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小说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21909351
阅读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之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自蒲松龄《狼》)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

主人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寝,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杂畜:混养。②驯:顺从,温顺。③俟:等待。④伺:窥探。⑤觉:睡醒。⑥啮(niè):咬。⑦遁逸:逃跑。⑧贻:留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目似瞑,意(     )            (2)一狼其中(     )
(3)一日,主人昼厅室(     )     (4)犬阻之不使(     )
2.用“/”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其一犬坐于前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4.由【甲】【乙】两则故事,作者得出的感悟有何不同?
【知识点】 小说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过不至   有细   百发百
B.与人   而遇   后会有
C.相委而   留两便   扬长而
D.入门不   奋不   虑重重
(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根据语境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尊君在不?
翻译:家父在吗?
理解:友人知道自己已经迟到,猜测陈太丘已先行走了,他问陈太丘在不在,是明知故问。
【乙】友人惭,下车引之。
翻译:友人感到惭愧,下了车,去拉元方。
理解:友人听了元方的批评,对自己的失礼感到惭愧,他下车去拉元方,是准备道歉认错。
(3)根据《陈太丘与友期行》及下面的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何)晏小时,武帝雅奇之,欲以为子。每挟将游观,命与诸子长幼相次。晏微觉,于是坐则专席,止则独立。或问其故?答曰:“礼,异族不相贯座位。”

(取材于《太平御览》卷三九三引《何晏别传》)


注:①[武帝]指曹操。②[雅奇]向来看重。③[挟将]带领。④[长幼相次]论长幼次序。⑤[贯]按次序排列。
陈元方和何晏都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尊严。陈元方批评友人“无信”“无礼”,且以“①_____”的行为予以教训;何晏以“②_____”的行为委婉地拒绝曹操的拉拢,并解释说自己是依“礼”而行。他们二人虽然年纪尚小,但都表现出了③_____的品质。
2023-01-06更新 | 18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


【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

——《世说新语》


【注释】①荀巨伯:汉桓帝时人。②值:遇到。③胡贼:胡人入侵的军队。④败:毁坏,舍弃。⑤男子:这里表示轻蔑的称呼。⑥止:停留。⑦全:保全。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与友_____     ②下车_____③子可_____
2.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B.未若/柳絮/因风起
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D.与儿女/讲论/文义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4.两篇文章都写到了朋友之间的交往,请分别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从中懂得的交友之道。
5.《论语•为政》中有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句话与甲乙两文,都强调了____________的重要性。
2021-09-08更新 | 23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回答问题。

余童时赴郡试,会演春。是日游人如堵。忽有一人,率披发童,荷担而上。吏问所长。答曰:能颠倒生物吏命取桃子,术人声诺。释担,故作怨状,曰:春初雪积,人间何处可觅?惟王母园中四时常不谢或有之乃启笥,引绳一团,曰:持此可登。子乃持索,盘旋而上,手移足随,徐入云霄,不可复见。久之,坠一桃,如碗大。术人大喜,持献公堂。坐官骇诧。余以其术奇,故至今犹记之。

(选自《聊斋志异偷桃》,有删改)


【注】①演春:山东旧时习俗,指立春前一日的迎春活动。②颠倒生物:指颠倒生物时令,生长出各种东西。③术人:表演者。④笥:盛饭或盛衣物的方形竹器。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划横线的词。
文言词句方法解释
担而立参考成语法:爱不释手A___________
担而上查阅古汉语词典法:①荷花,莲;②抗,担。③继承。④同“苛”,繁琐。B___________(填序号)
入云霄课内迁移法: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C___________
④余其术奇语境推断法:联系“故至今犹记之”推断D___________

2.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惟王母园中四时常不谢或有之
3.文中划线句和下面这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分别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卖油翁》)
2024-03-11更新 | 1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