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词语 > 词义辨析
题型:基础知识综合 难度:0.85 引用次数:164 题号:19423232
观看了文化类节目后,小文查阅整理了“国色”的相关资料,请帮助她加以完善。

2023年春晚节目《满庭芳·国色》唱出了曼妙“秀色”。那么,颜色从何而来?其芳名又是何人所取?史料告诉我们:先人们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甲)色彩,从植物和矿物中(乙)颜料,并(丙)它们雅致动听的名字。比如,玄色即(明太阳将出未出时天空的黑里透红;绿沈就是西瓜皮颜色。“国色”不直接采用“青白黄赤黑”,而从中遴选出“桃红、凝脂、缃叶、群青、沉香”,则是艺术表达“吉(xiáng寓意和美之色相”的需要。其中,蓝色系用的群青,最早来自青金石,从丝(chóu之路传到中国。它们已不只代表了沉淀下来的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审美意趣,还是色彩符号。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发现   汲取   给予B.发现   提取   赋予
C.发明   提取   赋予D.发明   汲取   给予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们已不只是色彩符号,还代表了千百年沉淀下来的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
B.它们已不只代表了沉淀下来的千百年的中华民族审美意趣,还是色彩符号。
C.它们已不只是色彩符号,还代表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审美意趣。
D.它们已不只代表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审美意趣,还是色彩符号。

相似题推荐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一辈又一辈的言传,一家又一家的身教,huì聚成家族历史,雕琢出家族风骨。“家风”一词,承着厚重的文化和情感。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系中占据的地位,不仅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而且影响了一个人的境界格局。而随着社会形态、价值体系、科学技术的演进,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时代性的变化,出新的魅力。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_______(A.汇 B.会)                         ________(A.zài B. zǎi)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________(A.举重若轻 B.举足轻重)   ________(A.焕发 B.勃发)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家是中国人的人生起点,是信心的源泉和精神的依托
②家谱、家训、家书、家规,各种物质的、非物质的家的产物
③中华民族自古有“家国天下”的文化自觉
④都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③①②④
2023-12-13更新 | 54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chěng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

……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梁衡《壶口瀑布》


(1)给选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②寒            ③驰chěng
(2)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大公无私”不相同的一项是(     
A.奋不顾身B.精益求精C.见义勇为D.见异思迁
(3)对“表达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记叙或叙述)
B.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描写)
C.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说明)
D.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议论、抒情)
(4)对划线句子的赏析作用,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漩涡”的力量。
B.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漩涡”的力量。
C.通过写“我”的感觉,从侧面间接凸显了“漩涡”的力量。
D.引用“传说”,起到了渲染、烘托的作用,强化了“漩涡”的力量。
2021-08-05更新 | 434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 (0.85)
【推荐3】学校举办“弘扬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主题活动,下面是小洲同学的发言稿。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中华民族由于孕育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才能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时代呼唤坚定的文化自信。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民族标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气节“苟(ɡǒu)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热枕,“鞠躬尽萃,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契而不舍等,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xiè)奋斗。当代青年不是要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修身立德,而是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新时代,人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审美熏陶、     道德精髓、     国家情怀、人生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融入时代、融入中国人的正常生活。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继续焕发生命活力,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强大助力。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屹(yì)B.苟(ɡǒu)C.懈(xiè)D.汲(xí)
2.文中加点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内涵B.热枕C.鞠躬尽萃D.契而不舍
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接受 感受 丰富 领略B.感受 领略 接受 丰富
C.接受 领略 感受 丰富D.感受 丰富 领略 接受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代青年要么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修身立德,要么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B.当代青年不仅要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修身立德,还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C.不仅当代青年要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修身立德,还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D.虽然当代青年要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修身立德,但是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2024-01-16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