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2 题号:20453291
阅读甲、乙文段,回答以下各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横无际涯,朝晖夕阴,[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樯倾楫摧,薄暮冥冥,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静影沉璧,渔歌互答,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B]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郑燮,号板桥,乾隆元年进士。知范县,爱民如子,绝苞苴。公余辄与文士觞咏,有忘其为长吏者。调潍县,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贷,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上宪嘉其能。秋又歉,捐廉代输,去任之日,悉取券焚之。潍人戴德,为立祠。燮有奇才,性旷达,不拘小节;于民事则纤悉必周。尝夜出,闻书声出茅屋,询知韩生梦周,贫家子也,给薪水助之。韩成进士,有知己之感焉。官东省先后十二载,无留牍,亦无冤民。乞休归,囊橐萧然,卖书画以自给。

(节选自《清史稿•郑燮传》,有删改)


注:①[苞苴(bāo jū)]馈赠和贿赂。②[谴]降罪。③[嘉]赞赏。④[捐廉代输]拿出自己的养廉钱替老百姓交赋税。⑤[乞休]自请辞去官职。⑥[囊橐(nán gtuó)]口袋。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连月不       仓赈贷
B.国怀乡       停数日,辞
C.而长烟一空       阻之
D.不物喜       醒能述文者
(2)翻译甲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翻译:这就是岳阳楼的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很详尽了。
理解:作者之所以要交代前人对岳阳楼的壮丽景象描述得很详尽,是为了后文转写“迁客骚人”因景而产生的“览物之情”。
[B]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理解: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因当今时代没有与自己志同道合之人而倍感孤独忧愤,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3)“先忧后乐”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境界的最高写照,熔铸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结合乙文内容,简要说明“先忧后乐”在郑燮身上的表现。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钟离意,字于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侯霸,曰:“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

后除瑕丘令。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趾太中张恢,坐臧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薄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选自《后汉书·钟离意传》,有改动)

[注1①部:总领,统帅。②徒:囚徒。③移:递送文书。④掾:属官:属员。⑤坐臧:犯了贪赃罪。⑥班: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太守甚之/哉,回也。
B.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C.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良吏也/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D.帝怪而问其/而两狼之并驱如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意得珠玑,悉委地而不拜赐
A.则凡可得生者何不用也。
B.俯身倾耳请。
C.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D.皆美于徐公。
3.翻译下列句子
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4.光武帝为什么称钟离意“仁于用心”(请用原文回答)?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钟离意还具有怎样的品质?
2019-06-04更新 | 10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陈尧咨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伎:同“技”。④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以为神B.及守荆/南回
C.荆南/当要冲D.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善(        )       (2)及(        )   (3)汝(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2)岂汝先人志邪?
4.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要“杖之,碎其金鱼”?
2020-08-24更新 | 8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莫敢违。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近城有鹅鸭池,愬令惊之以混军声。四鼓,愬至城下,无一人知者。李佑、李忠义钁其城为坎以先登,壮士从之。守城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使击柝如故。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鸡鸣雪止,愬入居元济外宅。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元济尚寝,笑曰:“俘囚为盗耳!晓当尽戮之。”又有告者曰:“城陷矣!”……愬遣李进诚攻牙城,毁其外门,得甲库,取器械。烧其南门,民争负薪刍助之,城上矢如猬毛。门坏,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愬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节选自《李愬雪夜入蔡州》)

【注】①愬:李愬,带领部队夜袭的首领。②钁(jué):钁头,一种掘土农具,这里是挖的意思。③击柝者:打更的人。④元济:吴元济,叛军头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愬令之以混军声(使……惊惧)
B.使击柝如(原来)
C.民争薪刍助之(背)
D.进诚而下之(梯子)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有两种意见,你赞同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A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
B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城中皆不之觉。
(2)愬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4.李愬偷袭蔡州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请结合选文,分点简要概括其中的原因。
5.参考示例,给“杀之,留击柝者”一句中加点的“尽”和“而”作批注。

【示例】人马冻死者望:“相”,此处意为“互相”“交相”,写出了人马冻死之多,随处可见,极言气候之恶劣,正是敌人不备之时,夜袭的有利时机。

2018-05-24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