一句中的“敌手”解释为“能力相当的对手”。
C.甲文最后两句为点睛之笔,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做的概括与批判。作者认为,只有改朝换代才能使人民摆脱痛苦。
D.乙文熔写景、抒情和议论于一炉,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叹雄壮,意境高远。
2.这两篇作品均为咏史怀古之作,说说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怀古之情?
2023-02-18更新 | 362次组卷
诗歌鉴赏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作者是________(人名),_________(朝代)文学家,豪放派代表词人。
2.“八百里”、“五十弦”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有关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一句描写了作者企羡的军旅生活。
B.“沙场秋点兵”的“秋”既点明了时令,又渲染了战士出征前庄严、肃杀的气氛。
C.从“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以看出作者最终实现了率师北伐、统一天下的人生理想。
D.这首词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写,抒发了词人抗敌报国的爱国情怀。
2021-12-17更新 | 2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