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日常生活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21907366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问题。
[甲]
ㅤㅤ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
ㅤㅤ东坡与小妹、黄山谷论诗。妹云: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中要加一字成五言联句,以何字为妙?坡云: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妹云:佳矣,未也。黄曰: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妹云:佳矣,犹未也。坡云:然则妹将何说?云: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二人抚掌称善。

(《论诗》)


[注释]①黄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北宋文学家、书法家。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然 则 妹 将 何 说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撒盐空中可拟:_____________ ②未若柳絮风起:_____________
未也:_____________何字为妙: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二人抚掌称善。
4.[甲][乙]两文刻画两位才女时,描写手法有何相同之处?
5.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甲]文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知识点】 日常生活类 小说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活板(节选)

沈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更互用之,瞬息可
(2)不沾污。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2)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3.活版印刷中为什么用胶泥做字模?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2023-02-21更新 | 9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各题。

黠鼠赋

苏轼

①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之,有橐中空。疁疁聱聱,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②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③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选自《东坡全集》,有改动)


[注释]①拊(fǔ):拍。②橐(tuó):袋子。③疁(jiāo)疁聱(áo)聱:这里是形容老鼠咬物的声音。④扰龙伐蛟,登龟狩麟:驯服神龙,刺杀蛟龙,捉取神龟,狩猎麒麟。⑤惊脱兔于处女:吃惊于(老鼠)从处女一样沉静到像逃跑的兔子一样迅捷。⑥一:专一。
1.阅读本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文中“使童子烛之”的“烛”字在这里是_______________。(填词性)
(2)“岂其鬼耶?”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两句的句式相同,都是_______。(填句式)
(3)“是鼠之黠也”和“狼亦黠矣”(《狼》)两句中的“黠”字都是____________的意思。(填词义)
2.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发 而 视 之 救 无 所 有 举 烛 而 索 中 有 死 鼠
3.下面关于本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鼠在袋子里装死,等到把袋子翻倒过来,它就逃走了。
B.“虽有敏者,莫措其手”一句表现老鼠动作之迅捷。
C.能役使、主宰万物的人却被一只老鼠利用,作者由此阐发了万物有智,要敬畏自然的观点。
D.作者认为专一则事成,疏忽则事败。所以做事要专注严谨,心无旁骛。
2023-02-06更新 | 15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挑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足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阡陌交通(        )
(2)便向路(        )
(3)后遂无问(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描写桃树多而纯、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繁多,表现了桃林之美,为引出桃花源作铺垫。
B.桃花源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随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从中可见他们淳朴热情,不希望外人来破坏他们的生活。
C.本文既按空间顺序又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空间顺序是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时间顺序是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D.本文语言自然平淡、朴素简约,内容却十分丰富,为读者讲述了一个情节曲折、亦真亦幻的故事。
2020-11-07更新 | 3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