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城厢区华林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福建 八年级 期末 2024-02-19 1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吟诵古诗文,我们从“①______,沉鳞竞跃”“大漠孤烟直,②____________”“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③______”中欣赏到不同作者笔下的夕阳西下之景;从“水皆缥碧,④______”“⑤______,不觉船移”中感受到江河湖海之水的澄碧;从“⑥______,隐天蔽日”中体会到三峡的山高岭连。
鉴赏古诗文,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说的“⑦______,⑧____________”中明白“人和”的重要性;由《雁门太守行》所言的“⑨______,⑩______”中夯实报国的壮志豪情。
2024-02-1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城厢区华林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桥,古代称为河梁,是jià在水上的行道,虽属解决交通问题的一项工程,但是聪敏的我国古代人民,总是设法把它和生活、感情、艺术结合起来,是那么富于。美丽的中国园林桥梁,形式丰富多彩,有梁式桥、拱桥、浮桥、廊桥、亭桥等,在世界建筑上绽放出一种独特光彩。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长桥卧波,陆水之间,平分秋色,增添上几许光彩。晶莹如雪的玉带桥,一亭翼然的石桥,轻轻地划破了湖面的平整,淡淡地点醒了山影的静穆,又烘托了四时佳景。江南园林之桥,以雅洁精巧取胜。玲珑空透的拱桥,崛起空间,,观赏游鳞莲菜,益得情趣。苏州拙政园是以动观为主的园林,曲桥不但使水面分隔空间,更与曲廊一样起着桥引人随的作用,其分庭妙运,思致相同。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______(A. 驾       B. 架)       ______(A. shǔ       B. zhǔ)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______(A. 诗情画意       B. 风景如画)          ______(A. 技术       B. 艺术)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桥倒影     ②则贴水而过     ③更显得山高水阔     ④而水平线条的梁板石桥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①③④②D.①②④③
2024-02-1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城厢区华林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写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犹能免于尘世的烦扰。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悟理,诗人不光含蓄地寄托了愿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还在规劝世人。
D.这首诗前四句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写南山晚景和诗人远离尘世的无限愁绪。表现了诗人的高洁人格。
4.有同学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不符合实际,应该用“望”字。你有何看法?请简要分析。
2024-02-1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城厢区华林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未可测矣;夸娥之神力,何其壮哉!倘若不收遗男之助,从智叟之辨,则居当困蒙,往必遇蹇,终为丈夫之今者移山之功既已成,河冀之地又以平,则愚公之道行

客有感而叹曰:事虽殊致,或相假。多歧在于亡羊,齐物同于指马。我修词而忘倦,彼移山之不舍

(节选自丘鸿渐《愚公移山赋》)


【注】①困蒙:困于蒙昧。②遇蹇(jiǎn):遇到艰难。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从智叟之辨       荷:______
(2)终为丈夫之       浅:______
(3)或相假       理:______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未可测矣B.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未可测矣
C.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未可测矣D.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未可/测矣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者移山之功既已成,河冀之地又以平,则愚公之道行。
(2)我修词而忘倦,彼移山之不舍。
8.支撑愚公移山的思想是什么?选文作者又是如何看待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的?请结合链接材料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024-02-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城厢区华林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