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山水游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1 题号:20307890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九月二十三日,晨钟初歇,披衣启户,薄云飘忽,细雨溟蒙,湖光山色,不甚分明,模糊之中别有妙趣。茂之方浓睡,余抚其背曰:黄粱熟矣,何尚蘧蘧然耶?茂之摩挲双眼,一笑而起,不暇束带,户延望,曰:此真米家泼墨法也。既而叔父至,仲兄以告,叔父亦云然。相与读画久之。童子清泉,品龙井明前茶,又试武夷,余终推龙井第一。弈棋四局,击箸曼歌,后凭栏纵目,云开雨止,夕阳在山,湖中歌舫纵横,急弦繁管,断续未歇。俄,灯火已上,若流萤风中不定。

(选自浦祊《游明圣湖日记》,有删改)


【注】①溟蒙:形容下小雨的样子。②黄粱:黄粱一梦,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此处喻指梦醒之时。③蘧(qú)蘧然:用庄周典故,指梦境。④米家:指宋代画家米芾,其山水画自成一家,号泼墨法。⑤仲兄:次兄、二哥。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倚(     )(2)相与(     )(3)汲(     )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晨钟初歇,披衣启户。
(2)既而叔父至,仲兄以告,叔父亦云然。
3.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不同时段的景致,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知识点】 山水游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余少而好游,其游吾泉之清源洞,访紫泽宫者不啻一再。至是,则与同年李君偕,重阳之又二日也。出北门,至山麓,可四里许,俞氏之茔在焉。逶迤而上,至山腰之小亭憩焉。亭后故有泉香而冽,俗传能已病,呼为仙液,请而祠者,尽吾闽之八郡,父老童稚,连日夜往来,汲取不绝。盖亦未久而遂涸,今徒其匾在耳。岂山灵厌其驿骚,当亦有以阴夺之与否耶?


【注释】①清源洞:与后面的紫泽宫等均为清源山景点。②俞氏:指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③茔:坟地,坟墓。④驿骚:扰动,骚动。
1.“至山麓,可四里许”中的“至”的意思是________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父老童稚,连日夜往来,汲取不绝。
3.选文具体写了亭后泉的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2023-11-28更新 | 3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古文,完成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乙】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方山子传》节选)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无与为乐者                            念:_____
(2)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_____
(3)谪居于黄                                 余:_____
(4)闾里之侠宗之      皆: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4.下面对于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八个字,高度概括了作者在寂寞夜晚难得的喜悦与兴奋。
B.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主人公被贬后抑郁不能排遣,追求解脱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C.【乙】文中的方山子年轻时很多人推崇他,年岁稍长后,他发奋读书,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
D.【甲】文中的苏轼虽沦为闲人,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从文中能感受到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5.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2023-01-02更新 | 5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恰与松泉作四邻,煮茗听雨好留宾。

新桃满径为家业,风月一簾任我吟。

1.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蒙摇缀 络:
(2)潭中鱼可百头 许:
(3)斗折行 蛇:
(4)煮听雨茗:
2.翻译句子。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甲】文中第二段写了潭水和游鱼的特点,你认为作者写作的妙处何在?
4.【甲】文中高度概括潭中氛围的是哪八个字?
5.【乙】文中“风月一簾任我吟”的“任”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
2020-05-19更新 | 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