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2190178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抉择

刘磊

①烟一支接着一支,饭却是一筷未动。

②知夫莫若妻,见雷峻这样,洪茹就知道他遇到难事了。

③她深知丈夫的脾气,不便过问,只是内心难免纳闷儿。

④作为新淮县纪委书记,雷峻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为政多年,脚稳身正,名声颇佳。工作上他坚持原则,雷厉风行,堪称黑脸包公。在家是个模范丈夫,对洪茹呵护有加,体贴入微。只是有一条,那是从他走上纪检岗位就定下的规矩:工作上的事,绝不容许家里人打听一句。

⑤洪茹是育才中学英语教师,半年前校长为侄儿违纪一事找到她,请她回去给雷书记说说,好求个通融。洪茹实在拗不开校长的面子,不得已只好应承下来。

⑥那天,她瞅着丈夫的情绪很好,便吞吞吐吐地将事情说了出来。没料到前一分钟还满脸阳光的雷峻,转瞬间变成了震怒的雷公,斥责如雨点一般向她砸来。

⑦说实话,洪茹对丈夫还是理解的。自有了那次教训,她就再不干预丈夫工作上的事了。

⑧夜越来越深,书房中的雷峻却仍无睡意。他久久盯着墙上那幅放大的黑白照片,眼神变得有些复杂起来。

⑨照片上是形如父子的两个男人。年轻的一个正是二十年前的雷峻,而那年长者面容慈善,发间已微露斑白。照片的背景是雷峻就读的大学操场。

⑩父母早逝的雷峻全赖邻居杭伯的拉扯才没有辍学。杭伯当时做点小生意,虽比一般人家宽裕些,可两个儿子都在读书,生活担子并不轻。三个孩子的学杂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杭伯宁愿一家人节衣缩食,也从没想过放弃对小峻的培养。

不仅如此,杭伯还是雷峻的救命恩人。那年冬天,流行性感冒肆虐甚广,雷峻也未能幸免。一天夜里,雷峻突然浑身发抖,脑门像火炭一般烫。惊醒后的杭伯眼见土郎中的药不顶事,立马从热被窝中爬起来,背起小峻就朝县医院跑。医生检查后说,亏你送来得及时,再迟一些这孩子就没救了。

想到这里,雷峻的眼窝再次湿润了。是啊,杭伯对自己的恩情太重了!如果没有他,绝对不会有自己今天的。越是想到这些,雷峻就越是无所适从、坐立不安。

他的烦恼,来自一封举报信。

纪委接到举报,揭发了杭裕田贪污受贿的事实。这让雷峻震惊不已,也让这个在案子面前从不曾皱一下眉头的硬汉子陷入两难的境地。

杭裕田是杭伯的二儿子,也是杭伯唯一的儿子,杭伯的长子在八年前的抗洪抢险中已英勇献身。

许是闻到风声,杭裕田已暗中找到雷峻。他已全然失去昔日官场上的威风,苦苦哀求雷峻看在老爷子的份上放他一马。

一连三天,雷峻都是在极度的精神煎熬中度过的。

第四天,雷峻做出了一个痛苦的抉择。

也就在这天晚上,苍老的杭伯上门了。雷峻连忙迎上前去,紧紧攥住杭伯的手,杭伯也紧紧地盯着雷峻。

“峻儿,你决定怎么做了吗?”杭伯的声音很轻。

“杭伯,我决定了。”雷峻垂下眼睑,不忍正视老人那饱经沧桑的面孔和似有祈盼的眼神。

“你准备怎么做?”杭伯依然紧盯不放地问。

“杭伯,对不起!”雷峻的声音若有若无,还带着几丝喑哑。

雷峻真想不出下面该怎样和杭伯说了,他不敢正视老人的目光。

没料到杭伯听了这话,尽管脸上依然布满悲伤,可神色却放松了不少。

他握住雷峻的手说:“峻儿,你可知道杭伯刚才有多紧张吗?我怕你念及杭伯的情面做出你不该做的事啊!”

雷峻的心头一热,眼睛湿润了……

1.请结合文章情节,依据示例,完成填空。
知兄弟违纪,雷峻矛盾、纠结→忆杭伯恩德,雷峻__________→临兄弟哀求,雷峻煎熬、痛苦→逢杭伯询问,雷峻__________→得杭伯理解,雷峻__________
2.小说插叙洪茹为校长侄儿办事受斥一事,有什么作用?
3.联系语境,揣摩画线句子,发挥想象,将雷峻此刻的心理写出来。(60字以内)
4.小说主要塑造了雷峻形象,但对杭伯的描写也很精彩。请结合具体内容,概括杭伯的形象特点。
【知识点】 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陀螺

大海

①儿子小时候,属于不富裕的年代,小孩子没有什么玩具,女孩玩跳绳,男孩玩陀螺。

②儿子有个陀螺,杉木做的。杉树是常见的普通树木,种植容易,价格不贵,就是材质不够坚硬。因为廉价,做完家具的杉木边角到处都是。因为不硬,拿它做陀螺,菜刀都能砍削成形。杉木陀螺缺点是轻飘,儿子的杉木陀螺就是,鞭子抽下去,经常跑偏,惯性也小,转不了多久会停。儿子在陀螺中间打了钉子加重,平衡效果一般。

③儿子渴望有个好陀螺,集市上卖的那种,外腰包了钢皮,闪闪发亮。儿子给父亲说:“小胖有个钢皮陀螺,能转好久。”父亲说:“你就和小胖一块玩呗!”儿子又说:"黑仔也有一个。”父亲说:“你就和黑仔一起玩呗!”儿子怯怯地说:“我也想有个。”父亲吸着自制的卷烟,吧嗒,吧嗒,没有说话。

④那时的父亲年近半百,家中生活拮据。一无所长的父亲,只会下田种稻和上山砍柴,全年的家用,靠母亲养些鸡鸭和替人做点手工赚取。父亲问小胖父亲:“你儿子的钢皮陀螺多少钱啊?”小胖父亲说:“一块。”父亲又问黑仔父亲,黑仔的父亲也说一块钱。A.父亲吸着卷烟,吧嗒,吧嗒,笑了笑。

⑤不富裕的年代,一分钱买块奶糖,两分钱买支冰棒。一块钱能买到什么?两斤肉,十斤大米……儿子就是他的宝,父亲觉得儿子比任何宝贝都要珍贵,但凡儿子的要求,尽量答应,除了要用钱去买的。好在儿子懂事,也没特别要求。农忙时节,母亲一样下田干活;农闲时节,父亲自己上山砍柴,母亲从老板家领回塑料做手工。父亲想偷偷拿出一块钱,但次次放弃。父亲其实不用偷,放钱的小木盒在衣柜抽屉里,里面最多时攒了三十块。父亲想起自己妻子眯眼干活的辛苦样子,于心不忍。

⑥父亲常说卖钢皮陀螺的老板:“卖一块,抢钱啊!”卖钢皮陀螺的老板有钢皮资源,有操作机器,做出来的钢皮陀螺,精致漂亮,沉稳耐用,不仅孩子们喜欢,很多大人也喜欢。父亲说完,想到儿子怯怯的眼光,愧疚又心痛。拿不出一块钱的父亲,很想找块钢皮做包装。就装作赶集,在集市不远的农械厂后转了几个圈,不要说钢皮连生锈的铁皮都见不到。

⑦父亲突然想到,砍柴时看见山上有种个头矮小的黑木檀树,材质非常坚硬,是做陀螺的上等木材。只可惜这种树极少,平常看到的,顶多只有镰刀把粗细。清晨,父亲出发了,头戴一个斗笠,裹一条汗巾帕,脚蹬一双旧解放鞋,持一把柴刀,沿着曲折的山路前行。穿过小溪,趟过杂草,父亲漫山遍野寻找。终于,落日余晖中,他发现了一棵碗口粗的黑木檀长在悬崖,密密实实的藤蔓从崖上垂下,覆盖着崖壁上湿滑的苔藓。父亲用柴刀拨开藤蔓,铲去青苔,抠住凸起的石头,攀住结实的小树,爬至崖顶,砍下黑木檀树。

⑧遗憾的是,天色暗黑,父亲爬下悬崖时踩空,摔折小腿。

⑨单腿蹦回的父亲,没有告诉儿子腿断的原因,只说砍柴跌伤。村里的老中医为父亲接上伤骨,父亲在养伤期间对黑木檀树取材,一刀又一刀,削成碗口大的陀螺,再用粗砂细细打磨。精制而成的陀螺,质地坚硬,油光发亮,拿着沉甸甸的,还散发木头清香。儿子兴奋地尝试。缠鞭,放鞭,陀螺启动,举鞭猛抽,啪——旋转三分钟。待到速度放缓,又一鞭抽去,啪——再旋转三分钟。B.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儿子玩着玩着就哭了。父亲问:“哭什么?”儿子伤心地说:“开……心!”

⑩父亲弄不清,儿子究竟是开心还是伤心?但是,只要看到儿子专心投入地玩陀螺,父亲就觉得欣慰。遗憾的是,父亲的伤好了,却留下后遗症,走起路来,右脚有些瘸。

⑪有了心爱的陀螺,儿子不再提任何要求,并且发愤读书,先是考上重点中学,后又考上名牌大学,还找到好工作。不管上学还是工作,儿子都将那只陀螺带在身边,当作学习工作之余的娱乐健身,杜绝不良习气。父亲七十岁那天,儿子带着妻儿回乡祝寿,还在酒席上表演玩陀螺。父亲搂着孙子笑:“你爸这么大还玩陀螺呢!”儿子突然哭了:"我玩陀螺是为了永远记得,爸曾经为我摔断过腿!”父亲一怔:“你怎么知道?”儿子哽咽地说:“那时我已经懂事,我没说实话,是怕您为我伤心啊!”父亲悄悄抹了下眼泪:“我没说实话,也是怕你为我伤心啊!”

⑫儿子还要说什么,被父亲嘘声止住。瘸腿父亲拿走儿子手中的陀螺,牵着孙子,说:“走喽,爷爷带你玩陀螺去!”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文中的父亲为了让儿子拥有称心的陀螺,付出了哪些努力?请分条概括。
2.文中两处画横线句都写到了父亲的笑,你从中读出了他怎样的心理?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3.读第⑦段,思考作者是如何表现“父亲”得到黑木檀树的艰难的?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4.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的妙处。
2024-04-01更新 | 6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查一路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去了沉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的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他的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整条的鱼被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散开来时,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gāng)风(罡风,指强烈的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的叫声,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上做作业;二姐的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气升高,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撅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气。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地盖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气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⑧同样是一个冬夜,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最后的时刻是在这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1.阅读文章,说说题目中的“歌唱”有哪两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④段写了孩子们的表现,请分析此刻他们各自内心的活动。
(1)大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和妹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划线句:“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的叫声,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这处环境描写形象生动,请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写道:“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这句话含义深刻,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8更新 | 6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驮水的日子

温亚军

①连队所在的山离盖孜河有8公里,全连吃用水都要由驴去河边驮。新买来的驴和负责驮水的下士上了,在接了无数鞭子后才勉强驮回两半桶水。连长决定让上等兵去接驮水工作。

②第一天早上,上等兵牵出驴,往驴背上搁装水挑子。驴极不情愿,一把摔了挑子。上等兵不急,也不打驴,驴摔了挑子他再搁上去,一次又一次,耐心地和驴较量。他和驴都折腾出满身汗,可硬叫驴没有再往下挑子的脾气了。

③8公里在新疆不算什么,可上等兵赶着驴,走了近两个小时。路上,驴故意磨蹭,上等兵不急不恼,任它使性子。到河边,上等兵往挑子上的桶里装满水后,驴又闹腾开了,几次把挑子摔下来,弄了上等兵一身水。上等兵不生气,驴摔下来他再放上去。直到下午,上等兵才牵着驴驮两半桶水回到山上。倒水后,上等兵又牵着驴去驮水。折腾到天快亮,驮了四趟,才让驴下。

④第二天,刚吹起床哨,上等兵就把驴牵出去驮水。这天虽然也驮到半夜,可桶里的水基本是满的。一连几天,如果不驮够四趟,就不让驴休息,但他没有抽过驴一鞭子。

⑤慢慢地,驴没了那份暴烈。上等兵感觉到驴接纳了他,便对驴更加亲切友好。驴读懂了那份亲近,朝空寂的山中吼叫几声,又在吼叫的回声里敲出鼓点一样的蹄音欢快地走着。上等兵知心地拍了拍驴背,把缰绳往它脖子上一盘,不再牵它,只跟在一边。连长喜欢叫兵们这个家伙那个家伙的,驴全身黑色,他就给驴起名“黑家伙”。驴不是兵,但也是连队的一员,是他的战友。

⑥渐渐地,“黑家伙”熟悉了水要驮回哪里,它总主动走到那里。一天,上等兵在路上耽搁了,“黑家伙”没接到停下的命令,径自走出好远。待上等兵追到山上,“黑家伙”已经把两桶水分别驮到一班和二班门口,正站着等他喂草料呢。上等兵冲到“黑家伙”跟前,“黑家伙”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扑闪着大眼睛,等着一个不高兴的表情。上等兵没有骂它,却伸手抚它背,表扬它,“黑家伙”兴奋地冲天叫了几声。

⑦那次后,上等兵决定让“黑家伙”独自驮水回连。在河边装上水,他叫“黑家伙”自己回去,“黑家伙”就自己上山了。“黑家伙”第一次独自上路,上等兵不放心,悄悄跟在后面,他发现“黑家伙”稳健的身影,竟是群山中惟一的动点。这动点,一下子使四周沉寂的山峰山谷多了些让人感动的东西。过一个多小时,“黑家伙”驮着空挑子回到河边。上等兵高兴极了,扑上去亲了它一口,把在河边割的青草奖赏给它。“黑家伙”吃着,不停地甩着尾巴,表示高兴。

⑧上等兵买回一个铃铛拴到“黑家伙”脖子上。铃铛声清脆悦耳,陪伴着“黑家伙”行走在寂静的山道上。“黑家伙”喜欢这铃铛声,离上等兵越来越近,步子也越来越快,铃铛声也越加响亮,远远地传到盖孜河边。

⑨为打发时间,上等兵带上课本在河边复习,他一直做着考军校的梦。累了,就在草地上散步。他想到考上军校会和“黑家伙”分开,心里一阵难受,就拼命给“黑家伙”割青草,想把“黑家伙”一个冬天甚至几个冬天要吃的草都预备好。

⑩一年后,上等兵考取了军校。走那天,上等兵叫“黑家伙”驮着自己行李下山,再最后一次给“黑家伙”背上的挑子里装上水,看着它往山上走去。等他恋恋不舍地背着行李要走时,突然熟悉的铃声由远及近急促而来。他转身向山路望去,“黑家伙”正以他平时不曾见的速度飞奔而来,纷乱的铃铛声大片大片地摔落在地。他不由一颤,眼睛模糊了,他发现,奔跑着的“黑家伙”是这凝固的群山中惟一的动点。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写铃铛声,一人一驴行走在山路上,清脆的铃铛声打破了山道的寂静,展现出空灵悠远、若隐若现、意境优美的画面。
B.小说写到驴对下士的反抗、不合作,与后文上等兵独特的驯驴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上等兵不急不躁、耐心平和的性格特点。
C.标题“驮水的日子”意味深长,既指上等兵与驴相处的美好时光,也是与战友戍边的岁月,寄寓了他对这一段军旅生活的深深眷恋。
D.小说讲述了上等兵与驮水的驴之间情感变化的故事,叙事自然平实,情感真挚动人,表现了当代军人的人性美以及人与动物的和谐美。
2.小说中两次写上等兵发现“黑家伙”是“群山中惟一的动点”,两次的情形不同,上等兵的心情也不一样。请简要分析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3.小说中驮水的驴名叫“黑家伙”,上等兵却没有具体名字,作者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23-04-12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