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议论说理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7 题号:2181973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未可测矣;夸娥之神力,何其壮哉!倘若不收遗男之助,从智叟之辨,则居当困蒙,往必遇蹇,终为丈夫之今者移山之功既已成,河冀之地又以平,则愚公之道行

客有感而叹曰:事虽殊致,或相假。多歧在于亡羊,齐物同于指马。我修词而忘倦,彼移山之不舍

(节选自丘鸿渐《愚公移山赋》)


【注】①困蒙:困于蒙昧。②遇蹇(jiǎn):遇到艰难。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从智叟之辨       荷:______
(2)终为丈夫之       浅:______
(3)或相假       理: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未可测矣B.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未可测矣
C.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未可测矣D.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未可/测矣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者移山之功既已成,河冀之地又以平,则愚公之道行。
(2)我修词而忘倦,彼移山之不舍。
4.支撑愚公移山的思想是什么?选文作者又是如何看待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的?请结合链接材料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知识点】 议论说理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材料二】

四弟来信甚详,其发愤自励之志,溢于行间;然必欲找馆出外,此何意也?不过谓家塾离家太近,容易耽搁不如出外较净耳。然出外从师,则无甚耽搁,若出外读书,其耽搁更甚于家塾矣。

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节选自曾国藩《与诸弟书》)

【材料三】

夫战,始如处女,及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节选自孙武《孙子·九地》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的“去”与“意与日去”中的“去”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西蜀之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B.国怀乡,忧谗畏讥。
C.死肌,杀三虫。
D.我从年辞帝京。
2.对文中三处画线语句的翻译及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除了内心恬淡以外,没有什么不可以拿来明确志向的,除了摒除杂念和干扰以外,没什么不可以拿来达到远大目标的。
理解:强调“淡泊”“宁静”对于确立并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性。
【乙】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翻译: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理解:这句话间接说明“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丙】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只能悲哀地坐守着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那时又怎么能赶得上君子呢!(或译成: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理解:诸葛亮谆谆教导儿子,要想成为济世之才,一定要珍惜时间,不这样后悔就来不及了。
3.三段文字都谈到“静”的重要性,但又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出每则材料的侧重点。
2019-05-30更新 | 12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材料一:(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选自《论语·卫灵公》)

材料二:孔子南适楚,厄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糂,弟子皆有饥色。子路进问之曰:闻之: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累德、积义、怀美,行之日久矣,奚居之隐也?孔子曰:由不识,吾语女。女以知者为必用邪? 王子比干不见剖心乎! 女以忠者为必用邪? 关龙逢不见刑乎! 女以谏者为必用邪? 吴子胥不磔姑苏东门外乎! 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材也;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多矣。由是观之,不遇世者众矣,何独丘也哉! 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之学,非为通      ,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      ,知祸福终始而心不惑      

(节选自《荀子·宥坐》)


[注释] ①陈:春秋时期陈国。②滥:越轨;放肆。③厄:受困。④糂(sǎn):同“糁”,以米和羹。⑤由:仲由,即子路,孔子学生;⑥隐:困窘、窘境。 ⑦关龙逢:夏桀时期的忠臣。⑧磔(zhé):弃市,古时的一种酷刑。⑨通:通达、显贵。
1.下列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小人穷滥矣     是陋室(《陋室铭》)
B.为善者天报以福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王子比干不剖心乎     往事耳(《孙权劝学》)
D.由观之   非木杮(《河中石兽》)
2.下列说法符合选文内容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君子在困窘时还能固守正道,小人一困窘就会胡作非为了。
B.孔子罗列了比干等三人,是为了证明自己“不遇世”的悲哀。
C.孔子认为“君子之学”不是为了显贵,而是为了知祸福。
D.子路和孔子对于“在陈绝粮”这一困境都能坦然处之。
3.“也”“矣”是常见的文言语气助词, 材料二最后一句3处空格填入的是相同的语气词,请参与下面的辨析讨论。

4.“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这一句意蕴深远,学习小组想在旁边配诗一首,来充分突显其内涵。下面甲乙两首诗,你认为哪一首合适?请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
(甲)

兰花

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

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

任是无人也自香。

(乙)

古风其三十八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背景:乙诗作于李白应诏入长安的第二年秋天,唐玄宗受奸臣挑拨开始疏远李白
【任务三:文海寻踪】

材料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背景链接:刘禹锡被贬谪和州时被知县刁难,被迫三易其家。第二次搬家时他在门上题写对联: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第三次搬家时因陋室小得已无立足之地,遂写下《陋室铭》。

5.学习小组打算把《陋室铭》选编进“文海寻踪”板块,请你参与下列讨论。

6.结合材料三及背景链接探究刘禹锡做到“君子固穷”的原因。
7.阅读《骆驼祥子》,结合相关情节分析祥子“穷斯滥矣”的原因。
2023-03-10更新 | 24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①之冠②也,父命③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④!,以顺为正者,妾妇⑤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⑥,立天下之正位⑦,行天下之大道⑧。得志,与民由⑨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①丈夫:成年男子。 ②冠:古时男子二十岁称作成年,要举行加冠礼。 ③命:教导。 ④夫子:丈夫。 ⑤妾妇:妇女,这里"妾...'妇''连用。 ⑥广居:宽大的房子,孟子用来比喻"仁"。 ⑦正位:正确的位置,孟子用未比喻"礼"。 ⑧大道:大路,孟子用来比喻"义"。 ⑨由:遵循大道走。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所识穷乏者我与 ________       (2)是亦不可以     __________
(3)往女家               ________       (4)以为正者          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呼尔与之                                      出淤泥不染       (《爱莲说》)
B.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匠师其言          (《梵天寺木塔》)
C.焉得为大丈夫乎                            以谓这文也       (《论语》)
D.得之                                          无敌国外患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标三处)
得 志 与 民 由 之 不 得 志 独 行 其 道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孟子在甲、乙两文中论述的观点有何异同?
2017-03-29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