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山水游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1988902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答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齲,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释】①哺糟啜醨(chuò lí):吃酒糟,喝薄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竹柏影也
④皆可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3)请自选一个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乙文中说“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甲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印证这两句话?

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徵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 ˈ,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ˈ,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贾(gǔ)胡:胡商。③赇(qiú):贿赂。④抵:触犯。⑤徇:顺从。
(5)在君臣的对话中,唐太宗提出的警示有哪些?用自己的话简述。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若夫日出林(     )
(2)野芳而幽⾹(     )
(3)筹交错(     )
(4)宴之乐(     )
(5)伛偻提携(     )
(6)其乐也(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3.甲文中的“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有什么不同?
4.两文皆为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其情感一致,请以《丰乐亭记》中的四字词语概括,并说说取名“丰乐亭”的深刻用意。
2022-12-11更新 | 7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巫山曲

孟郊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注释】①孟郊,唐代著名诗人,年轻时屡试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后又仕途坎坷,一生潦倒。②神女,指巫山神女“旦为朝云、幕为行雨”。相传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梦与女神相遇,醒后惆怅不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见       曦:_____________          (2)沿溯阻绝       沿:_____________
(3)湍绿潭       素:_____________          (4)林寒涧       肃:_____________
(5)轻红流烟湿艳姿   湿: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三峡》和《巫山曲》都描写了三峡的山,都突出了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三峡》和《巫山曲》都写到了猿啼,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2022-04-06更新 | 26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B.日光下,影布石上   澈:穿透
C.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狗牙D.悄怆幽   邃:深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境过清   六月息者也
B.潭中鱼百许头   二黍许
C.全石以   不足外人道也
D.记之而去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
B.本文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使读者眼前逐一出现不同景物。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写出潭水的清澈纯净。
D.作者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2022-07-30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