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19133776
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何易于为益昌令。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县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选自《新唐书》)

(二)杨鼎乡试首荐,闻南京祭酒陈敬宗学行,乃求入南监卒业。不携一僮,攻苦力学,躬自执爨,恬如也。敬宗试其文,察其行,叹曰:闭户端居,甘人所苦,虽箪瓢不是过也。其贤。有郡守欲妻以女,鼎以不告父母辞。乃托鼎同乡兵部尚书徐琦与敬宗言曰:鼎清贫,而彼富裕,父母闻之,于心必安。敬宗亦劝鼎从之,鼎对曰:原宪虽贫,于道则富,猗顿虽富,于道则贫,鼎也敢贪富乎哉!敬宗益羡其操。

(选自《玉堂丛语》)

[注]①乘春:趁着春天的美景。②索民挽舟:索要民夫拉纤。③腰笏(hù):把手板插在腰带上。④南监:指南京国子监。⑤爨(cuàn):炉灶。⑥原宪:孔子弟子,一生安贫乐道。⑦猗顿:战国初年著名商人。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尝(            )
(2)东(            )
(3)称(            )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易于为县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2)有郡守欲妻以女,鼎以不告父母辞。
3.与人辩论何谓大丈夫时,甲同学想用上面两则材料作为事实论据,论证“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认为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
【知识点】 人物传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文帝拜释之为廷尉。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农人曰:“县人来,闻跸①,匿桥下。久,以为行过,即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若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厝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节选《汉书》,略有删改)


【注】①跸:帝王出行,沿途要警戒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之为廷尉(拜见)
B.于是使骑捕之,廷尉(同“瞩”,委托、交付 )
C.此人亲吾马(使……受惊,惊吓 )
D.民安所其手足(放,放置 )
2.用三条斜线“/”给句子断句。
顷 之 上 行 出 中 渭 桥 有 农 人 从 桥 下 走 乘 舆 马 惊
3.你认为文帝和张释之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2022-08-29更新 | 6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没有不。④仁化:仁德教化。④伎:同“技”,技能。⑥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陈尧咨(             )
守荆南回(             )
有宴集(            )
之,碎其金鱼(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今汝不务行仁化专一夫之伎。
A.有卖油翁释担立。
B.笑遣之。
C.自钱孔入,钱不湿。
D.博学笃志。
3.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尧 咨 每 以 弓 矢 为 乐。
4.翻译下列句子。
岂汝先人志邪?
5.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陈母是怎样的人?
2019-05-06更新 | 5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李涓,字浩然。靖康元年,京城被围,羽檄召天下兵。鄂部县七,当发二千九百人,皆未集,涓独以所募六百锐然请行。或谓:“何徐之,以须他邑。”涓曰:“事急矣,当持一信报天子,为东南倡。”而募士多市人,不能军,涓出家钱买牛酒激犒之。令曰:“吾固知无益,然世受国恩,唯直死耳。若曹知法乎,‘失将者死’,钧之一死,国留名,男儿不朽事也。”众皆泣。即结阵以待。

(选自《宋史·霍安国李涓传》,有删改)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2)国留名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固知无益,然世受国恩,唯直死耳。
3.简要概括文中表现李涓忠勇的事件。
2020-12-03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