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山水游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 题号:21058519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之者谁                    有仙则
B.云归而岩穴             目似,意暇甚
C.四之景不同             花溅泪
D.太守而宾客从也       来见天子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B.作者写“宴酣之乐”,反衬了政治清明的社会现实,表达出“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文意又深了一层。
C.文章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作者将描写、叙事、抒情和议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全文的主旨。
D.本文大量运用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同时,全文用了21个“也”字和25个“而”字,增添了散文的韵味,读来摇曳生姿。
【知识点】 山水游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增其旧
2)朝夕阴
3)日星隐
4酒临风
5)不可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3.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2020-12-12更新 | 10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文言文阅读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幻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香炉,排拆水面,林木历历可数。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2)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然其束发登朝,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

(节选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注】①委:水流所聚,汇集。②练:白色丝绢。③愀然:形容神色严肃或不愉快。④泫然:水滴下的样子,多指流泪。⑤束发:年纪轻。⑥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至若春和明(日光)B.沙鸥翔(停息)
C.得山而也(美丽)D.左迁此地(升职,升迁)
2.下列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愀然               穷其吞吐之幻态
B.故楼               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
C.碧万顷               而或长烟
D.喜洋洋者矣          所以奇也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描写的是洞庭湖的昼夜之美景,乙文第二段描写的是洞庭湖一日之中的不同景象。
B.甲文中“把酒临风”与乙文中“取酒共酌”两句,都是古代文人借酒释怀的真实写照。
C.乙文描写岳阳楼耸立于洞庭湖中央,楼前正对着君山,楼的景观因水而雄壮,因山而美丽。
D.乙文作者游岳阳楼时的心情因为是眼前景物不同,触发内心情感而变化的。
4.翻译甲、乙两文中画横线句子。
5.乙文作者为什么认为滕子京不该靠着岳阳楼栏杆大哭?用自己的话回答。
2022-01-24更新 | 6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1)非亭午夜分
(2)虽乘御风
(3)哀转久                         
(4)渔者歌曰
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春冬时 则以钳搏B.不疾也 贻金钗
C.则湍绿潭 又留蚊于帐中D.王命急宣 则千或百果然鹤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016-11-18更新 | 3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