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山水游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767 题号:20096223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独游狼山记

[宋]刘弇

白狼五山,距通州城南十里。五山者,有以仙蜕其上者曰女仙山,有以阖庐曩军其傍者曰军山,有以形锐且中罅者,曰剑脊,曰马鞍。至临以庙宇,则号宝塔山,有好事者,谓狼尝扰而居也。

元丰四年冬,弇巡田于山旁,至则求观所谓五山者。至狼山,自堂折而少北,道左阁曰栖云,庵曰海桐,亭曰半山,曰望江,皆森然谽豁,可荫以休。是时,朝日初上,瞳昽如跃金。排天决云,吞嚼淮吴。稻畦葭泽,潮汐上下,疏篁茂木……皆得于转瞬之顷。于是忽疑从樊笼出,而思古人之所谓登泰山而小天下者,亦宜有是。

剑脊、马鞍二山,游者至。军山宜山茶花,号多蕨薇。女仙山最外峙,有穴通中。或曰妪有自龙舒来者,年七十余,独食息其中,似得道者。山有拇指、鞭痕,皆著石。或云秦始皇履是山,且鞭之以投海中。

有僧余曰:今之山跗,虽皆平陆,然前五十载,海也。其深盖碇丝千寻莫能测。余闻而焉。然五山当潮波撼一方,临高而觉宇宙之博大,指陆而骇溟海之变化。故揽其胜,作《独游狼山记》。

(选自《名山胜概记》,有删改)


[注释]①刘弇:宋代元丰年间进士。1081年途经狼山,写下我国历史上第一篇记狼五山之胜的游记。②白狼五山:即女仙山、军山、剑脊山、马鞍山和宝塔山。③谽(hān):指山谷空而大。④瞳昽:形容太阳初升由暗而明。⑤樊笼: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⑥山跗(fū):山脚。⑦碇(dìng):船停泊时沉在水中以固定船身的石墩。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或 云 秦 始 皇 履 是 山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是时:______       (2)游者至:______
(3)有僧余曰:______       (4)余闻而焉:_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有好事者,谓狼尝扰而居也。
4.文章引述“妪有自龙舒来者”这一传说,有何作用?
5.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所闻,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请找出作者表达感受的一处文字,并说说你的理解。
【知识点】 山水游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加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幽邃。以其境过,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二鼓人静,悉管弦,洞箫一缕,哀涩清绵,与肉相引,尚存三四,迭为之。三鼓,月孤气肃,人皆寂阒,不杂蚊虻。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然此时雁比而坐者,犹存百十人焉。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节选自张岱《虎丘中秋夜》)


注释①与肉相引:与歌唱的声音相和。②寂阒(qù):寂静无声。③针芥:形容细小之物。④雁比:像大雁行列,形容排列有序。⑤使:假使,如果。⑥识者:谓知音。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参披拂(cī)B.悄幽邃(cuàng)
C.悉管弦(píng)D.迭为之(gèng)
2.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
(1)①水尤(       )                           ②以其境过(       )
清:A.清澈                           B.清楚                           C.冷清                           D.清廉
(2)①声出如(       )                           ②无竹之乱耳(       )
丝:A.蚕丝                                        B.极小或极少的量
C.表示长度、重量的单位                    D.指弦乐器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不敢击节,惟有点头。
4.【甲】【乙】两文都写到环境的“静”,请结合具体句子分别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2023-06-11更新 | 7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峰路转(     )
(2)射者中,者胜(     )
(3)醒能以文者(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乙】

(修)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宽简:宽松简易。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贬夷陵时(     )          (2)(     )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5.欧阳修的为官之道主要体现在何处?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简要分析。
2023-01-17更新 | 8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不穷,狼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猛浪若____________
(2)泉水____________
(3)蝉则千不穷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乙】

八日,五鼓尽,船,下牢关。夹江千峰万嶂:有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青苍不凋。西望重山如阙江出其间则所谓下牢溪也。欧阳文忠公有《下牢津》诗云:人峡江渐曲,转滩山更多。即此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下牢关:今湖北宜昌市西北。本文写于陆游从江汉平原行船首次入西陵峡之时。②坼:裂开。③罅:缝隙。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船/衣欲睡B.下牢关/人恒,然后能改
C.有起者/沉鳞D.草木青苍不凋/既出军门,群臣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西望重山如阙江出其间则所谓下牢溪也
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甲】【乙】两文在写“山”时,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文表达了什么不同的感情?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2024-01-21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