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北京 九年级 期中 2023-10-20 48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学校开展“走进神圣殿堂——人民大会堂”的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人民大会堂,小华撰写了活动手册的前言。阅读前言,完成各题。

人民大会堂立在天安门广场西侧,建成于1959年,建筑面积达17.18万平方米,两翼略低,中部稍高,门额上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从东门拾级而上,穿过简洁典雅的中央大厅,北部是可以容纳五千座席的大型宴会厅,南部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办公楼。万人大礼堂是世界上最大的礼堂,一层池座,两层挑台纳万人同时开会。顶棚呈穹隆形,中央饰有红宝石般的巨型红色五角星灯,周围点缀有镏金的70道丽的光芒线和40个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人民大会堂有共和国殿堂之美誉。70多年来,它既是全国人民共商国是、国家举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①_____也是一座历史丰碑。无数推动中国桑巨变的重大决策,在这里制定②_____无数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外交活动,在这里展开。作为新中国最重要的建筑,见证了共和国的风雨历程,见证了人民的力量与中国奇迹。人民大会堂,走过悠长岁月,芳华依旧。


(1)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矗”应读为“zhù”
B.“瑰”应读为“guì”
C.“容”应写为“融”
D.“苍”应写为“沧”
(2)下面对①②两处标点符号的使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①;       ②,       B.①,       ②;
C.①,       ②,       D.①;       ②;
(3)同学们在词典中查到“是”的义项有:①直,正;②正确;③法则准则。根据文段内容及词典释义,“共商国是”的“国是”的意思是      
【甲】国家的政治体制
【乙】国家做得正确的事
【丙】国家的大政方针
2.活动手册的封面需要配一幅图画。下面是国家邮政局于2009年发行的《人民大会堂》特种邮票,图案分别是人民大会堂东门和万人大礼堂。请从中选择一枚作为封面配图,并说明理由。

3.在活动手册介绍“会堂藏品”板块,小立写下了一段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人民大会堂,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这里的画作,有巍峨挺拔的井冈山,有激情奔涌的黄河……每一幅画卷,都是祖国最壮美的风景,最让我震撼的是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画面的近景是青绿山峦、苍松翠柏,远景是茫茫云海、冰山雪岭,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映照大地,左上方是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江山如此多娇六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面对这幅气势恢宏的画作,感受着伟人的豪迈情怀。除国画外,书法也是人民大会堂收藏最多的艺术作品。悬挂在金色大厅的巨幅铁艺书法作品《中华颂》,大气磅礴,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岸与自信


(1)文段中提到的毛泽东主席的词作是《          》,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正是以这首词为题材创作而成。
(2)下面是四位同学朗诵毛泽东主席这首词后的感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看着画作中浩茫绵延的雪山,读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我感受到作者开阔的眼界和旷达的胸襟。
B.读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时,我仿佛看到远处的山峦在纷飞大雪中绵延起伏、奔腾跃动,充满活力。
C.读到“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时,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沉静。
D.看着画作中雄伟的祖国山河,读到“江山如此多娇”时,我不禁心潮澎湃,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4.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张志和创作的《中华颂》镶嵌到重新装饰的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墙壁上。下面是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A.字体属于隶书,笔画灵动,收放自如。
B.字体属于楷书,线条匀净,体正势圆。
C.字体属于隶书,流动婉转,庄严大气。
D.字体属于楷书,笔法遒劲,正平俊朗。
5.参观结束,同学们在活动手册留言区写下参观感言。下面留言中,词语或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同学甲:“参观人民大会堂,我的民族自豪感间不容发。它那宏伟的外观,气势非凡的造型,都凝聚着建造者的智慧和辛勤汗水。”
B.同学乙:“大会堂的庄严与辉煌绝不仅仅来自于外观的美轮美奂,更来自于它诞生的传奇和凝固在这里无数非同凡响的历史瞬间。”
C.同学丙:“在人民大会堂的设计过程中,专家们提出多种建筑方案,他们用聪明才智为新中国的政治殿堂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D.同学丁:“大会堂在国人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它的每个台阶和廊柱都寄托着丰富的情感,每处走廊和厅室都诉说着辉煌的过往。”
2023-10-20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6. 默写。
(1)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2)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不应有恨,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夕日欲颓,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6)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富贵不能淫》)
(7)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杜甫《春望》)
(8)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_________,劳其筋骨……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23-10-20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行路难》,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路历程,请根据诗歌内容补全下面的空白。

8.这首诗运用了多种手法,请从对比或比喻的角度,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9. 阅读甲、乙文段,回答以下各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横无际涯,朝晖夕阴,[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樯倾楫摧,薄暮冥冥,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静影沉璧,渔歌互答,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B]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郑燮,号板桥,乾隆元年进士。知范县,爱民如子,绝苞苴。公余辄与文士觞咏,有忘其为长吏者。调潍县,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贷,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上宪嘉其能。秋又歉,捐廉代输,去任之日,悉取券焚之。潍人戴德,为立祠。燮有奇才,性旷达,不拘小节;于民事则纤悉必周。尝夜出,闻书声出茅屋,询知韩生梦周,贫家子也,给薪水助之。韩成进士,有知己之感焉。官东省先后十二载,无留牍,亦无冤民。乞休归,囊橐萧然,卖书画以自给。

(节选自《清史稿•郑燮传》,有删改)


注:①[苞苴(bāo jū)]馈赠和贿赂。②[谴]降罪。③[嘉]赞赏。④[捐廉代输]拿出自己的养廉钱替老百姓交赋税。⑤[乞休]自请辞去官职。⑥[囊橐(nán gtuó)]口袋。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连月不       仓赈贷
B.国怀乡       停数日,辞
C.而长烟一空       阻之
D.不物喜       醒能述文者
(2)翻译甲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翻译:这就是岳阳楼的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很详尽了。
理解:作者之所以要交代前人对岳阳楼的壮丽景象描述得很详尽,是为了后文转写“迁客骚人”因景而产生的“览物之情”。
[B]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理解: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因当今时代没有与自己志同道合之人而倍感孤独忧愤,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3)“先忧后乐”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境界的最高写照,熔铸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结合乙文内容,简要说明“先忧后乐”在郑燮身上的表现。
2023-10-20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10. 阅读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甲】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①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策,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丙】吏不悦,而民安之。

②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实录成,擢起居舍人。章惇、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法。以亲嫌,遂移戎州,庭坚泊然,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③庭坚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而于文章尤长于诗。轼为侍从时,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节选自《宋史•黄庭坚传》,有删改)


注:①[课]征收赋税。②[擢zhuó]提拔。③[骫wěi]歪曲,枉曲。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太守归而宾客       一狼仍       投笔
B.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其林泉之胜       安居
C.用铁龙爪       经为博士邪       励精图
D.者壮之       陶后鲜有       强记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翻译:早晚都往返于山间,能够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快乐是无穷无尽的。
理解:滁州周围的山中早晚阴晴及四季山景变化之美,给欧阳修带来无限快乐。
【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翻译: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理解:欧阳修大设宴席,和出游的滁州人一起奏乐、投壶、下棋,共享游玩之乐。
【丙】吏不悦,而民安之。
翻译:县吏们不高兴,但百姓都感到安心。
理解:太和县没有像其他县那样在征收盐税时争占多数,百姓没有受到困扰。
(3)读过甲乙两文,有的读者赞赏黄庭坚的“泊然”,有的读者疑惑欧阳修的“颓然”,说说你的理解。
2023-10-20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1. 题目二:诗人牛汉曾评价艾青说:“他和他的诗,始终生息在一个悲壮而动荡的时代,与民族的土地的忧患和欢欣血肉相连。”下面是《艾青诗选》中的两首诗,请任选一首,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牛汉这段评价的理解。

复活的土地(节选)

艾青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诗人呀,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

久久负伤着的心里: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苦难也已成为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

重新漩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1937年7月6日)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1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大家好,我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欢迎来到2021世界机器人博览会。这位鹤发蓬松、和蔼可亲的仿生机器人,作为特约讲解员正在介绍大会内容……来自世界各地500余件创新机器人产品纷纷亮相博览会,圈粉无数,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国际性的交流平台。

②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该领域的发展。2013年;2016年,《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推动包括机器人在内的高端制造产业创新发展。

③《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1年)》中写到:202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39亿元。数据显示,_____。未来,中国将致力于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的策源地、高端制造的集聚地和集成应用的新高地,为全球机器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中国贡献。


   
材料二

①我国机器人以实现技术自主可控为重要目标,不断提升技术研发能力,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逐渐提升。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上有个堪比变形金刚大力神臂”——空间站机械臂,机械臂拥有了非凡的灵活性与安全性,协助航天员完成两次舱外活动。机器臂预测精度达到20毫米以下,已远远超过国际空间站的机械臂。

②疫情防控期间,消毒、测温、采样等机器人火线上岗,技术突破推动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智能消毒机器人采用自主避障、语音识别等技术,其搭载的高精度测温模块运用传感技术对经过人群进行体温监测;咽拭子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定位和AI视觉分析等技术,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感染风险。


材料三

目前,很多国家已将机器人教育列为学校的科技教育课程,我国也在《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成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新亮点。某学生设计的垃圾分类机器人,只需按下电池”“废弃纸张”“过期药品等按键,还能根据人手感应,升降或开合垃圾桶盖,能够有效防止伤人事件发生……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机器人活动,对于培养造就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根据上下文,结合【材料一】中的图与文字说明的内容,在横线处补写相关信息。
(2)下列对我国机器人发展状况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甲】我国高度重视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致力于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的策源地。
【乙】咽拭子机器人用温度传感技术开展持续咽拭子采集任务,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
【丙】目前,我国机器人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青少年机器人教育活动正蓬勃发展。
(3)从上述三则材料来看,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每空限10个字以内)
2023-10-26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13. 阅读《一片枣林的召唤》,完成以下各题。

一片枣林的召唤

李登建

①一树一树的绿浪,起伏翻涌,向四野荡开,广袤的庆云平原像一片波澜壮阔的海洋。一到枣林边,你不由得怦然心动,脉管鼓胀:这片枣林里有很多几百年树龄的老树,三四百岁的顶多算是壮年汉子,五六十岁的不过是小儿童。而不论老的少的,枝干都疙疙瘩瘩,树结挨着树瘤,主干部分更是黑鳞斑驳,伤痕累累。那是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的印记——金丝小枣树每年都得开枷,树干上割一遭韭菜叶子宽、深到木质部的口子,以阻止花期养分倒流,多坐果。农谚云“芒种到,枷枣树”。这时候枣花开了,浓浓的清香飘洒在平原上,农人都舍了麦田,提着篮子,拿着刀或镰,来到枣林开枷。姑娘脖颈搭了彩色的纱巾,裙子款款地摆动;小媳妇手里牵着孩子,孩子们一见枣树就野了,爬树攀枝,疯跑打闹。

②裹着枣花香气的暖风一缕缕一缕缕吹拂着,脸庞痒痒的、酥酥的,这是平原上最轻松最惬意的时节。谁会想到枣树们在忍受割腹之痛?但一个甜蜜的约定就这样揣在了心里,和平原上质朴的庄稼人一样憨厚,从这一刻起,没白没黑、顶风冒雨向前方迸发。

③秋天,枣儿熟了,又大又密的枣儿缀满枝头,风晃不动,那纷披的枝条仿佛一挂挂金瀑,壮丽无比。哪一棵枣树不是凝紫垂丹,哪一片哪一坡不飞虹落霞?三天两头来枣园转悠、左瞅右瞧等消息的枣把式,皱纹里漾着得意,摘下一颗放进嘴里,脆脆的,甜甜的。他们一分钟也不能耽搁,但那和粗壮的手臂接在一起的长杆却不肯用力,只在树头上轻轻地抹。这亲密的接触让枣儿们大为感动,哈哈地大笑,痛快地叫喊,而成群结伙的顽皮小子则专钻草丛,在沟底栖息

④我从没见过这阵势,只恨眼睛、耳朵不够用,这里红雨阵阵

⑤我再也忘不了这片枣林,我好像它们能给予我某种感召和引领。地处渤海湾沿岸,黄河泥沙沉积,海潮退去却留下了盐碱。这块土地并不肥沃,或者说有几分贫瘠。但是,不怕干旱,碱不死,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这里生存了,一代一代繁衍生息,利器一样,猛往下扎,捧出来的却是世上少见的甘果。

⑥又一次看枣林是在冬天,这很重要,如果没见过冬天的枣树,就那么孤寂地站着,叶子凋零殆尽,自己只剩下裸露着的黑色枝桠。但是它们并没有让我们这帮前来赏景的人失望,那黑色的枝极纵横交错,如乱箭穿云,如鹿角牛犄角,倔强,刚直,傲然。在这儿,我头一回发现是那么美,它竟突破铺天盖地的的图困,跳起熊熊烈火大作品。老北风卷着雪粒呼啸而来,这是古老平原上悲壮的琴声。 般的舞蹈。等静下来,这又组成一幅简洁的版画,意境深达,是一件大作品。老北风卷着雪粒呼啸而来,这是古老平原上悲壮的琴声。

唐枣树喊我们去了,快走啊!我招呼同来的文友一来枣林是不能不瞻仰唐枣树的。这棵老枣树实际植于东晋,1680多岁,整体看树冠却依然茂盛。啊,平原上耸立着这样一棵巍峨的大树,就有了魂。你看。这棵老枣树高擎着一杆绿色的旗帜,身后集结着百万大军,正气势雄壮她向前方进发。

⑧庆云人把这棵老枣树尊为神,写进县志,为它立碑,雷打不动,早出晚归,老人都像见到亲人一样,笑哈哈地迎上前,以枣充饥;唐太宗赐给它唐枣的名字,它借漫天大雾庇护逃难的百姓;抗日战争时期,他们找不到神出鬼没打游击的八路军,气急败坏地向老枣树挥起屠刀(和所有的千年树神一样,它也有一串传说故事)……他讲得绘声绘色,唾沫乱飞﹣﹣这是一位出色的讲解员﹣﹣他还讲他亲眼见到的一幕:世纪初一年夏天,唐枣树訇然倒地,这可把人们吓坏了,都不抱什么希望了,可是它却又慢慢活了过来!﹣﹣老汉一边比划一边说

⑨我围绕唐枣树转了一遭又一遭,不愿离去。唐枣树始终沉默不语,神态安详。这是一位饱经沧桑、阅尽人间的圣哲,里面包含了很多智慧,我想从中读出一点什么,在它的绿荫下站一站,那种踏实、安恬、幸福的体验也叫人难以忘怀。

(有删改)


(1)文章首先叙述______________的情景,接着描写_____________的画面,而后描写_______________的景象,最后记述瞻仰唐枣树的见闻与感受。
(2)文章第③段和第⑥段对枣林的描写生动形象,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这两段中的一处语句 记述进行赏析。
(3)文章⑦﹣⑨段,主要记述作者一行人瞻仰唐枣树的所见所闻与所感。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谈谈这三段文字对表现文章主题有什么作用。
2023-10-20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4. 平凡岁月,微光皆暖,人间寻常,一声叮咛,一个拥抱……如同一点微光,让我们坚定目标继续前行。请你以“前行路上的微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
2023-10-20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2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50.65词语  标点符号  图文转换  文学常识综合  易误读常见字  常见易错字  书法字体识别、鉴赏   意见建议
二、名句名篇默写
6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诗歌鉴赏
7-80.65李白(701-762)  诗
四、文言文阅读
90.65人物传记类  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100.65人物传记类  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五、名著阅读
110.65《艾青诗选》
六、现代文阅读
120.65非连续性文本
130.65记叙文
七、作文
14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