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1 题号:20412086
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______yàn)洛阳边。

1.诗歌的首联叙事,“①______”“行舟”点明诗人离乡远游,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颈联既写景又点明时令的特点,让人感慨时序匆匆交替的同时,也给人以②______的力量。
2.一位同学在默写尾联时,不知横线处应写作“燕”还是“雁”。请你根据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参考下面的材料,帮助这位同学判断一下此处应写作哪个字,并简要说明理由。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韦庄《章台夜思》)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此处应写作“______”字。理由是______
3.在诗人笔下,鸟儿经常化作传情达意的使者。请你写出一句与“鸟”有关的诗句:_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知识点】 诗歌鉴赏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望岳》中的“岳”指的是:_____________
2.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飞来峰》第一句中“千寻”是夸张写法,诗人借山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写实,描绘了高塔上看到了旭日东升的景象。
B.《望岳》以“望”字统领全篇,诗人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由望面产生登顶俯望的愿望,句句写望岳,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C.《登飞来峰》诗句富有理趣,寄寓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D.《望岳》中“钟”“割”二字妙笔生花,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遮天蔽日的形象,使静止的山充满雄浑的力量。
3.同样是登高抒怀之作,诗人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2023-01-29更新 | 188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平山中

【明】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①楝(lià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____,所押的韵是_________________,韵脚是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诗中“茸茸” “树树”两词的妙处。
3.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2021-03-27更新 | 93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D.全诗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019-10-17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