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湖北 七年级 期末 2024-02-29 4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李华和王力同学要参加“阅读成果展”中的“美文诵读”“演讲比赛”两个项目,下面是他们的参赛稿,请你帮他们修改,做到字音正确、用词精准、语句通畅、表意清楚。
【朗诵稿】

秋魂

刘增山

人们啊,你可知秋天为何有一个丰厚的收获?因为它有着一个成熟的头脑。——题记


秋实秋天了,成熟的果实却低下了头,它不是在孤芳自赏,也不是在自我陶醉,更不是在哀泣自己将跌落枝头。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

不是风,__________;

不是雨,__________;

不是光,__________;

不是热,__________。

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

世界上有不经过光射日晒而成熟的果实吗?

秋味

你品味过秋吗?它是什么滋味?

苹果说:秋是香的,不信你闻闻;甘蔗说:秋是甜的,不信你尝尝;槐籽说:秋是苦的,不信你嚼嚼;秦椒说:秋是辣的,世上的人没有不知道;红果说:秋是酸的,连山里的石头都晓得……

真是众说纷纭,(      )。

秋天笑了笑说:你们的见解对一半错一半,我是香的,又不单是香的;我是甜的,又不只是甜的;我是苦的,又不光是苦的;我是辣的,也不全是辣的;我是酸的,更不尽是酸的。在我的收获里,充满着酸、甜、苦、辣各种味道,不信,就请去问问那饱经忧患的庄稼人吧!

秋土

春天的土地是温的,它使万物生;夏天的土地是热烈的,它使生命拔节;秋天的土地则是诚实的,它用收成证明着播种者的品质。

如果你种下的是莠子,秋天收获的定是一片杂草;如果你种下的是秕子,秋天收获的定是一把糟糠;如果你什么也不种,秋天收获的则是一片空白。

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收获的定是蜜糖。

秋说:人们啊,在你播种时,最好先想想秋天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吧!


【演讲稿片段】

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xīn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关的世界。“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      );读书种子则是无形的,耳濡目染,(      )。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学习,重视诗书,千百年来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

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教,下重文治,开创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正如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当然,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读书种子”需与实践“沃土”紧密结合,方能(      )壮苗,结出shuò果。

1.李华的朗诵稿中有两个字音读不准,王力的演讲稿中有两个字不会写,请帮他们选出正确的读音和汉字(       
A.温馨(xīn)       萌生(méng)      薪火相传       ④硕果
B.温馨(xīng)     萌生(móng)       薪火相传       ④朔果
C.温馨(xīn)       萌生(móng)       新火相传       ④朔果
D.温馨(xīng)     萌生(méng)       新火相传       ④硕果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朗诵稿”和“演讲稿”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各执一词       ②源远流长       ③潜移默化       ④养育
B.①各抒己见       ②源远流长       ③潜滋暗长       ④养育
C.①各抒己见       ②生生不息       ③潜移默化       ④孕育
D.①各执一词       ②生生不息       ③潜滋暗长       ④孕育
3.演讲稿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教,下重文治,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
B.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
C.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重文治,下推文教,开创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
D.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重文教,下推文治,开创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
4.下列语句填入原稿《秋实》中,你认为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不是风,__________;不是雨,__________;不是光,__________;不是热,__________。


①我怕早已苍白了     ②我怕早已霉烂了     ③我怕早已憔悴了     ④我怕早已干瘪了
A.③①②④B.②④①③C.②③④①D.①④③②

二、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容易(0.94)
你所在班级正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资料栏】

材料一:英国诗人多恩说: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卖书,也没有人买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如今,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逐渐衰弱。

材料二:近年来,掌上阅读成为时尚。学生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

5.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活动二:辩论台】
6.下面是“网上阅读辩论会”的正方辩词,请你写出反方辩词。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网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自由选择阅读内容;“图”“文”“声”三者兼具,更吸引人。我方相信,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
2024-02-2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7. 根据提示,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中常常会写到“月”。借“月”可绘景,《夜上受降城闻笛》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大漠似雪、月华如霜的景致,烘托了凄凉的氛围;借“月”可寄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以丰富的想象写出②“____________________”佳句,表达了对朋友深切关心。
(2)习总书记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线已经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前行。”这不禁让我们想起王湾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风顺江阔之景。(《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有三层境界,只有热爱并乐在其中的人才能获得最大成功。(《论语》十二章)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短文, 完成题目。

古人的名、字、号

①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往往是的解释和补充,是和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②古人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就是;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也是同义。

③“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是过错),因能过才能无咎

④“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他们中的頫(俯)都是反义。

⑤古人的”“往往取自古书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圣)字鸿渐,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⑥古人的”“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就是老二。汉代以后逐渐在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表同辈。

⑦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等)。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像姓名可能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有以号明志的,如宋周敦颐称濂川先生,明归有光称震川先生,王夫之称船山先生等。还有在死后由门人、后人上的尊号(私谥),如晋代陶潜的靖节等。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赐的荣称。如宋包拯称包孝肃,岳飞称岳武穆,清纪昀称纪文达等。另外还有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如《水浒》里梁山上一百零八人个个都有绰号,大都准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更是人们所熟知的。

⑧除了上述的字、号之外,历史上常常用来代替个人姓名的还有地名、官爵名和室名(或斋名、轩名)。如东汉孔融称为孔北海,唐代韩愈称为韩昌黎,柳宗元称为柳河东或柳柳州,宋代苏辙称为苏栾城等。以地名称人在封建时代是表尊敬,叫做称地望。东汉发出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豪言的马援称马伏波(曾任伏波将军),投笔从戒的班超称班定远(曾封定远侯),三国嵇康称嵇中散(曾任中散大夫),唐代杜甫称杜工部、杜拾遗(曾任工部员外郎、左拾遗)等。这些命名是取自官衔。还有取自室名或轩名的,如王夫之号姜斋、辛弃疾的号稼轩(姜斋、稼轩都是室名):北宋诗人苏舜钦,流寓苏州,筑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取自亭轩名。

8.下列对“古人的名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对名字的使用有一定的讲究,一般来说,称自己时用名,称呼对方时,用对方的字。
B.古人的名和字往往是有关系的,可相同,可相辅,可相反。
C.古人的名字有时会来自典籍,如曹操和陆羽的名和字。
D.古人名字须表示家族中的行辈,苏轼、苏辙俩兄弟的名字就是如此。
9.下列对“古人的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的号可分为别号、谥号、绰号,虽说是别人取的,但是固定,为人熟知,有些号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姓名。
B.古人的号不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
C.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赐的荣称,不是人人死后都能有这样的称呼。
D.绰号一般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是对人的形容和刻画。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古人还会用地名、官爵名、室名等代替人的姓名,如唐代韩愈称为韩昌黎,昌黎是地名,这样称人是表示尊敬。
B.古人的名、字、号反应了古人的礼教文化。
C.无论是名、字还是号,都要得到家庭、社会的认可、熟知才有效。
D.古人的名、字、号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物的家族、经历和志趣,进而了解人物。
11.我们在教材中接触了不少古代的诗人和作家,你能准确的写出他们的名、字、号吗?   
(1)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李白,字_______,号青莲居士。
(2)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杜甫,字_______,号少陵野老,世人称之杜工部、杜拾遗。
(3)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字务观,号_______
(4)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______________
2024-02-2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题目。   

余家苦鼠暴,乞诸人,得一猫,形魁然大,爪牙铦且利。以其未驯也,絷维以伺,候其驯焉。群鼠闻其声,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既而以其驯也,遂解其维絷。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遽起而捕之家人逐得已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余曰:勿庸。物之有能者,必有病。噬雏,是其病也;独无捕鼠之能乎?遂释之。

已则心心泯泯,饥哺饱嬉,一无所为。群鼠复潜视,以为彼将匿形致己也,犹屏伏不敢出。既而鼠窥之愈熟,觉其无他异,遂历穴相告曰:彼无为也。遂偕其类复出,为暴如故。余方怪甚,然复有鸡雏过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则啮者过半矣。余之家人执之至前,‘数之曰:天之生材不齐,有能者必有病。舍其病,犹可用其能也。今汝无捕鼠之能,而有噬鸡之病,真天下之弃材也哉!遂笞而放之。

(文/薛,有删减)


注释:①铦(xiān):锋利。②絷(zhí)维: 用绳子系住。③遽(jù):突然。④比:等,待。⑤心(xīn)心泯泯:心心,恐惧的样子;泯泯,茫然无知的样子。⑥饥哺饱嬉:饥则吃食,饱则嬉闹。⑦匿形致己:故意躲藏以捕获自己。⑧数(shǔ):责备,斥责。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比家人逐得已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
A.比家人逐/得已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B.比家人逐得/己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
C.比家人逐得已/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D.比家人逐得/已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
13.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表现猫“类有能”一组的是(        
①形魁然大,爪牙铦且利          ②恐其噬己也,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   ③遽起而捕之
④已则仙心泯泯,饥哺饱嬉       ⑤遂偕其类复出,为暴如故                 ⑥又亟往捕之而走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
14.将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遽起而捕之。
(2)余方怪甚,然复有鸡雏过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则啮者过半矣。
2024-02-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15.这首诗题为“秋霁”,诗中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霁”字的?
16.赏析最后一句“时有惊鱼掷浪声”的妙处。
2019-12-02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12月8日《每日一题》每周一测1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 完成题目。   

我家的猫,创造了猫国奇迹

莫言

①我家那只猫生第二窝猫的时候,已是初夏,家家户户都赊了毛茸茸的小鸡雏。

②放在院子里,唧唧地叫着,跑着,确实有几分可爱的样子。

③我家自然也赊了鸡雏。我经常发现猫蹲在黑暗的角落里,目光炯炯地窥视着鸡雏。

④几天之后,邻居一个孙姓的老太太,骂上门来了,自然是骂猫,说有一只小鸡被我家那只猫给吃了。后来又接二连三地有人骂上门来,我们本是积善之家,竟因一只猫担了恶名,并不仅仅赔偿人家几只鸡罢了。

⑤祖母把猫装进一条麻袋里,死死地捆扎住了麻袋口,然后,由二哥背到街上,扔到一辆去潍坊的拖拉机后斗里。

⑥祖母对拖拉机手说了半天好话,央求人家第一不要厌烦猫叫把它中途扔下;第二到了潍坊后要把麻袋左转三圈右抡三圈,把猫抡得头晕了再放它出袋,免得它记住方向跑回来。

⑦猫被扔进拖拉机后斗里,拖拉机后斗颠颠簸簸,把猫给拖到潍坊去了。潍坊离我们村子有多远?三百零二十里。

⑧失去母亲的四只小猫彻夜叫唤,激起我的彻夜凄凉。天亮后,祖母连连叹息,说:可怜可怜真可怜,人猫同理,这四个孤苦伶仃的小东西。

⑨祖母腾出一个筐子,絮上一些细草,做成了一个猫窝。又吩咐我从厢房里把四只小猫抱到家里来。

⑩梅雨时节到了,半月雨水淋漓,连绵不断。我无法出家门,百无聊赖,便逗着四只小猫玩,并用土豆糊糊喂它们。我看着生满绿苔的房檐下明亮的雨帘,雨大一阵小一阵,但始终不停,屋子里也一阵晦暗一阵明亮。

⑪当晦暗时,四只小猫的八只眼睛绿绿地闪着光,好像磷火一样。树叶沙沙响着,是风在吹,我想象着那只老猫的情景,它在那遥远的潍坊,生活得怎么样?

⑫农村的阴雨天,无事可干,劳累日久的大人们便白天连着黑夜睡觉,雨声就是催眠曲。我逗着猫玩一阵,看一阵雨,胡思乱想一阵,瞌睡上来,伏在一条麻袋上便睡。

⑬朦胧中看到那只猫穿越河流与道路,出没郁郁青纱帐,顶风冒雨,向家乡奔来……一阵喧闹吵醒了我,我揉揉眼睛,我又揉揉眼睛。那只猫果真回来了。

⑭它遍身泥巴,雨湿猫毛更显得瘦骨嶙峋。四只小猫与老猫亲热成了一个蛋。

⑮我大叫着:猫回来啦!猫回来啦!家里人纷纷起来,看着猫儿女与猫母亲生离死别又重逢的情景,这情景委实有点感人。

⑯祖母立刻吩咐母亲给猫备食,它吃鸡的罪恶阴影消逝。起码是在我家老幼的心里,洋溢着一片猫中英雄所创造的奇迹的辉煌光彩。

⑰猫离家十七天,如果不走弯路,跋涉三百余华里。它是被装进暗无天日的麻袋里运走的,拖拉机手老邱又忠实地履行了祖母左转右抡的嘱咐,它是靠着什么方法重返家园的呢?这个谜我始终解不开。

⑱祖母看着急急进食的猫,感叹道:猫老多啦!

⑲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对这只猫的敬佩,一直认为这只猫创造了猫国的奇迹。

(选自小说集《儿子的敌人》)

17.梳理故事情节,补全方框里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祖母谋划,母猫被弃→小猫唤母,家人惦猫→②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语言赏析。
(1)根据提示,完成朗读设计。
当祖母说“这四个孤苦伶仃的小东西”时,重音应该落在“          ”上,理由是               
(2)品读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我揉揉眼睛,我又揉揉眼睛。(这句话是否累赘?)
19.有同学认为第⑩段的环境描写与故事内容没有关系,可以删去。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20.文章结尾写道:“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对这只猫的敬佩,一直认为这只猫创造了猫国的奇迹。”请联系链接材料,比较两文中猫的行为和“我”的态度的不同,谈谈你对“猫国的奇迹”的理解。
【 链接材料】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 郑振铎《猫》

2024-02-2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不一时,望见那菩萨了。行者道:妖精,我怕你了,你饶我罢。你如今赶至南海观音菩萨处,怎么还不回去?那妖王不信,咬着牙,只管赶来。行者将身一幌,藏在那菩萨的神光影里。A这妖精见没了行者,走近前,睁圆眼,对菩萨道: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么?菩萨不答应。妖王捻转长枪,喝道:咄,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么?菩萨也不答应。妖精望菩萨劈心刺一枪来,那菩萨化道金光,径走上九霄空内,行者跟定道:菩萨,你好欺伏我罢了!那妖精再三问你,你怎么推聋装哑,不敢做声,被他一枪拥走了,却把那莲台都丢下耶!菩萨只教:莫言语,看他再要怎的。

(节选自《西游记》第四十二回)

21.在 1983年版的电视剧里,把选段中A处妖王对孙悟空的称呼进行了改编,这一改编被称为神来之笔。读一读,你觉得“神”在何处?   
原句:这妖精见没了行者,走近前,睁圆眼,对菩萨道:“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么?”
改句:这妖精见没了行者,走近前,睁圆眼,对菩萨道:“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么?”
22.有人说,孙悟空和选段中妖王的经历,体现了一条共同的成长脉络。你认为这条共同的成长脉络是什么? 请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看法。   
2024-02-2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汪国真在他的诗歌里写道:“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请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以“让我怎样感谢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综合性学习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40.65字音  字形  成语和熟语  病句辨析与修改  衔接与排序
二、综合性学习
5-60.94辩论词  提炼与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8-110.65说明文
17-200.65小说
五、文言文阅读
12-140.65小说类课外阅读
六、诗歌鉴赏
15-160.65
七、名著阅读
21-220.65吴承恩(1507-1582)  名著导读  《西游记》
八、作文
230.4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