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安徽 七年级 期末 2024-02-14 10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容易(0.94)
1. 理解性默写。
文人笔下,自然风光,情意绵绵。“日月之行,若出其中;(1)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借景抒情,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宏大的抱负;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用“(2)____________________”,把客居的寂寞转化为重逢的希冀,抒发相思之苦:“(3)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杜甫在江南和李龟年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天净沙·秋思》中“(4)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见游子漂泊在外的孤寂愁苦;“(5)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谭嗣同面对奔腾壮阔的黄河仍嫌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2024-02-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2.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走进故事的长廊,总有些人或事让我们深受触动:白求恩对人民的热,牧羊人不计chóu劳的无私……此外,动物学家看似怪dàn不经的实验行为让我们忍俊不,女娲造人的神话让我们惊叹不已,穿井得一人的谣言引人深思。奇妙神话,开启想象;通俗寓言,启迪人生……万千优秀作品汇集,化成我们阅读路上的点点星光。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chóu( )       ②怪dàn(     )不经   ③热(     )   ④忍俊不(     )
(2)下列词语和语境中的画线词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A.大吃一惊B.骇人听闻C.叹为观止D.目瞪口呆
(3)“女娲造人”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请你再写出两个你熟悉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名字。
2023-08-05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3.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像。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作‘白骨夫人’。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

【二】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八戒慌了,道:哥哥,不停当!这一钻在火里,莫想得活。把老猪弄作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快走,快走!说声走,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涧去了。

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这火乃是妖魔修炼成三昧真火。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那妖精在门首,看得明白,他见行者走了,却才收了火具,帅群妖,转于洞内,闭了石门,以为得胜,着小的排宴奏乐、欢笑不题。


(1)《西游记》作者是___________,材料【一】讲述了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是___________
(2)材料【一】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个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
(3)把材料【一】中画横线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
(4)请结合原著回答:材料【二】中“妖精”最终结局如何?这件事给师徒四人取经路上埋下了怎样的隐患?
2024-02-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4. 光明中学为了庆祝元旦,校团委在七年级开设“诵读中华经典,共铸中国梦想”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活动前,校团委拟写了一则通知,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忙检查。

通知


亲爱的同学们: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广大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学校决定12月27日举行一场以诵读中华经典,共铸中国梦想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题材不限,请大家积极报名参赛。如有问题,请及时垂问!

2023年12月20日

校团委


(1)这则通知格式不正确,找出并修改。
(2)这则通知信息不完整,请你补充完整。
(3)有处谦敬辞使用不当,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4)活动结束后,学校为同学颁发纪念品。纪念品是以《观沧海》为题材的书法书签,对书签中所使用的书体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第一张                 第二张            第三张            第四张
A.第一张书签中的字体是楷书,端正大气。
B.第二张书签中的字体是行书,线条流动。
C.第三张书签中的字体是草书,潇洒飘逸。
D.第四张书签中的字体是篆书,古朴典雅。
2024-02-0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铸剑擎盾”的“中国脊梁”

衡玉坤

①2023年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为我国航天事业隐姓埋名60个春秋,被称为“中国脊梁”英雄的名字,被人们广为传诵。

②他就是我国导弹总指挥设计师之一沈忠芳。

③童年的记忆里,同胞离乡背井、家破人亡的惨烈景象使他深恶痛绝,一颗报效祖国、驱逐侵略者的种子深深地埋进了他的心中。高中毕业,成绩优异的沈忠芳不忘初心、牢记历史,毅然决然填报了北京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亲手设计制造的飞机翱翔蓝天,守卫祖国的领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在飞行器设计专业学习上刻苦钻研基础理论知识,在空气动力、自动控制等方面攻坚克难,不断创新实践,与同学们同心合力将我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送上蓝天,完成了毕业设计和儿时的梦想。此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防力量薄弱。美国U——2高空侦察机肆无忌惮,频繁侵入我国领空搜索情报。我国传统的防空高炮和飞机对2.1万米高空中的U——2束手无策,研制地空导弹系统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正上大四的沈忠芳得知这一消息义愤填膺,强烈要求到新成立的导弹专业学习。毕业后,他凭着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国防部从事导弹研究工作,开始了为国“铸剑擎盾”的事业。

④沈忠芳和战友们在没有参考资料,没有专业技术人才和资金储备,国外势力层层封锁的情况下迎难而上。他们不分白天黑夜查资料,夜以继日画图纸,从千头万绪的设计方案中,逐步攻克了防空导弹技术的难题,横空出世的“红旗一号”地空导弹一举将不可一世的U——2击得粉碎。

⑤但U——2不甘心失败,加装了电子侦查接收报警系统后再次侵入我国领空。一旦识别出我方雷达信号,U——2就会立即逃之夭夭。面对狡猾的敌人,沈忠芳和科研团队集思广益,针对U——2的特性和要害部位,进行弹道、导弹稳定性制导精度和杀伤概率分析后,很快开发出了一套克敌制胜的反机动系统。

⑥当U——2再次大摇大摆侵入我国领空,压缩制导雷达开机距离和发弹距离的“近快战法”早已严阵以待,再次将U——2击得粉碎。从此.敌机再不敢恣意妄为前来窥探了。

⑦实践证明,敌人并不是坚不可摧。沈忠芳和战友们乘胜追击,加入了FJ型号方案的论证和研制工作后,他将研究方向瞄准国际先进市场,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在导弹发射失利的风口浪尖上,他逆流而上,潜心钻研,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但彻底解决了导弹发动机的问题,而月还创造性地给导弹穿上了一层隔热防火服。

⑧这样,在降低发动机飞行高温的同时,还降低了弹体的温度,并取得了从单独型号到多款导弹研制的成功,使地地导弹和B610后续多款系列导弹完成了飞行考核,其中8项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⑨在20世纪80年代搞民营的经济大潮中,大量科技人才流失。沈忠芳在每个月工资不到100元情况下,仍然毫不动摇地站在国防战略的高度,谋发展、争速度、重质量,千方百计自筹资金400多万,使我国导弹如雨后春笋般腾空而起、拔地而起,成为世界最先进的精锐武器之一,沈忠芳被任命为第三代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型号总指挥。

⑩在60多年奋斗历程中,沈忠芳这样的科学家自始至终磨砺着国家剑与盾,心甘情愿隐姓埋名,使我国国土防空从弱到强,从近到远,打得准,防得稳,令敌人胆寒,让国人心安。

⑪2022年,沈忠芳过了脱密期,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站在颁奖台上,88岁的沈忠芳高举“感动中国”奖杯,发表获奖感言时铿锵有力地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奋斗。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期待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让我们国家的矛更锋利,盾更坚实……”

⑫铿锵的誓言,是沈忠芳等老一辈国防科技工作者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人民在新的征程上凝心聚力、共襄盛举、前赴后继、生生不息,强国建设的民族魂。

(刊载于2023.6.8,有删改)

5.通读全文,简述在开始为国“铸剑擎盾”的事业,沈忠芳都做了哪些准备?
6.请分析文章第⑩段的作用。
7.结合文章内容及下面这段材料,请你分析沈忠芳是一个怎样的人。
链接材料:

76岁时,沈忠芳自愿离开工作岗位,包括兼任的多个院校教授、顾问称号,一个不留。在他看来,“年轻人都比我们行,现在教授的水平比我高得多,先进技术掌握得比我好,我有自知之明。”他说,“我的人生格言就四句话:献身事业,淡泊名利;笑对人生,问心无愧。”

8.第⑦段画横线的“弯道超车”本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常见术语,意思是抓住弯道时其他车辆减速的机会进行超越。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简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如何做能实现“弯道超车”?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材料一】

①如今,短视频日益渗入日常生活,甚至有人认为短视频已成为视频领域的第三极,与电视台和网络视频节目成鼎足之势。虽有夸大之嫌,也足见短视频的迅猛势头。

②应该看到,无论是网络直播还是短视频,这些新业态的涌现,不仅为企业带来巨大商机,还调剂着大众生活,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新业态风生水起,风头正劲,恰可说明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充满无限生机,孕育无限可能。只要敏锐把握时代潮流,善于开疆拓土,就能在互联网蓝海中找到一席之地,同时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③由于绝大多数用户并非专业人士,所制作的短视频趋于平庸化,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走向庸俗、沦为粗俗、甘于恶俗,乃至违背公序良俗,挑战法律底线,就值得警惕了。有的用户在吸睛就是吸金的逻辑支配下,用充斥着黄赌毒的内容获得点击量;一些短视频平台奉行功利化的思维,往往放弃守土有责的责任,只讲流量罔顾正能量,片面追求日活量而忽略内容质量,甚至为了红利使出黑招。众所周知,目前有大量年轻人活跃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如果对粗俗的内容听之任之,对错误的价值观放任自流,则不仅不利于短视频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更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④因此,治理短视频乱象,监管部门重任在肩、责无旁贷。此前,国家网信办会同工信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等部门,开展网络短视频行业集中整治,为短视频行业带来了一股清风。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高传播、低门槛,这是短视频存在的特点,传播海量化、碎片化、便捷化和不可控化,更为监管带来了难度。正因此,消除短视频乱象,除了监管部门发力,也需要平台尽职,共同形成合力。

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和做人处事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总书记不久前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短视频行业,适用于短视频平台,适用于短视频制作者。推精品,出力作,以高质量的产品占领市场,以有品位的内容赢得消费者信赖,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刊载于《人民日报》,有删减)


【材料二】

(1)用户收看短视频节目的原因                                 (2)19岁及以下用户喜欢看的短视频节目类型

(选自《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报告》)


【材料三】

短视频作为科技发展的一大产物,必有它存在的道理。但对于孩子而言,过早接触这些东西,只会破坏他的成长秩序和正常规律。父母们是时候重视起来并加以引导了。无数大脑还没发育完善、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抗拒不了短视频带来的短暂快感,出现行为上瘾的症状:明明知道浪费时间,但控制不了无法自拔;明明已经不碰手机,但静下心来满脑子都是短视频画面;明明刷的时候精神百倍,但放下手机后沮丧颓废。随着孩子行为上瘾,孩子大脑中主管高级思维的前额叶功能退化,认知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也受到抑制。另外,神经心理学家指出:长时间依赖如短视频一类的娱乐活动,短时间内得到的反馈体验或网络娱乐,会改变大脑回路,逐渐使大脑习惯短期体验。从而导致一些应该慢慢来、奖励不频繁的体验和执行变得困难。孩子刷短视频时,大脑每隔几秒就有反馈,就有奖赏。而学习的体验感和刷短视频截然不同。当孩子已经习惯大脑快速奖赏的模式时,他就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也是为什么长时间沉迷短视频的孩子看不完一部电影、也很难喜欢上学习、又学不进去的最主要原因。

(摘自微信公众号《男孩派》,有删改)

9.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过一半的短视频用户收看短视频节目是为了娱乐休闲。
B.19岁及以下用户观看短视频最大可能是为了看搞笑的节目。
C.看新闻、学知识也是未成年短视频用户的重要需求。
D.19岁及以下用户对电影、游戏类短视频的喜爱程度差不多。
10.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短视频行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11.看短视频有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哪些危害?请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12.读完以上材料,小清拟写了一条“多方共管短视频,同心呵护青少年”的宣传标语。“多方共管”需要哪些部门和个人出力?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简要分析。
2024-02-0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天津某寺,鹳鸟巢于鸱尾。殿承尘上,藏大蛇如盆,每至鹳雏团翼时,辄出吞食尽。鹳悲鸣数日乃去。如是三年,人料其必不复至,次岁巢如故。约雏长成,即径去,三日始还,入巢哑哑,哺子如初。蛇又蜿蜒而上。甫近巢,两鹳惊,飞鸣哀急,直上青冥。俄闻风声蓬蓬,一瞬间天地似晦。众骇异,共视一大鸟翼蔽天日,从空疾下,骤如风雨,以爪击蛇,蛇首立堕,连催殿角数尺许,振翼而去。鹳从其后,若将送之。巢既倾,两雏俱堕,一生一死。僧取生者置钟楼上。少顷鹳返,仍就哺之,翼成而去。

(《聊斋志异·禽侠》)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其一坐于前:__________               (2)目似__________
(3)一狼其中:__________                  (4)即去:__________
14.翻译下列句子。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如是三年,人料其必不复至。
15.【乙】文前后提及两次鹳鸟的鸣叫,这两次鸣叫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乙】两文均是以动物喻人生,文中的“鹳鸟、侠鸟、狼”都既有动物特征,又有人性特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请简要概括它们身上的人性特征。
2024-02-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写作。

在半年以来的初中生活里,你一定有过不少经历。游览一处风景,就心随景动,谛听自然的呼唤;结交一个朋友,就见贤思齐,沐浴品质的芬芳;阅读一本书,就浸润其中,领悟书中的精髓;经历一次不同寻常的语文活动,就倾情投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经历一次挫折,就坦然面对,展露一种胸怀……事情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用心去做、有始有终。每经历一件事,都是一次成长。


回顾你的初中生活,请以“成长的足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除诗歌以外,文体自选。600字左右;⑵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94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二、基础知识综合
20.65字音  字形  成语和熟语  文化常识综合
三、名著阅读
30.65字形  选用、变换句式  文学常识综合
四、综合性学习
40.65通知  书法字体识别、鉴赏
五、现代文阅读
5-80.65人物传记
9-120.65非连续性文本
六、文言文阅读
13-160.65小说类对比阅读
七、作文
17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