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21819732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写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犹能免于尘世的烦扰。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悟理,诗人不光含蓄地寄托了愿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还在规劝世人。
D.这首诗前四句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写南山晚景和诗人远离尘世的无限愁绪。表现了诗人的高洁人格。
2.有同学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不符合实际,应该用“望”字。你有何看法?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诗歌鉴赏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 _______(朝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_____(人名)。
2.“吟鞭”的解释是: ________
3.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
2022-07-06更新 | 95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甲】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①此诗是诗人客居四川第五个年头所写。②梁甫吟:亦作“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用乐府旧体写边塞战争,意象新奇,设色鲜明,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爱国热情。
B.甲诗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C.乙诗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上句从时间上驰聘遐思,下句从空间上开拓视野,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D.甲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乙诗即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融自然景观、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
2.“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
3.甲、乙两诗尾联在思想感情及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试作分析。
2020-02-09更新 | 150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鹧鸪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①鹧鸪天:词牌名。此词作于建中靖国(1101年)之后,作者与丈夫赵明诚居住青州之时。他们攻读而忘名,自乐而远利,双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②“骚人”二句:“骚人”、“楚人”均指屈原。可煞:疑问词,可是。情思:情意。何事:为何。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桂花虽貌不出众,色不诱人,却秉性温雅柔和。她又将浓郁的芳香常飘人间,犹如一位隐居的君子,赢得了世人的敬佩。
B.“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李清照称桂花为中秋时节的花中之冠,可见她对梅花和菊花的厌弃。
C.李清照很为桂花抱屈,因而毫不客气地批评了先贤屈原,说他情思不足,竟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给遗漏了,实乃一大遗恨。
D.李清照的这首咏桂词一反传统,以议论入词,又托物抒怀。咏物既不乏形象,议论也能充满诗意,堪称别开生面。
2022-03-27更新 | 1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