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山水游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21456647
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节选自秦观《龙井题名记》)


[注]①霁:雨过天晴。②参寥:法号道潜,自号参寥子,有诗名,与下文辩才都是苏轼好友。③殆:大概。④辨才:法号元静,曾在灵隐山天竺寺讲经。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从________   ②自________   ③明日________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②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3.作为山水游记,本文对景物的观察与描绘非常细致,创造了清幽的气氛,试选择文中句子简要分析。
【知识点】 山水游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各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____          (2)相步于中庭相       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4.“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2023-10-26更新 | 8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泉水____
2)晓雾将____
3)未复有能其奇者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9-11-13更新 | 9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甲)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乙)

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身已终矣,而后世化之如神,其人事审也。

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殁于干隧也。


【注释】①君民:统治百姓。②审:弄明白。③罢:同“疲”,疲乏。④殁:死。⑤干隧: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予求古仁人之心
异二者之为
③恣则
④上下
(2)下列选项中,与“而后世化之如神”的“而”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B.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C.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D.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独以亡,何故?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选文通过魏武侯与李克的对话,阐述了怎样的治国之道?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2022-11-30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