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215511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春天的消息

王金保

①春的消息,是草根按捺不住,最先透露给人们的。山坡洼里,山石、土、野草们,浑身都暖洋洋的。

土,已经醒过来了,松活一下身子,打开所有的毛孔,嗅着那久违的气息。那些血液一般珍贵的水分也不再矜持,期待着新生命来亲近它们。一阵踢踏的脚步,踩在土地的痒处,是一位勤劳的乡亲,扛着镐头,走进田塍。一只狗,摇摇尾巴,往前撒欢似的跑几步,又停下来凝望。

③野花紫色的花瓣伸展开,露出嫩黄的蕊,点亮了山野。一丛丛,一簇簇,让人不由得生出好多欢喜。采上几朵,珍爱地插到花瓶里,摆到案头,春天就到家了。

④春天的消息藏不住,一点风吹草动,像赶赴盛会,花啊草啊树啊,都攒足了劲儿地活跃起来。偏偏又下了一场小雨。

⑤风,早就柔柔的了,细品一下,是否掺和了花草的气息?不经意一抬头,街边的垂柳,那枝条也柔柔的,在风里窈窕着。那筋脉红润润的,那柳芽胀鼓鼓的,满怀着心事,酝酿着绽放。广场上的风筝似乎总在嗔怨那条细线的束缚,这么好的天,能够和白云一起自由游弋该多好!可孩子们不懂它的心思,只顾跑着跳着笑着,一张张红脸蛋也花儿似的。老人们刚换掉棉衣,三三两两有说有笑,伸展伸展手臂,活动活动筋骨。同样是这个广场,在春天里却呈现着不一样的风致。

⑥乡村和山野,无边的风月,对喜欢踏青游春的人们来说永远是无尽的魅惑。

⑦清澈的溪水边,崖畔上,山腰间,淡紫的,粉红的,丛丛的野杜鹃开得热烈,宛若仙子无意间遗落的红绡。

⑧这里有个叫花院的地方,开满了春花。满山满谷满院子的梨花、杏花、桃花。这里是纯洁如玉的白,大朵大朵的白,一片醉人的香雪海!那里又是妩媚动心的红,一串串一团团的红,千树万树织锦绣!浓郁的花香中,又有香喷喷的山野菜、农家饭的味道,那是热情的乡亲在招待远方的宾朋。

⑨建设工地上,机器马达声又兴奋地响起来,仿佛攒足了力气;高空塔吊伸展着长长的手臂,似乎有揽尽春色的野心;高高的脚手架上,南方来的钢筋工小伙,身上宛如还披着油菜花的梦语,手搭凉棚,家,实际上并不遥远!大田的农事有条不紊。赶紧播种吧,好日子是从耕田稼穑开始的。

⑩属于我们的春天,总会如期而至的!听,鸟儿也在催促我们,布谷,布谷!

1.“可孩子们不懂它的心思,只顾跑着跳着笑着,一张张红脸蛋也花儿似的。”说说“它的心思”具体指代什么?
2.请品析文中画线句的妙处。
土,已经醒过来了,松活一下身子,打开所有的毛孔,嗅着那久违的气息。
3.“属于我们的春天,总会如期而至的!听,鸟儿也在催促我们,布谷,布谷!”这句话道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春天的消息,是草根由枯黄变成绿色,最先透露给人们的。
B.第④段中“偏偏又下了一场小雨”赞美了春雨应时而降、滋润万物的特点。
C.第⑤段中写到了垂柳和风筝,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现春天景色的优美。
D.第⑧段主要从视觉角度描绘花院中各种花开得艳,色彩斑斓,也从嗅觉角度描绘了花之香。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qiàn)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xiāo)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越(zhuō)               补(xiào)                              
B.越(zhuó)               补(jiào)                              
C.越(zhuó)               补(xiào)                              
D.越(zhuō)               补(jiào)                              
2.对文中画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仰之高:弥,更加。
B.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C.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D.尽心血:冲刷。
3.在文段三处口中依次填入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B.”。              。”
C.。”              。”
D.”。              ”。
4.下列选项中短语的结构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A.志趣正浓       众物腾怨
B.望闻问切       心会神凝
C.寻求宝藏       零乱不堪
D.深刻印象       炯炯目光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闻一多先生做学问时刻苦钻研并以此为乐的精神。
B.“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一句,将我们“衰微的民族”比作病人,赞颂了闻一多先生以文化来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C.“深(xiāo)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把“灯火”比作“伴侣”,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深夜与灯光作伴,全力进行学术研究的情景,突出了他忧国忧民的精神。
D.“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一句,将“小楷”比作“蚂蚁”,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精神。
2018-09-23更新 | 23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幸会,妈妈

①我们小时候爱吃手指,把手指甲都啃坏了。妈妈就给我和哥哥在胸前吊了一粒甘草片。因为甘草片比手指头好吃,我们就不吃手指头了。

②我4岁的时候,看到其他小孩子在高楼外的屋檐上追跑嬉闹,也想跟上去。妈妈没有打我骂我,而是去买了一个大西瓜,带我们站到那个楼顶上,瞅着下面没人,把西瓜扔了下去,然后说:“你们看,摔下去就是这个样子!”

③还有一次,在家里看电视剧《哪吒闹海》,看到哪吒自杀的时候,我一边伤心地大哭,一边去上学。走出好远,后边远远传来妈妈的声音,她边喊边跑:“哪吒没有死——被他师父救活了——不要哭了!”她起码追了200米。

④我上初中的时候收到了情书,非常忧心,试探地拿给妈妈看。妈妈仔细地看完,然后笑眯眯地叠起来还给我,说:“青春真好,还有人给你写这样的信。”我后来听说很多女孩子不再对妈妈说心事,就是从第一封类似的书信开始的。而我却松了一口气,好像今后没有什么事不能和妈妈说的了。

⑤但我们之间也不都是美好时光。青春叛逆期,我也跟她吵过,说:“等我长大了,还了你们的钱,我就再也不欠你们的了!”妈妈沉默良久,叹了口气,说:“我们大人有时也心情不好,你看看《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总是逗阿玛高兴,你就不能也哄哄我吗?”

⑥小时候上学,爸妈很少接送我,下雨也一样。家里的伞都是长柄的大黑伞,我个子矮,不喜欢带大黑伞,所以经常淋雨。过了十几年,我随便抱怨了一下这件事,妈妈后来几次跟我说:“那时候我怎么就那么蠢,不知道给你买一把小伞呢?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你要原谅我们啊。”又一次回家,她给我买了一把最轻便的小花伞。那时我已经30岁了。

⑦后来爸爸病倒了,她去陪护,不眠不休的40天,她竟然还胖了些。她说虽然没有怎么睡觉,但爸爸吃剩的东西,她都搅一搅全部吃掉了。情绪上受不了的时候,自己跑到厕所里哭一场。爸爸还是走了。她规定自己每天只准痛哭一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要振作起来。她说:“要疯掉还不容易?可我疯了,我那两个孩子怎么办?”

⑧命运是猜不透的。爸爸去世仅一年,我刚上大学,却突然得了一种怪病。等她走进我的宿舍,我已经躺在床上不能动了。是她背着我,一家一家的医院去看。当时在北京看病太难了,每次排队要排四五个小时。我想,妈妈的心该被烧焦了吧?稍有闲暇,她就摸着我因为打了好多针而布满淤青的手,说:“不知道有没有哪个神仙,把你的病摘下来放在我的身上?”

⑨在北京治疗了三个月,医生都说住院没有意义了。但妈妈心不死,她照样背着我,到处寻访偏方和疗法。稍有希望,就专程撵了去。最后,她竟然自己研究医书,自己开药试针。她甚至琢磨出一套按摩手法,能准确地摸索出我任何地方的疼痛,最后对症下药。半年后,我站起来了,居然回到北京继续上学。

⑩又是几年过去了,我们家一切都好起来了。今年3月,妈妈到厦门来看我,我们去海边散步。妈妈笑着说,她以前不是很会走路,现在腿脚不如以前了,反而领悟到一些道理,变得很会走路了。她说:“走路要把手甩开,专心致志,不要突然变快,也不要突然变慢。人的一生也要这样,一脚一脚地走,走多远,也不会累着。”

⑪我看到她平静地望着远方,脚步均匀地走着,全身显出协调而动人的姿态。我突然涌出一股热泪,一句一直想对她说却老是不知怎么说的话喷薄而出:“幸会,妈妈!”

(原载《青年文摘》,有删节)

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情节妈妈的心理或表现
“我”上初中的时候仔细地,笑眯眯地
青春叛逆期我和妈妈争吵
“我”上大学生病焦急
今年3月海边散步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1)走路要把手甩开,专心致志,不要突然变快,也不要突然变慢。人的一生也要这样,一脚一脚地走,走多远,也不会累着。(从修辞角度赏析)
(2)最后,她竟然自己研究医书,自己开药试针。她甚至琢磨出一套按摩手法,能准确地摸索出我任何地方的疼痛,最后对症下药。(从加点词语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
3.文章以“幸会,妈妈”为题,请体会其深刻内涵和作用。
4.文中“妈妈”教女有方,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智慧型父母”的看法或感受。
链接材料:

小凡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最近,妈妈发现她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很着急,于是就暗中观察她,甚至翻看她的日记本,发现小凡和一个叫大刚的男孩来往密切。妈妈大发雷霆,把小凡一顿臭骂,还告到班主任那里,让班主任帮着分开他们。她还每天专门到校接送小凡,防止小凡和大刚接触。没有想到的是,妈妈的做法让小凡极为反感,干脆和妈妈“冷战”起来。对妈妈的关心他不理不睬,妈妈非常难过。

2024-01-31更新 | 4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⑧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⑨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⑩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选文部分“我”的心理活动是发展变化的,试写出其变化轨迹。
不抱任何希望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
2.阿长买的书刻印十分粗拙,可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0-10-12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