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议论说理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3 题号:19914910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选自陆游《书巢记》)


【注】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③槁:gāo,枯干。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之”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无丝竹乱耳
A.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B.木格贮
C.吾室
D.何陋
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各断一处。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
4.用原文语句填空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_________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_____”;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___________ ”来表达。
5.【乙】文写自己的“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趣?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香远清(更加)B.陶后有闻(少)
C.自古人知兰(贵重)D.平居与萧艾不(两样)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B.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
C.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D.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4.【甲】【乙】两文都采用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020-04-01更新 | 7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必先其心志____________(2)益其所不能____________
(3)人恒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练。
B.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C.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D.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2019-11-06更新 | 14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了。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

乐天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

一旦蹇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有删改)


【注释】①匡庐:即庐山。②颓然:松弛的样子。嗒(tà)然:物我两忘的样子。③蹇(jiǎn)剥:指时运不济。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匡庐奇                                     佳木而繁阴(《醉翁亭记》)
B.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                 忘路远近(《桃花源记》)
C.因峰腋寺作为草堂                    群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D.乐天来为主                              克,公问其故(《曹判论战》)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
(2)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
4.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甲】文写出陋室外部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乙】文写出草堂选址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居室主人身处其间,心情愉悦,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精神追求:【甲】文体现了刘禹锡的_________,【乙】文体现了白居易的________。(AB两处请用原文回答,CD两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020-08-06更新 | 8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