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小说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4 题号:2024096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请解释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屋舍俨然______             ②见渔人,大惊:______
③便还家:______             病终:______
2.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妻子邑人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单指男方的配偶
B.芳草鲜美             古义:新鲜美好                           今义:食物味道好
C.来此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极其优美的环境
D.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诣太守,说如此。”一句中,如果把“如此”所包括的内容一一写出来好不好?为什么?
5.请写出选文中的“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写出两点即可)
22-23八年级下·山东菏泽·期中 查看更多[3]
【知识点】 小说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问题。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选自《论语》)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丙】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②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


①季札:吴国公子。②徐君:徐国君主。③上国:春秋时称齐晋等中原诸侯国为上国。④冢:坟墓。⑤倍:同“背”背叛,违背。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为人谋而不
②元方入门不
③北徐君
④尚谁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3)结合乙文和丙文,说说你对甲文中曾子所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理解。
(4)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B.甲文不仅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还强调学习要下苦功夫。
C.友人由“问”到“怒”,充分体现了粗鲁无礼的性格;元方批驳友人时,则是语气平和的“答曰”和“曰”,体现了元方不惧怕友人的怒斥,知书达理、善于应对的性格。
D.乙文中“太丘舍去”和丙文中“系之徐君冢树而去”的“去”意思完全相同。
2022-12-11更新 | 12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课内文言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字晓岚,直隶献县人,清代学者、文学家。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山门于河
(2)十余岁
(3)石兽于水中
(4)数小舟
(5)于沙上
(6)沿河求之,不亦
3.翻译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4.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2018-07-02更新 | 5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

【乙】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节选自《庄子》)


【注释】①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或部落首领。②结绳而用之:指文字产生之前的结绳记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通人
②便还家
③子不知至德之世乎
其俗
2.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3.理解填空。
【甲】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乙】文中庄子以“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接着描绘传说中的帝王或部落首领时代的生活样貌,借此来表现 ___________
4.请结合【甲】【乙】两文,分别阐述陶渊明和庄子心中的理想社会。
2024-03-01更新 | 3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