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21693614
阅读古代诗歌,完成问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请你补全小语和小文的对话内容。
(1)小语:这首七言 _______(律诗/绝句)与其他许多写秋天的诗不同,你发现了吗?
小文:当然,刘禹锡用“____________”(用原文词句回答)形容他心中的秋日,前两句一反常情,_______(写作手法)用的妙!
(2)小语:嗯,同意!“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两句写的也精彩。小文:是的,“排”字用得好!____________________(从词语运用角度赏析整句诗)。
【知识点】 诗歌鉴赏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浣溪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下面对本词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B.本词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及物是人非之感。
C.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词人,构图优美,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惜时伤春的情怀,这是运用了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D.“小园香径独徘徊”,词人没有对上片的问题作出正面回答,而是通过“落花”和“归燕”的意象构筑一个宏阔的艺术空间,把读者带进一个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余韵悠长。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
2020-04-25更新 | 358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风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牙璋]古代发兵所用的兵符。这里指奉命出征的将帅。②[凤阙]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1.两首诗在体裁上同属于________________,前诗“临易水”引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典故。
2.两首诗展现的战地图景声色俱备,请根据要求将表格补充完整。

赏色彩之美

听雄壮之音

析手法之妙

《雁门太守行》

(1)

角声满天、鼓寒声沉,表现庄严场面

夸张,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形势危急

《从军行》

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黯然失色,烘托环境恶劣

狂风呼啸,鼓声隆隆,表现激烈场面

(2)

3.理想照亮人生,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两位诗人有何共同的人生追求。
2021-12-06更新 | 193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悟景语情思】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裴迪:王维的好友。②寒山:寒秋的山。③苍翠:青绿色。④值:遇到。⑤接舆:春秋时楚国人,好养性,假装疯狂,不出去做官,在此 以接舆比裴迪。⑥五柳:五柳先生陶渊明,这里诗人以“五柳先生“自比。
(1)以下是小星所在的学习小组对本诗的解读,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首句及二、四、六、八旬均押an韵。
B.这首诗颔联、颈联的上下句都是对仗句,符合律诗的一般要求。
C.这首诗的首联和颔联写景,颈联和尾联写人,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
D.“渡头余落日”剪取落日将与水而相切时的一瞬间,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2)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发现这首诗不仅有人、有景,还有音,非常适合拍成小视频,但在创作视频脚本时小组成员之间有争议,你同意哪个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问题不同观点
争议一首联画面拍摄的时间观点一:只在白天拍摄 观点二:只在日落时分拍摄
观点三:从下午拍到日落,展现天色由明到暗的变化过程
争议二颔联中诗人的神情观点一:落寞、感伤 观点二:安逸、闲适

争议一:我同意 _____观点,理由:_______
争议二:我同意 _____观点,理由:_______
2022-12-04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