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议论说理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9 题号:19903431

【甲】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选自陆游《放翁家训》)

1.根据要求答题。
(1)《诫子书》的“书”字的意思是_____
(2)《放翁家训》的“训”字我选择(       ),“训以宽厚恭谨”的“训”字我选择(       )(填写字母)
A.训练            B.教导,教诲(动词)               C.规范,准则        D.词义解释,训释
(3)【甲】文的中心论点句为 ____,【乙】文对“才锐者”要严格的原因是“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
3.进入初中以来,小霅浮躁不定,对自己要求不高,成绩也总是忽上忽下。爸爸挑选了一幅“宁静致远”的书法作品装饰小霅的书房。小霅问爸爸:“您为什么给我选择‘宁静致远’这幅作品呢?”请你替爸爸回答小霅的疑问。
4.两则家书都对少年成长提出了殷切希望,但又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本,从训诫的对象和内容上分析异同。
【知识点】 议论说理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选自《礼记·檀下》)


(注释)①黔敖:春秋时期齐国的贵族。②蒙袂辑屦:蒙袂,用衣袖遮着脸。辑屦,身体沉重迈不开步子的样子。③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④嗟:语气词,喂。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张仪岂不大丈夫哉(              )     
②以顺为(               )
③黔敖左(                 )          
④从而(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②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3.(甲)文中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何不同?
4.(乙)文中曾子“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这个观点,与(甲)文中孟子“贫贱不能移”的观点是否矛盾?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2-01-10更新 | 8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诗文佳作脍炙人口,文人气节永存青史。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鱼我所欲也(节选)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戈寥落四周星       
(2)死亦我所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鱼,我所                    含苞
B.故不为得也                       且偷生
C.故有所不辟也               得患失
D.患有所不辟也                      步自封
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翻译: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___________
4.文天祥的“丹心”是否属于孟子所说的“是心”?为什么?
2022-12-15更新 | 12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军士吏   被:____________     (2)至营,将军亚夫持揖曰 兵:__________
(3)与民   由:_____________        (4)独行其 道: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B.不闻天子之诏                                          介胄之士不拜
C.此之谓大丈夫                                          与民由之
D.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皆布衣之士也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甲】文中周亚夫被汉文帝称为“真将军”,是因为他____________
周亚夫彰显了孟子心目中大丈夫“_________”的特点。
5.【甲】文对周亚夫言行的正面描写较少,只“___________________”(填原句)一处却如画龙点睛,使周亚夫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2024-01-07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