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 题号:21931872
阅读下文, 完成题目。   

我家的猫,创造了猫国奇迹

莫言

①我家那只猫生第二窝猫的时候,已是初夏,家家户户都赊了毛茸茸的小鸡雏。

②放在院子里,唧唧地叫着,跑着,确实有几分可爱的样子。

③我家自然也赊了鸡雏。我经常发现猫蹲在黑暗的角落里,目光炯炯地窥视着鸡雏。

④几天之后,邻居一个孙姓的老太太,骂上门来了,自然是骂猫,说有一只小鸡被我家那只猫给吃了。后来又接二连三地有人骂上门来,我们本是积善之家,竟因一只猫担了恶名,并不仅仅赔偿人家几只鸡罢了。

⑤祖母把猫装进一条麻袋里,死死地捆扎住了麻袋口,然后,由二哥背到街上,扔到一辆去潍坊的拖拉机后斗里。

⑥祖母对拖拉机手说了半天好话,央求人家第一不要厌烦猫叫把它中途扔下;第二到了潍坊后要把麻袋左转三圈右抡三圈,把猫抡得头晕了再放它出袋,免得它记住方向跑回来。

⑦猫被扔进拖拉机后斗里,拖拉机后斗颠颠簸簸,把猫给拖到潍坊去了。潍坊离我们村子有多远?三百零二十里。

⑧失去母亲的四只小猫彻夜叫唤,激起我的彻夜凄凉。天亮后,祖母连连叹息,说:可怜可怜真可怜,人猫同理,这四个孤苦伶仃的小东西。

⑨祖母腾出一个筐子,絮上一些细草,做成了一个猫窝。又吩咐我从厢房里把四只小猫抱到家里来。

⑩梅雨时节到了,半月雨水淋漓,连绵不断。我无法出家门,百无聊赖,便逗着四只小猫玩,并用土豆糊糊喂它们。我看着生满绿苔的房檐下明亮的雨帘,雨大一阵小一阵,但始终不停,屋子里也一阵晦暗一阵明亮。

⑪当晦暗时,四只小猫的八只眼睛绿绿地闪着光,好像磷火一样。树叶沙沙响着,是风在吹,我想象着那只老猫的情景,它在那遥远的潍坊,生活得怎么样?

⑫农村的阴雨天,无事可干,劳累日久的大人们便白天连着黑夜睡觉,雨声就是催眠曲。我逗着猫玩一阵,看一阵雨,胡思乱想一阵,瞌睡上来,伏在一条麻袋上便睡。

⑬朦胧中看到那只猫穿越河流与道路,出没郁郁青纱帐,顶风冒雨,向家乡奔来……一阵喧闹吵醒了我,我揉揉眼睛,我又揉揉眼睛。那只猫果真回来了。

⑭它遍身泥巴,雨湿猫毛更显得瘦骨嶙峋。四只小猫与老猫亲热成了一个蛋。

⑮我大叫着:猫回来啦!猫回来啦!家里人纷纷起来,看着猫儿女与猫母亲生离死别又重逢的情景,这情景委实有点感人。

⑯祖母立刻吩咐母亲给猫备食,它吃鸡的罪恶阴影消逝。起码是在我家老幼的心里,洋溢着一片猫中英雄所创造的奇迹的辉煌光彩。

⑰猫离家十七天,如果不走弯路,跋涉三百余华里。它是被装进暗无天日的麻袋里运走的,拖拉机手老邱又忠实地履行了祖母左转右抡的嘱咐,它是靠着什么方法重返家园的呢?这个谜我始终解不开。

⑱祖母看着急急进食的猫,感叹道:猫老多啦!

⑲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对这只猫的敬佩,一直认为这只猫创造了猫国的奇迹。

(选自小说集《儿子的敌人》)

1.梳理故事情节,补全方框里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祖母谋划,母猫被弃→小猫唤母,家人惦猫→②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完成语言赏析。
(1)根据提示,完成朗读设计。
当祖母说“这四个孤苦伶仃的小东西”时,重音应该落在“          ”上,理由是               
(2)品读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我揉揉眼睛,我又揉揉眼睛。(这句话是否累赘?)
3.有同学认为第⑩段的环境描写与故事内容没有关系,可以删去。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4.文章结尾写道:“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对这只猫的敬佩,一直认为这只猫创造了猫国的奇迹。”请联系链接材料,比较两文中猫的行为和“我”的态度的不同,谈谈你对“猫国的奇迹”的理解。
【 链接材料】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 郑振铎《猫》

【知识点】 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待客

张爱国

①接近晌午了,我一个人在家,饥肠辘辘,正寻思着花生、山芋或锅巴之类可以吃的东西。进来一个中年妇女,笑嘻嘻地说:“你是国子吧?都这么大了。你妈呢?”见我惊疑地看着她,又说:“哦,国子认不得我了,我是你莲姨。来,吃糖。”就从兜里掏出几粒糖塞到我手里。“我妈在田里,我去喊。”我攥着糖飞快地跑出去。

②我边跑边将一粒糖裹进嘴里,高兴极了——我最希望家里来客人,来了客人,不仅能吃上糖,还能吃上好菜,即使没好菜,菜里的油也会比平时重得多。

③母亲听说莲姨来了,仿佛心事重重,叹了声,向家走去。母亲未进院门就激动地说:“是他莲姨吗?哪阵风把你吹来的?”莲姨急忙迎上,拉起我母亲的手——两个人的说笑声直惹得树上的麻雀欢快地叫。

④母亲给莲姨倒了开水,拿起菜篮子说:“他莲姨,你坐一会儿,我去去就来。”莲姨一把抓住母亲的菜篮子:“我是旁人吗?我来了,有什么吃什么,还要买吗?”母亲紧抓菜篮子不放,还狠命往回夺:“他莲姨这么多年没来了,家里什么都没有。”莲姨好像生气了,一把夺过菜篮子:“你去你去!你去就是见外了,见外了我就走!”“这,这……”母亲仿佛很无奈,也很生气,“好了好了,我不去了,称你意了吧。”

⑤我坐在门槛上,只觉得好笑:我妈真会装,明明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拿什么买菜啊?又不由得腹诽莲姨:多管闲事,说不定我妈能赊来菜,那多好啊。

⑥母亲和莲姨从菜园弄来些韭菜、白菜、豆角,就蹲在门口说笑着清洗。我蹲在一旁,发现母亲的眼睛不时地瞟向一旁的鸡窝,很焦急。我知道,母亲是在等着我家的“香油桶”“盐罐子”——芦花鸡下蛋呢。可是,那只芦花鸡或许太老了,都蹲窝半天了,还没有下出蛋来。我心里不由得有些幸灾乐祸:昨天我让你不要把鸡蛋都卖了,你偏不听,非要都卖掉买油盐。现在看你给莲姨什么吃?

⑦我守在鸡窝边,看见母亲几次空着手走进内房,转了两圈后又空着手走出来。我知道,是莲姨的到来让母亲高兴坏了。

终于,芦花鸡欢快地叫了。我一个箭步冲上去,拿起热乎乎的鸡蛋,跑向灶边的母亲,大叫着:“下来了,妈,鸡蛋下来了!”莲姨急忙走来,刚要说话,母亲“啪”一声磕开鸡蛋,倒进碗里。莲姨轻叹一声,走开了。

⑨一会儿,饭菜端上桌,母亲和莲姨坐到桌边吃饭。我端一碗饭坐在门槛上,眼睛直盯着那碗炖鸡蛋。当母亲将炖鸡蛋全倒进莲姨碗里的时候,我的眼泪差点下来了。还好,莲姨端起碗向我走来。我想起母亲无数次的训诫:“客人给你菜时,你要跑!”我站起来就要跑,可我的脚步很慢。莲姨抓住我的碗,把炖鸡蛋全给了我。

⑩母亲骂着我,骂着莲姨,又把豆角往莲姨碗里夹还说:“他莲姨来又不早点来,不然,我怎么着也要弄一个大菜。”一听说大菜,我一激灵,端着碗走进内房。昨晚,母亲将一块巴掌大的腊肉放进坛子时,我就站在一旁。今天,母亲被高兴冲昏了头,将这块肉给忘了。我拿出那块肉快步走出来,往母亲面前一放:“看!这不是肉吗?”

⑪母亲夹菜的手僵住了,脸也红了,好一会儿,似乎很吃惊:“你……你,哪里来的?”“坛子里的。你放的,你昨晚才放的啊,不记得了?”我得意地说。

⑫“对啊对啊,你妈记性差,忘了忘了。”莲姨终于回过神,拿起那块肉就往内房走。“看我这记性,该死!怎就忘了呢?他莲姨,我这就来烧。”母亲追上莲姨,夺她手里的肉。我看得很清楚,母亲这次不是装的,是真想夺那块肉。我还分明地看到,母亲的脸都红到了耳根,眼眶里还噙了泪。

⑬“他莲姨,你是怪我了。你就让我烧了吧。我,我不是……我,我是……”母亲一定要夺那块肉,“今天不烧了它,我还是人吗?”

⑭“我吃了它,我还是人吗?”莲姨的眼圈也红了,“孩子不懂事,我们也不懂事吗?翠姐,都是过日子的人。你刚才说的,明天你那未过门的大儿媳的爹娘要来。你说,我吃了这东西,你明天拿什么招待他们?那样我还是人吗?”

⑮母亲一把抱住莲姨,眼泪再也不受控制地下来了。

(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写母亲听说莲姨来了,仿佛心事重重,叹气。回家后见到莲姨又表现出欢迎激动之情,前后的不同表现,客观地反映出母亲表里不一的一面。
B.第⑧段“终于,芦花鸡欢快地叫了”,间接地写出了母鸡下蛋后“我”和母亲轻松高兴的心情。
C.第⑬段“我,我不是……我,我是……”一句中的省略号,内涵丰富,表现了母亲内心的尴尬、无奈之情。
D.文章通过叙述“母亲待客”这件小事,真实地反映了过去农村的贫苦生活。
2.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我最希望家里来客人,来了客人,不仅能吃上糖,还能吃上好菜,即使没好菜,菜里的油也会比平时重得多。
3.第⑩段说“我”亲眼看见母亲将一块腊肉放进内房的坛子里,今天却忘了拿出来招待莲姨,请从前文中找出与此对应的一句话,并简要分析其含义。
4.文章以“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2-03-21更新 | 14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突袭

(王筠)

①正是一夜中最为寂静的时刻,严寒笼罩着大地,山上一片肃然。只有西北方向柳潭里与东南方向下碣隅里的隆隆炮声打破了黎明前的黑暗。

②死鹰岭是横亘在柳潭里与下碣隅里之间的高山险岭,主阵地1419.2高地卧伏于下碣隅里到柳潭里的公路上方,它是美军陆战队的生死命门,也是志愿军部队的一把尖刀。守住了这一片阵地,就等于在美国人的心脏上戳了一刀子。所以师长和政委在电话里反复叮嘱吴铁锤,务必抢占并死守鹰岭诸阵地。

③攻击部队排成了散兵线,悄悄地向山上模去。几百人的部队都反穿着单薄的棉衣光脚走在寒冷到极致的雪地上,冰铁一样的大地吸附着他们的脚板,一阵阵疼痛渗透到他们的心脏、骨髓和每一个毛孔,就像是无数的铁钉子扎进了他们的血肉,使他们本来就冻伤冻肿的脚板饱受着加倍的苦难。但他们全都紧咬着牙关,以免打战的牙齿惊扰了山头上美国人的好梦。

④孙友壮腾出手来摸了摸他的一双大脚,脚板面子黏糊糊的一片,他知道那是流出的血水。孙友壮管不了那么多,甩开了膀子,几乎是大步流星地走在了散兵线的最前面,走在了吴铁锤的身旁。不一会儿双脚就麻木了,好像是两根僵硬的木头戳在冰冷的雪地上。

⑤到了半山腰,吴铁锤抬起胳膊压了压,先是近处后是远方,先是身边后是两翼的部队,都停了下来。吴铁锤听了听,山上山下一片寂静,美国人没有一点动静,搞不好都在睡大觉。吴铁锤没有大意,低声下达了他的第二个战斗命令:“都卧倒,匍匐前进!”

⑥所有的人都趴倒在雪地上,顺着山坡往上爬。光脚走在雪地上的动静自然是比穿着鞋子走路的响声要小,但也并不是一点声音没有,而匍匐着爬行的效果就截然不同了,用悄无声息这个字眼来形容此时此刻吴铁锤和他带领的队伍也并不为过。他们就是这样反穿着单薄的棉衣裤,赤裸着双脚爬行在冰冻的雪地上。

⑦守卫着死鹰岭1419.2主阵地峰腰部的是美军麦卡锡中尉所在的连。整整一个白天都相安无事,陆战队员们绷紧的神经免不了松弛下来。夜幕降临以后,气温也在急剧地下降,麦卡锡和他的士兵躲在散兵坑里不停地跺脚和拍打着双手,以抵御严寒的侵袭。

⑧周围一片宁静,只有漫山遍野的积雪映照出淡淡的背景。寒冷使得美国士兵们昏昏欲睡,麦卡锡不停地喊叫着他们,把他们一个一个从即将到来的梦境中拉出来。黑夜是中国人的白天,中国人总是在夜间进攻,他们善于在夜幕中发动袭击,麦卡锡经历过这样的教训,他惧怕夜幕,惧怕待在这黑漆漆的荒山野岭上。麦卡锡的叫喊声凄厉而刺耳,显得十分神经质,听起来不像是平日里的那个麦卡锡。本森下士感觉到他这个长官的神经即将崩溃。

⑨倦意一阵阵袭来,美国士兵路易斯的眼睛很快就闭上了,可是随之而来的噩梦把他从睡梦中惊醒,他梦到了中国人袭击他们的情景,在七零八落的枪声中他落荒而逃,拼命了半天还只是在原地转圈,两条腿好像不受自己控制。他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拼命地蹬腿。他的腿蹬在鸭绒睡袋中,睡袋拉扯着他的身体,使他从噩梦中醒来。

⑩一阵急促和铿锵的金属撞击的声音在山坡上兀然而起,紧接着是一片远远近近的呐喊声,好像堤坝突然决口,山体突然崩塌。麦卡锡一个激灵清醒过来,下意识地感觉到这是中国人。中国人来了!

⑪伴随着铿锵的金属撞击声(麦卡锡当然不知道那是吴铁锤祖传的铜锣),山洪爆发一般的喊杀声越来越近,爆炸声随之响遍了整个死鹰岭大大小小的阵地。几百颗手榴弹同时飞向黎明前寒冷的夜空,飞向美国人据守的山头要点,有的扔在了散兵坑前面,有的扔在了散兵坑后面,有的正好扔在了伞兵坑里,麦卡锡和他的陆战队员们都蒙了。更要命的是紧跟着爆炸的硝烟和横飞的弹片,无数中国人冲进了他们的阵地,紧接着就是一场短兵相接的混战……

⑫麦卡锡中尉见大势已去,下达了紧急撤退的命令。

(节选自《长津湖》,有删改)

1.请以吴铁锤的视角,简要概括小说故事情节。

2.小说中多次写雪地和天气的寒冷,有什么作用?
3.课堂上,老师带领同学们探讨人物形象,请补充对话。
老师:这篇小说分别刻画了志愿军群像和美军群像。
小广:志愿军的英勇无畏、(1)______(限四字词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东:小说中美军表现出一副(2)_______(限四字词语)、疲惫不堪的样子。
老师:的确,人物群像凸显了人物的共性。小说中,作者还在人物描写上尽量变换不同手法,让文字更有表现力。
小茂:第④段运用了动作描写,“摸”“甩”“走”等动词具体写出了极度寒冷的天气下孙友壮的英勇无畏。
小名:那我来说说第⑨段路易斯这个人物。(3)_________
老师:所以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要素!
4.请以“这盛世,如您所愿”为开头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志愿军的敬意。(不少于100字)
2022-07-10更新 | 23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找出《故乡》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体会作者以此营造的氛围,说说这些描写对表达主题所起的作用。
2023-11-05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