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山水游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20951051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游东坡[南宋]

陆游

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①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④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至东坡则地势平开豁(     )                 ②正与雪堂相直(     )
(2)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____________”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_____________之情。
【知识点】 山水游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解衣(     )     (2)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3)相与步于中庭(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B.文章前三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D.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2021-03-09更新 | 16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年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沿阻绝   顺流而下B.乘御风   飞奔的马
C.清峻茂   茂盛D.引凄异     连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疾也                      刀劈狼首
B.间千二百里               未复有能与奇者
C.两狼之并驱如故        博学笃志
D.春冬                      以我酌酒知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②段主要是正面描写了夏日三峡的水流湍急,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C.第③段“素湍绿潭”中“绿”既写出潭水之深,又写出了潭水之静。
D.结尾写渔人歌谣,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落。
2021-02-20更新 | 23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渔人甚   (     )          (2)阡陌交通(     )
(3)便还家       (     )          (4)处处(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围绕线索写了哪些事?
4.除《桃花源记》外,我们本学期还学习了《小石潭记》《核舟记》,请根据这三篇文章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文章题目体裁写作侧重载 体     
《桃花源记》记事桃花源B:
《小石潭记》记游小石潭C:
《核舟记》A:核舟赞叹古代艺人的精湛技艺

2023-04-17更新 | 1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