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非连续性文本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3 题号:2045329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大家好,我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欢迎来到2021世界机器人博览会。这位鹤发蓬松、和蔼可亲的仿生机器人,作为特约讲解员正在介绍大会内容……来自世界各地500余件创新机器人产品纷纷亮相博览会,圈粉无数,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国际性的交流平台。

②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该领域的发展。2013年;2016年,《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推动包括机器人在内的高端制造产业创新发展。

③《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1年)》中写到:202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39亿元。数据显示,_____。未来,中国将致力于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的策源地、高端制造的集聚地和集成应用的新高地,为全球机器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中国贡献。


   
材料二

①我国机器人以实现技术自主可控为重要目标,不断提升技术研发能力,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逐渐提升。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上有个堪比变形金刚大力神臂”——空间站机械臂,机械臂拥有了非凡的灵活性与安全性,协助航天员完成两次舱外活动。机器臂预测精度达到20毫米以下,已远远超过国际空间站的机械臂。

②疫情防控期间,消毒、测温、采样等机器人火线上岗,技术突破推动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智能消毒机器人采用自主避障、语音识别等技术,其搭载的高精度测温模块运用传感技术对经过人群进行体温监测;咽拭子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定位和AI视觉分析等技术,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感染风险。


材料三

目前,很多国家已将机器人教育列为学校的科技教育课程,我国也在《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成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新亮点。某学生设计的垃圾分类机器人,只需按下电池”“废弃纸张”“过期药品等按键,还能根据人手感应,升降或开合垃圾桶盖,能够有效防止伤人事件发生……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机器人活动,对于培养造就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根据上下文,结合【材料一】中的图与文字说明的内容,在横线处补写相关信息。
(2)下列对我国机器人发展状况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甲】我国高度重视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致力于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的策源地。
【乙】咽拭子机器人用温度传感技术开展持续咽拭子采集任务,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
【丙】目前,我国机器人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青少年机器人教育活动正蓬勃发展。
(3)从上述三则材料来看,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每空限10个字以内)
【知识点】 非连续性文本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林焕新)11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儿童中心主办的第四届“创教育 创未来”儿童人工智能教育研讨活动在江苏无锡举办。活动以“共筑数字时代的人工智能教育与工程教育”为主题,旨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工程教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来自人工智能教育与工程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校外教育单位、行业协会和科技企业代表、教师代表等400余人参加活动。

材料二:

下面是小记者采访八一学校王副校长的记录片段:

小记者:王副校长,您好!您认为,AI给教育带来了哪些改变?

王副校长:老师的身份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建构者、指导者和陪伴者,现在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和不了解的知识,会去找AI问,AI给出的内容可能更丰富、更全面。教育理念方面,也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素养培养为中心”转变,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考试评价方式也从注重考知识到考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变化。作文考试不是说你文本写得好,词藻特别华丽就能得高分,单纯靠刷题、背范文、练套路都不管用了。面向未来,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终身学习者,一个人只有拥有学习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的各种变化和挑战。

材料三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正采取行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工程教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B.有了AI,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和不了解的知识,可以找老师解答,也可以问AI。
C.2013-2021年,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18年的增长率最高。
D.2018年,中国智慧课堂项目虽然占比偏低,但是在各区域数量分布较为均衡。
2.请你为材料一拟写新闻标题。(不超过30字)
3.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AI给教育带来哪些巨大改变?
2024-01-26更新 | 6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文本一】

用读书支撑生命时空

①读书是最好的旅行,也是一种生活理想,书籍又是生命中伴随我们精神成长的知识年轮。只有把读书养成一种习惯,把书籍培养成我们人生中最忠实的伙伴,随着长期的积累和熏陶,我们的日常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充实,我们的精神和内心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开阔和富有。

②常读书,我们的心也许才会保持湿润不会干枯。读书在丰富心灵和陶冶性情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提升你的思想和觉悟,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乐趣和知识。这对于写作者尤为重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读书的重要性还在于能让人正确判断出自己内心和外部世界发生的事情,能让人对真理和谬论、事件的本质、新闻的真伪有一个相对客观和理性的认识。

③读书不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它能够拓宽我们生命的广度。曾发明避雷针的富兰克林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读书不仅能使我们的头脑更加清醒,也会使我们变得更加美好。

④关于读书,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名言不胜枚举,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和“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我认为这两句话最适合年轻的读书人。在文化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在被互联网和电脑手机覆盖的今天,在数以万计的图书充斥着市场、包装用华丽的垃圾图书诱惑我们眼球的今天,读书变得越来越随意。选择阅读什么样的书,与哪本书的作者真正展开心灵对话是关键中的关键。

⑤在我们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里,必须有能力寻找到引领我们上升和提升我们精神质感的书籍,正像一代文豪托尔斯泰所说的:“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我们必须找到和拥有这把“智慧的钥匙”,这样才能打开生命中的每一道门,才能解决在漫长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难题。

⑥青年朋友们,坚持和热爱读书吧,只有锲而不舍地认真读书,才能保证我们迟早会变成一个充满智慧、内心富有的人。

(作者:田原。有删改)


【文本二】

①有人会读书,有人不会,或不太会读书。只说“开卷有益”,还不够。读书,读什么书?读经典还是读时尚,读硬的还是读软的,读雅的还是读俗的,专家各有各的说法。除此之外,还牵涉到不同的学科。我的建议是,读文学书。为什么?因为没用。今人读书过于势利,事事讲求实用,这不好。经济、法律等专业书籍很重要,这不用说,世人都晓得。我想说的是,审美趣味的培养以及精神探索的意义,同样不能忽略。当然,对志向远大者来说,文学太软弱了,无法拯世济民;可那也不对,你想想鲁迅存在的意义。

②说到读书的策略,我的意见很简单:第一,读读没有实际功用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第二,关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连的现当代文学;第三,所有的阅读,都必须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充当底色。这样,才不至于读死书,读书死。

③古今中外,“劝学文”多如牛毛,你我都听了,效果如何?那么多人真心诚意地向其“取经”,但真管用的很少。这里推荐章太炎的思路,作为结语。

④章太炎先生《自定年谱》中有言:“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而在《章太炎先生答问》中,又有这么两句话:“学问只在自修,事事要先生讲,讲不了许多”“曲园先生,吾师也,然非作八股,读书有不明白处,则问之”。

⑤合起来,就三句话:学问以自修为主;不明白处则问之;将人生忧患与书本知识相勾连。借花献佛,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读书的诀窍”。

(作者:陈平原。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这表明我们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里,要找到和拥有能提升思想和觉悟的书籍,这样才能解决人生中各种各样的难题。
B.文本二的作者认为今人读书过于势利,事事讲求实用,这不好,所以读经济、法律等专业书籍,还要读文学书。
C.章太炎先生在《自定年谱》中的话表明,其认为平生学问得之于师友的不如得之于人生忧患的多。
D.两个文本都主要采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述了相关的论点。
2.框架图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小明阅读文本一《用读书支撑生命时空》时,按文章结构画好下面框架,请你帮他完善信息。

结构

段落

内容

(1) ______________

为什么要读

常读书,我们的心也许才会保持湿润不会干枯

(2)_____________

④⑤

读什么书

读引领我们上升和提升我们精神质感的书籍

发出号召,重申中心论点:要坚持和热爱读书


3.上面两个文本之间有什么内在关联?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2024-03-30更新 | 2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标题:_____________

人民网伦敦9月5日电 2018年9月4日在伦敦萨默塞特宫开幕的第二届伦敦设计双年展上,由南京大学教授鲁安东策展的《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荣获本届组委会破例额外增设的特别荣誉奖。在鲁安东看来:南京长江大桥不仅仅是南京的,全中国的人民都和这座桥产生关系。而大桥的记忆组成部分也非常复杂,既有微小的个体情感的一面,又有宏大的国家情感的那一面。

②展览主体是一条10多米长的红色半透明长廊,其间串联起3个空间,分别以声音、影像和立体视角展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第一个空间内挂着数台老式收音机,摘下墙上的耳机,参观者会被与大桥有关的声音包围,包括5首为南京长江大桥创作的歌曲,以及采集自大桥周边环境的真实声音。第二个空间展出的是以大桥为背景的人物摄影。这些黑白老照片的拍摄地并非真的大桥,而是当时全国各地的照相馆。第三个空间中央摆放着大桥实体模型,周边墙幕上是装饰镜、首饰盒、日历、杯子等印有大桥经典形象的物品图片,展现了大桥当时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

自1968年建成之后,这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桥先后接待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被写入全国小学语文课本,其形象也被印在各类物品上广泛传播,成为国家成就和个人福祉的象征,融入几代中国人的生活记忆。

④2018年1月,南京长江大桥成为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

材料二

①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有“争气桥”之称。

②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东部地区交通的关键节点,上层为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江公路,是沟通南京江北新区与江南主城的要道之一;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桥宽14米、全长6772米,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大桥由正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正桥9墩10跨,长1576米,最大跨度160米。通航净空宽度120米,桥下通航净空高度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24米,可通过5000吨级海轮。

③长江大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江苏的文化符号、中国的辉煌,也是著名景点,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从1970年至1993年,先后接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600多个外国代表团,来此观览的国内外游客更是难以计数。大桥建设8年,耗资达2.8758亿人民币,使用38.41万立方米混凝土、6.65万吨钢材。1960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4年7月入选不可移动文物,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百度百科)

1.阅读材料一,给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
2.材料一划线句子“人民网伦敦9月5日电”属于“新闻电头”,有什么作用?
3.阅读材料二,说说文段是从________________、建筑结构及交通意义、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说明南京长江大桥的。
4.结合两则材料中的划线句子,分别赏析消息和说明文两种文体语言的特点。
①自1968年建成之后,这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桥先后接待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被写入全国小学语文课本,其形象也被印在各类物品上广泛传播,成为国家成就和个人福祉的象征,融入几代中国人的生活记忆。
②从1970年至1993年,先后接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600多个外国代表团,来此观览的国内外游客更是难以计数。
5.联系两则材料,分析《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荣获特别荣誉奖的原因是什么。
2022-02-27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