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山水游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21121532
阅读下面两篇古文,回答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吴均)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晓雾将                       ________________
(2)未复有能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
(3)猛浪若                       ________________
(4)横柯上蔽                       横柯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甲】乙】两文都写到猿,【甲】文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是为了渲染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氛;
【乙】文中“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是为了从听觉的角度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
4.情由心生,自然景物往往会触动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说说在看到优美的自然景物时,【甲】【乙】两文的作者分别有怎样的感觉?透露出怎样的心境?
【知识点】 山水游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两篇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水经注校证》)

文本二

路口至双溪桥,乱石如屏簇,有两山相对,各有一溪出焉,并流至桥下。石堑深数十丈,窈然沉碧,飞湍雪,奔出桥外则入岭蔚中。可数十步,两溪合为一,以投大壑,渊渟凝湛,散为溪滩。滩中悉是五色及白质青章石子,水色曲尘,与石色相得,如铺翠锦,非摹写可具。朝日照之,则有光彩发溪上,倒射岩壑。

(节选自范成大《峨眉山行记》,有删减)


【注释】①岭蔚:高大的山岭。②渊渟凝湛:潭水积聚,深湛清澈。③曲尘:淡黄色。
1.下列对两个文本加点词语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天蔽日”中的“隐”是“遮蔽”的意思,写出了高大巍峨、遮蔽天日的特点。
B.“虽乘奔御风”中的“虽”是“即使”之意,从侧面写出三峡夏季水流速度快的特点。
C.“哀转久绝”中的“哀转”指猿猴叫声凄凉婉转,渲染了秋天肃杀凄清的特点。
D.“飞湍喷雪”中的“喷”有“喷射”之意,写出飞流喷涌而下的急速和落差大。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文本一第三段是如何写出春冬之时三峡的美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4.两篇文本都写了水,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所不同?
2023-08-26更新 | 23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龙山雪

张岱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待。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芥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注释】①霁:雨后或雪后转睛。②李芥(jiè)等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③呆白:苍白。④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⑤欱(hē):同“喝”。
1.请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2处)
晚 霁余 登 龙 山 坐 上 城 隍 庙 山 门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湖中人鸟声俱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
B.金陵人,客此                 不知木兰女郎
C.上下一                           余强饮三大而别
D.是日定矣                       有痴似相公者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4.张岱以清淡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在贫困衰败中固守一份对故国的“痴”。对于张岱湖心亭看雪,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应如何理解张岱的“痴”,他的“痴”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甲】文内容概括说明。
2023-06-10更新 | 13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云归而岩穴   暝:______
②树林阴   翳:______
读书,不求甚解   好:______
④不风日   蔽: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3.【甲】文第④段说:“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你认为太守是因什么而“乐”呢?
4.【甲】【乙】两文都写到“醉”,五柳先生“期在必醉”,欧阳修“醉能同其乐”,两文的“醉”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2022-12-09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