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6 题号:19920532

“何不就叫杨绛姐姐”

——我眼中的杨绛先生

铁凝

①作为敬且爱她的读者之一,近些年我有机会十余次拜访杨绛先生。

②二〇〇七年一月二十九日晚,是我第一次和杨绛先生见面。在三里河南沙沟先生家中,保姆开门后,杨绛亲自迎至客厅门口。她身穿圆领黑毛衣,锈红薄羽绒背心,藏盐色西裤,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她一头银发整齐地拢在耳后,皮肤是近于透明的细腻、活净,实在不像近百岁的老人。她一身的新鲜气,笑着看着我,我有点拿不准地说:我该怎么称呼您呢?杨绛先生?杨绛奶奶?杨绛妈妈……只听杨绛先生略带顽皮地答道:“何不就叫杨绛姐姐?”我自然不敢,但那份放松的欢悦已在心中,我和杨绛先生一同笑起来。

③杨绛先生起居十分规律,无论寒暑,清晨起床后必先做一套钱钟书先生所教“八段锦”,直至春天生病前,弯腰双手可轻松触地。我想起杨绛告诉我钱先生教她“八段锦”时的语气,极轻柔,好像钱先生就站在身后,督促她每日清晨的健身。那是一种从未间断的想念,是爱的信仰。

④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五日,杨绛参加了邓小平为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举行的国宴,邓小平将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中译本作为国礼赠送给贵宾,并把译者杨绛介绍给对方。杨绛先生说,那天她无意中还听到两位西班牙女宾对她的小声议论,她们说“她穿得像个女工”。“她们可能觉得我听不见吧,我呢,听见了。其实那天我是穿了一套整齐的蓝毛料衣服的。”杨绛说。那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单从穿着看去,大约都像女工或男工。经历了太多风雨的杨绛,坦然领受这样的评价。她成功地穿着“隐身衣”做大学问,看世相人生,哪怕将自己隐成一位普通女工。

⑤二〇一三年春节前,我和先生同去杨绛先生家拜年,我们聊了一些家事,还讲到我们的女儿。杨绛先生嘱咐说:“下次来,送给我一张你们的全家福,照片背面要写上字”那慈爱的神情,就像我的娘家人一样。二〇一四年四月,我和先生再次拜访了杨绛,我们遵嘱送给杨绛先生一张全家福照片,她看着照片上的女儿,叫着孩子的名字,好像孩子已经站在她的眼前,杨绛先生比我们的女儿整整大了一百岁,她看着照片上的孩子时,仿佛时光倒流,她的神情刹那间呈现出稚童样的活泼。这些年,越是和杨绛先生见面,就越是感受到她身上的家常气。今年春节前给杨绛先生拜年时(这也是我和杨绛最后一次在三里河家中见面),刚刚坐在她的身边,面容已显出疲意、形态也显出虚弱的杨绛先生,开口便先问起了我们的孩子。她清楚、准确地叫着女儿的名字说:“豆豆好吗?”这让我意外而又感动。事隔一年多之后,她还记得一个未曾见面的孩子。我相信,一百零五岁的杨绛,她爱的是天底下所有的孩子。

⑥我珍视和杨绛先生的每一次见面。也许一些人精致的俗相正需要经由这样的先行者,这样的学养、见识、不泯的良知去冲刷和洗涤。一个不断崛起、日益被世界瞩目的民族,她的风骨、情怀与人文生态,仍然需要一代隐于人海的文化大家的长久滋养。我们的下一代,更下一代,当永怀赤子之心,真诚生活,才配得上这些秉持着智慧之烛,光照后辈的先贤们的问候和祝福。

2016年7月17日

(选自《散文精读·铁凝》,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的外貌描写充分展现了杨绛先生整齐、洁净的形象。
B.第④段画线句意指杨绛先生为安心做学问故意打扮成普通女工。
C.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表达了作者对杨绛先生的深切怀念。
D.整篇文章的语言质朴、温暖,又能达到一种阔大,理性的境界。
2.〖读事件〗本文围绕杨绛先生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3.〖读“姐姐”〗第⑤段画线句中加点字“吧”“呢”能否删去?谈谈你的理解。
4.〖读“先生”〗当今时代为什么需要杨绛先生这样的文化大家?请依据文意,归纳出三点理由,并联系生活,各举一例。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补锅匠许师傅

刘群华

①补锅匠走村串巷地谋生活。他挑着一副旧担子,一头是一方矮小的风箱,一头是一只粗涩的竹筐,竹筐里放两三把锤子、几斤煤块、一堆碎铁片、四五块手掌大的碎布。这些零碎的小东西,几乎是补锅匠全部的行当。

②补锅匠进青巷补锅时要吆喝一来回。他一手拿一个脸盆,一手拿一截小木棒,边走边“砰砰”地敲,同时一边吆喝:“补锅——补脸盆杯子——”他的吆喝声恰到好处,不让人生厌。巷中的人们拣起家中有破洞的锅盆,出来寻找补锅匠。补锅匠在巷里往返完之后,站在巷子的一端,看铁具破洞的大小估价。

③补锅匠在外,最难的是找到一天三餐。如果他觉得哪家的人说话大方客气,便说:“你几个盆和锅不收钱,只管我一天的吃饭。”那家的人如果觉得可以,便欣然应允。

④这大概是补锅匠补锅的前奏。待这些安排妥当,补锅匠才解开担子,正式起炉生火补锅。

⑤来青巷补锅的匠人一年中总有几批,但有一个补锅匠的口碑蛮好。青巷人皆喊他许师傅。许师傅手艺好,人也好。他开炉不急不慢,待摆好了架势,拿出一口铁锅,反复瞄上几眼,心里斟酌一番,便用一把小锤子在铁锅的漏洞处轻轻敲打。漏洞有大有小,小的要睁大眼才瞧得见,大的则另找一块合适的旧铁皮补起。

⑥许师傅叮叮当当地敲着铁锅,漏洞边缘嗦嗦地响。这些边缘都已薄如片纸,只要轻轻一碰,又会碎一大块。许师傅小心地把边缘全部敲掉,瞅好漏洞的大小,在自备的一堆碎铁片里找出合适的铁片,依漏洞的模样用粉笔画好,敲成铁锅漏洞大小的细样子。 

⑦铁补丁这份功夫,不能急躁。不然,不是漏洞敲大了,就是补丁敲小了。要极其细致,敲出来的铁补丁才美观又合适。

⑧等许师傅把铁锅的补丁敲好,才加紧拉风箱。小风箱“哗啦啦”拉得山响,泥巴炉芯里的生铁片在黑煤升腾的火焰下逐渐熔化。那一炉小小的生铁,已经熔化得像一团蠕动的火焰。许师傅有时拉风箱拉得高兴,常常会唱起花鼓戏《补锅》。待他把花鼓调停了,说时迟那时快,他用一个陶土勺子往火炉芯里一伸,舀出一勺滚热的铁水。然后迅速用另一手掌托起块巴掌大的碎布,上面早垫了一层细细的土灰隔热。他把铁水倒在布的中央,飞快地送到锅下面,轻轻摁在针眼大的漏洞上,红铁水便顺势挤满小漏洞。这时,许师傅操起一个稻草织成的圆柱形草托,在锅面轻轻地顺势一摁一滑,一个平整的黑色铁疤印就出现了。

⑨小漏洞这样就算补好,补大疤才用到铁片补丁。铁片补丁用竹篾条上下支起,固定在大漏洞处,补丁与漏洞边缘基本吻合,几乎没有缝隙。对齐了,再用一滴一滴的铁水去补铁锅与铁补丁的缝隙。竹篾条只要铁补丁固定好了,便可小心地拆去。

⑩许师傅在青巷补锅一般会补三五天。但不管怎么忙,他临走的那天,一定会登门一些特殊的家庭。这些家庭在青巷有好几户。譬如巷头的老古,七十多岁,腿脚不便,行走困难;巷中的老张,耳聋,听不见吆喝声;巷尾的老刘,八十多岁,无儿无女,经济困难。这些,许师傅都是包拿包补包送。

记得有一回补老刘的一只铁脸盆,老刘说:“许师傅,这盆太烂了,盆底都差点掉了,补好太费神了。”许师傅看了一眼,没说话,拿起脸盆就出了门。这只脸盆不知用了多少年,盆底与盆壁一圈相接的地方全是针眼大的漏洞。青巷里的人劝许师傅:“别耽误工夫了,补好了又能用几天?”许师傅呵呵笑了笑,说:“用几天是几天,人家难呀!”说完,就埋头敲敲打打起来。

补脸盆更要掌握火候。铁锅的铁皮厚,脸盆的铁皮薄,补的火候是不一样的。火太旺,一摁,盆底就被红铁水熔了。许师傅对脸盆这种薄铁皮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拉动几下风箱,炉芯里灰暗的铁水又汩汩滚动起来,马上红彤彤的。这一次他的手脚稍慢了一些,舀起一勺铁水倒在草灰布片上,故意一停顿,才摁上脸盆的底部。然后上面的稻草托迅速扫了一把稀泥,一呼应,一摁一抹,大功告成

我以为,那一次许师傅补的疤是最精致的。在他舀一勺铁水感触风的细润时,一朵红花就绽放在风中。

随着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人们不再需要补锅或者补脸盆,补锅匠的吆喝声从我们的生活中渐渐远去。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没见过许师傅了,但是他来青巷补锅的场景我却总是历历在目。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8月28日,有删改)

1.本文以_____为线索,记叙了____的故事,表现了______,抒发了作者对质朴手艺人的回忆和赞美之情。
2.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许师傅的形象特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说明。
3.文章第段写了许师傅给老刘补脸盆,有什么作用?
4.本文语言质朴,请根据语境,结合括号内的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
(1)他开炉不急不慢,待摆好了架势,拿出一口铁锅,反复瞄上几眼,心里斟酌一番,便用一把小锤子在铁锅的漏洞处轻轻敲打。(提示: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2)这一次他的手脚稍慢了一些,舀起一勺铁水倒在草灰布片上,故意一停顿,才摁上脸盆的底部。然后上面的稻草托迅速扫了一把稀泥,一呼应,一摁一抹,大功告成。(提示:从词语运用或句式表达的角度)
5.阅读全文,结合文章的主旨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2020-06-27更新 | 10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米立

①这是母亲不在之后第二个春节。待在家里的那些天,父亲的脸露出久违的喜色。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该怎样跟父亲提这事。

②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不得已我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③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也很忙,没法回来陪你;换了工作后,我的收入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来。

④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一辈子的家,可他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毕竟这是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

⑤没想到,父亲很快回过神来,笑着说:这□好办。我觉得咱们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个儿就搬过去。

⑥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⑦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但是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

⑧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摆弄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得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

⑨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

⑩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轻松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

⑪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几个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了,一定是早早起床,赶了好远的路才买回来的。

⑫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桶给你带回来的。

⑬我把早点一扫而光。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想起年少时,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看我在院子里玩耍。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

⑭而此刻,父亲就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

⑮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想到这里,我抢前几步从背后一把抱住父亲,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

⑯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泪光里只见他连连点头。

⑰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这个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自此以后,我会一直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选自《读者》,略有删改)

1.以父亲为线,梳理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父亲追问我心事→__________________→父亲和我到养老院去→_______
2.选文第⑤段划线句子□处有人觉得要用逗号隔开,你认为“这,好办”和“这好办”这两个句式哪一句更好,为什么?
3.联系文本分析第⑬段中的划线句子有何作用。
4.尾段中作者称自己的父亲为“这个男人”,你如何理解“男人”这个词语?结合文本主旨谈谈你的认识。
2024-04-26更新 | 3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拥抱星辰拥抱你

高绪丽

①春节过去不久,回到老家,陪父母一起吃家常饭菜。饭后,父亲陪着他的小外孙坐在炕头上,一本正经也打起了扑克,有时为了一张牌,两人争得面红耳赤。看着一老一小盘腿坐在那儿的模样,我们时不时笑出了声。不知不觉,夜已渐深。

②母亲要去厢房取东西,我也下炕陪她。经过院子的时候,我看到不大的院子上方,无数颗星星亮晶晶地嵌在夜空上。那一刻,颜色深邃的夜空像极了幕布,它每一分钟上演的故事,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那一刻,我像个孩子似的,仰起头,与这些星星对话。于是,记忆里那一晚的夜色,隔着二十几年的旧时光,慢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无风、温和、干净、 清凉。

③二十多年前的那一晚,我蒙眬中看到母亲准备出门,连忙起身穿衣,把街门闩好,与母亲一前一后,投身到茫茫夜色里。

④连日干旱,村子附近的几处大湾小河早就干涸,露出打着补丁一样的河底。哪里有水湾,哪里就有人眼巴巴地看守着。我家果园的旁边恰有一个不大的水眼,我与母亲打算趁父亲外出上夜班的时间,在水眼处守夜。

⑤走过夜路的人,对星光会有种莫名的亲近,因为它会指引你,给你力量,陪你一道穿过黑暗。去山上的小路,平日里坑坑洼洼,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刚出家门那会儿,内心对黑暗还有抑制不住的恐惧,隔着胸腔,我可以清晰地听到心脏怦忏跳动的声音。可是,当我仰起头,望者那满天光晶晶的繁星,内心竟没来由地安定下来。有了星光相伴,走起山路来,也没想象的那么困难。

⑥不同于白天的炽热与喧置,眼前的世界,出奇地安静。此时,月亮已经爬上来了,放眼望去,夜色那么美,就像造物主创作的一幅美丽的图画……

⑦庆幸的是,我们赶到果园旁边的水眼处时,没有人守着。

⑧母亲在水眼旁边找了一块石头坐下。我换着母亲,抬起头,仰望着夜幕深处的星光。

⑨夜凉如水。半个多小时过去,水湾里的水从开始的黑咕隆咚,到明晃晃地透着亮光,越积越多。母亲弯下腰,把空桶摁到水湾底,再提上来,足有大半桶水。担心我们离开的工夫会有人来,我与母亲分别提着桶的两侧,小跑着,放低腰段, 一边躲避着横七竖八的枝条,一边往果园深处跑去。我们来到一棵树下,呼啦一下子,把大半桶水全部倒到草果树的树根旁边,再提着空桶小跑着回去。还坐在那块石头上,守着夜色,守着星辰,静待水湾里的水越积越多。

⑩那个夜里,我与母亲不知疲倦地给果园里的苹果树挨个浇灌,一棵树、两棵树……一桶水、两桶水……安静的夜色里,我仿佛可以清晰地听到苹果树咕咚咕咚喝水的声音。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内心无法掩藏的满足,在这个夜晚,汇成一首动人的歌,回荡在记忆的星空下。

⑪后来,我不止一次怀念过那个夜晚,在不同的年纪无数次回忆过那夜的星光,到最后,那淡淡的喜悦像一块包裹着精美糖纸的糖块,在我的心头萦绕,久久不散。

⑫几天前,我们又回到老家。陪父母一起吃过晚饭,小儿想要车里的玩具,我同母亲一起去门口的车上拿。彼时,华灯初上,夜幕降临,无数颗星星在头顶上方一闪一闪地眨着小眼睛。乡下的夜空如此亲近,仿佛一伸手就可以够到那颗最亮的星星。

⑬我随口问母亲:还记得那晚我们去给萃果树浇水吗?

⑭母亲被问得没有防备,但马上回过神来,说:怎么会不记得啊!那一夜,幸亏有你做伴。

⑮我微笑着,用力抱了抱母亲。

(选自《齐鲁晚报》2022年3月30日,有删改)

1.【梳理概括】请梳理文中“星光”的相关情节,补全下面表格。
情节心情
仰望星空,引出回忆恬淡

星光相伴,担水浇树
刚出家门
浇水以后②。
再望星空,拥抱母亲欣慰

2.【分析鉴赏】结合上下文,从修辞与情感的角度,赏析第⑩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内心无法掩藏的满足,在这个夜晚,汇成一首动人的歌。
3.【分析探究】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说说你对标题“拥抱星辰拥抱你”的理解。
(1)“拥抱星辰”的意思是:
(2)“拥抱你”的意思是:
2022-11-02更新 | 1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