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北 七年级 期末 2024-01-21 9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1.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走进故事的长廊,总有些人或事让我们深受触动:白求恩对人民的热,牧羊人不计chóu劳的无私……此外,动物学家看似怪dàn不经的实验行为让我们忍俊不,女娲造人的神话让我们惊叹不已,穿井得一人的谣言引人深思。奇妙神话,开启想象;通俗寓言,启迪人生……万千优秀作品汇集,化成我们阅读路上的点点星光。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chóu( )       ②怪dàn(     )不经   ③热(     )   ④忍俊不(     )
(2)下列词语和语境中的画线词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A.大吃一惊B.骇人听闻C.叹为观止D.目瞪口呆
(3)“女娲造人”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请你再写出两个你熟悉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名字。
2023-08-05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容易(0.94)
真题
2. 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读书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人格的修炼,内心的历练。所以,爱读书的人,说话有,掷地有声;为人有,豁达淡泊;生命有,深远厚重。恰如季羡林先生所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A.质量          B.分量             C.雅量
2013-01-22更新 | 1048次组卷 | 7卷引用: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宁波卷)语文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3. 综合性学习。
进入初中,意味着我们的人生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走进新的校园,认识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要知道,与人交往,结交朋友,是需要真诚与爱心的。大家不妨来参加“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下面有关交友的成语与描述的情境对应正确的一项组合是(     
①一见如故:李玲与苗嘉瑜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②情同手足:李钟与刘峰有共同语言,平时关系亲密,没有隔阂。
③亲密无间:李梅梅和刘丽玲都喜欢古筝,彼此是知己或知音。
④忘年之交:五十多岁的李老师与李佳茹同学都喜欢《宋史》,他们一有空就凑在一起讨论。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

(2)设计“有朋自远方来”语文学习活动环节。要求:贴近生活,切实可行。
例:举行“交友之道”故事分享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统计图反映的情况,提出两条倡议,与好友分享。
2024-01-2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4.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品读诗文,泛舟书海,我们可以跟随古人的足迹去旅行。读《峨眉山月歌》,跟随李白一起欣赏峨眉山下“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的江月秋景;同曹操一起“观沧海”,领略“水何澹澹,________ ”的宏伟气象;泛舟行江上,与王湾一起“次北固山下”,领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蕴含的时序变迁和新旧交替的哲理。读《____________》和诸葛亮一起勉励孩子在个人修养上“__________________,俭以养德”。

2024-01-2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5.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 _________名。
(2)欣赏上面两首古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
B.《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了惬意小景,使秋意不再那么悲凉。
C.《秋词(其一)》中,“逢秋悲寂寥”的常情与“秋日胜春朝”的新见,形成鲜明对比。
D.《秋词(其一)》中“排”是推开的意思,表现鹤振翅高飞、冲破云霄的力度和气势。

(3)诗人仅用28个字,就把几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________、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地寓于图景中,描绘出了一幅________的深秋晚景图。结尾一句则直接抒发了长期在外漂泊的游子_________的感情。
2024-01-2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箅算,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注释】①诣:到。②进火:烧火。③著箅【】:放置竹箅(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④馏:蒸饭。⑤糜:粥。⑥识:记住。⑦志:记住。⑧更相易夺:互相修整失误和遗漏。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去后       俱窃听
B.待久不至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子乎(《论语》)
C.相委       窃听
D.今成糜       疏食,饮水(《论语》)
7.请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两处画直线的句子。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②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9.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陈元方什么性格特点?
2023-11-04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春天的消息

王金保

①春的消息,是草根按捺不住,最先透露给人们的。山坡洼里,山石、土、野草们,浑身都暖洋洋的。

土,已经醒过来了,松活一下身子,打开所有的毛孔,嗅着那久违的气息。那些血液一般珍贵的水分也不再矜持,期待着新生命来亲近它们。一阵踢踏的脚步,踩在土地的痒处,是一位勤劳的乡亲,扛着镐头,走进田塍。一只狗,摇摇尾巴,往前撒欢似的跑几步,又停下来凝望。

③野花紫色的花瓣伸展开,露出嫩黄的蕊,点亮了山野。一丛丛,一簇簇,让人不由得生出好多欢喜。采上几朵,珍爱地插到花瓶里,摆到案头,春天就到家了。

④春天的消息藏不住,一点风吹草动,像赶赴盛会,花啊草啊树啊,都攒足了劲儿地活跃起来。偏偏又下了一场小雨。

⑤风,早就柔柔的了,细品一下,是否掺和了花草的气息?不经意一抬头,街边的垂柳,那枝条也柔柔的,在风里窈窕着。那筋脉红润润的,那柳芽胀鼓鼓的,满怀着心事,酝酿着绽放。广场上的风筝似乎总在嗔怨那条细线的束缚,这么好的天,能够和白云一起自由游弋该多好!可孩子们不懂它的心思,只顾跑着跳着笑着,一张张红脸蛋也花儿似的。老人们刚换掉棉衣,三三两两有说有笑,伸展伸展手臂,活动活动筋骨。同样是这个广场,在春天里却呈现着不一样的风致。

⑥乡村和山野,无边的风月,对喜欢踏青游春的人们来说永远是无尽的魅惑。

⑦清澈的溪水边,崖畔上,山腰间,淡紫的,粉红的,丛丛的野杜鹃开得热烈,宛若仙子无意间遗落的红绡。

⑧这里有个叫花院的地方,开满了春花。满山满谷满院子的梨花、杏花、桃花。这里是纯洁如玉的白,大朵大朵的白,一片醉人的香雪海!那里又是妩媚动心的红,一串串一团团的红,千树万树织锦绣!浓郁的花香中,又有香喷喷的山野菜、农家饭的味道,那是热情的乡亲在招待远方的宾朋。

⑨建设工地上,机器马达声又兴奋地响起来,仿佛攒足了力气;高空塔吊伸展着长长的手臂,似乎有揽尽春色的野心;高高的脚手架上,南方来的钢筋工小伙,身上宛如还披着油菜花的梦语,手搭凉棚,家,实际上并不遥远!大田的农事有条不紊。赶紧播种吧,好日子是从耕田稼穑开始的。

⑩属于我们的春天,总会如期而至的!听,鸟儿也在催促我们,布谷,布谷!

10.“可孩子们不懂它的心思,只顾跑着跳着笑着,一张张红脸蛋也花儿似的。”说说“它的心思”具体指代什么?
11.请品析文中画线句的妙处。
土,已经醒过来了,松活一下身子,打开所有的毛孔,嗅着那久违的气息。
12.“属于我们的春天,总会如期而至的!听,鸟儿也在催促我们,布谷,布谷!”这句话道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春天的消息,是草根由枯黄变成绿色,最先透露给人们的。
B.第④段中“偏偏又下了一场小雨”赞美了春雨应时而降、滋润万物的特点。
C.第⑤段中写到了垂柳和风筝,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现春天景色的优美。
D.第⑧段主要从视觉角度描绘花院中各种花开得艳,色彩斑斓,也从嗅觉角度描绘了花之香。
2024-01-2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快递里的深情

①自从故乡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差五就会给在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起初,父亲听说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思想保守的他,最怕接触新鲜事物。他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银行卡里的养老钱捣鼓没了,所以给他买的智能手机,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②父亲的忧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热情,每次收到取件短信后,他都不得不硬着头皮开着电动三轮车,去距家4公里的集镇上取件。一段时间过后,取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奥繁琐,以至再收到取件短信时,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而快递,也成了我们父子之间紧密的温情纽带。

③一个平淡无奇的周末,我打电话告诉父亲,我准备再给家里邮寄一点东西回去。父亲忙不迭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我说东西都已经打包,明早就能发出。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不再做无谓的争辩了。他放低声音问我这回又寄了什么,我说有给奶奶的保健品,给他的茶叶,给小侄女、小侄子的烧鸡,还有一些山野干货。

④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出其不意地给家里寄东西,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我训斥一番,且每次训斥的时长都在一刻钟以上。父亲的训斥蕴含着一个规律———先是将我得狗血喷头,后又对我关怀备至。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都会心花怒放,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的自豪感。而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听到父亲声嘶力竭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康健,精气神依旧十足。

⑤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件发自老家的快递,拆开一看,顿时泪奔———里面是一双父亲做的布鞋。这也是他老人家给我寄的第一件快递。我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父亲的视力虽大不如前,体力也每况愈下,但针线活的功夫依旧不减当年。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

⑥渐渐地感受到了快递带给生活的便利后,父亲也开始频繁地给我邮寄东西,只是他寄的物品大都非常经济实惠。比如,春天,寄瓜果和蔬菜;秋天,寄玉米和黄豆;冬天,寄土豆和红薯。自家地里一年四季产的粮油果蔬,他都会第一时间给我寄来让我尝鲜,以至后来他每次给我打电话的结束语,都变成了缺啥少啥和我说,我给你用快递寄过去

⑦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时空的距离。我们频繁给对方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真正所需之物,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期盼、祝福和牵念。在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看着父亲寄来的包裹泣不成声,但我希望父亲不要像我这样伤感。我期盼自己寄出去的每一份快递,都是一剂纾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药,更祈愿这一份份蕴含在快递里的绵绵真情,会馨香恒远、历久弥坚。

14.梳理选文中父亲面对“取件短信”时的情感变化,每空用四个字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再惧怕→______________
15.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怒火中烧,将“我”“训斥”一番,“我”为什么还会心花怒放?
16.联系上下文,揣摩第⑤段加线句中“捧”字能不能改成“拎”,为什么?
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
17.结合全文,说说文章题目“快递里的深情”有什么妙处。

八、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8. 阅读下面名著语段,回答问题。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

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1)文段选自___________ (书名),作者鲁迅。
(2)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相关篇目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琐记》重点回忆了鲁迅先生小时候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经过,批判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B.《狗·猫·鼠》一文,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之情。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叙了鲁迅先生小时候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枯燥乏味的生活。
D.《藤野先生》一文记叙了藤野先生为鲁迅修改解剖图,询问中国妇女裹脚事宜,歌颂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品格。
2024-01-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9. 根据要求作文

地球上的生灵中,唯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建和平,他人的微笑带来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


以“在微笑中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③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不少于600字;⑥不得抄袭。
2024-01-2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语言表达
1
综合性学习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65字音  字形  成语和熟语  文化常识综合
二、语言表达
20.94词义辨析
三、综合性学习
30.65成语和熟语  图表类  意见建议  活动设计
四、名句名篇默写
4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五、诗歌鉴赏
50.65诗歌鉴赏
六、文言文阅读
6-90.65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10-130.65散文
14-170.65散文
八、名著阅读
180.65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九、作文
19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