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21932903
班级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小题。

妈妈和房客

[美]凯·福布斯

妈妈在窗外贴出“租房启事”,海德先生应租而来。这是我们家第一次出租房屋,所以妈妈忽略了弄清海德先生的背景和人品,也忘了让他预付房费。

“房子我很满意,”海德先生说,“今晚我就送行李来,还有我的书。”

他顺顺当当地住进我家。平时,他好像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常和善地与我家的孩子逗趣。当他走过我妈妈坐着的大厅时,总是礼貌地弯弯腰。

我爸爸也喜欢他。爸爸喜好回忆迁居美国前住过的挪威。海德去过挪威,他能与爸爸起劲地聊在那儿钓鱼的野趣。

只有开客栈的杰妮大婶不欣赏我们的房客。她问:“什么时候他给你们交房租呢?”

“向人要钱总难开口,他会很快付清的。”妈妈答道。

但杰妮大婶只是哼了两声:“这种人我以前见过,”她一本正经地指教道,“别指望借给人一件新外套,回来还是好的。”

妈妈笑笑:“兴许你说得对。”她递上一杯咖啡,止住了杰妮大婶的嘟囔。

雷雨天里,妈妈担心海德的屋子夜里冷,就让爸爸邀请他到暖和的厨房和我们一起坐。我的两个姐姐、哥哥尼尔斯和我在灯下做作业,爸爸和海德靠着炉子叼着烟斗,妈妈在洗盘子或是在小桌上静静地工作。

海德能辅导尼尔斯的高中课程,有时还帮他学拉丁文。尼尔斯渐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分数高起来,他再不求爸爸让他停学做工了。当我们作业做完了,妈妈坐在摇椅上拿起针线时,海德就给我们讲他的旅游奇遇。噢,他知道的可真多!那些美妙的历史和地理,便随他走入我们的屋子和生活。

有天晚上,他给我们读狄更斯的书。很快,读书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写好作业,海德就夹一本书来高声朗读,一个神奇的新世界向我们洞开。

妈妈也像我们孩子一样爱听古挪威侠士传奇。“太好听了!”

以后我们的房客还朗读莎士比亚的戏剧。海德悦耳的男低音,听起来像是大演员。

即使在天气暖和的晚上,我家的孩子们也不再出去玩耍,妈妈对此很欣慰,她是不喜欢我们天黑上街的。而最值得高兴的,还是尼尔斯几乎不再掺到街旮旯的孩子堆里。有天晚上,孩一子们在街上闯了祸,而尼尔斯正和我们一起听《孤星血泪》的最后一章。

就在我们急于听完一个骑士的传奇时,一封信送到了海德手里,他将信很快读过,放入口袋,我们再不能听完那个故事了。翌晨,他告诉妈妈要离开。

“我得走了,”他说,“我把这些书留给尼尔斯和其他孩子。这里是一张我所欠房租的支票。夫人,对您的好心款待,我深表谢意。”

我们伤感地看着海德先生去了,同时,又为能在厨房继续读书感到兴奋。那么多的书啊!

妈妈精心地清理了书堆:“我们可以从这里学到很多东西。尼尔斯能代替海德先生读书,他也有一副好嗓子。”我看得出来,这使尼尔斯很自豪。

妈妈向杰妮大婶亮出海德的支票:“你看,收回的还是一件好外套。”

几天后,开面包铺的克瑞波先生来我家,糟糕的是他向我们怒气冲天地诉说时,杰妮大婶也在场。

克瑞波喊道:“那个海德是个骗子,瞧他给我的支票,全是假货。银行的人告诉我,他早把款兑光了。”

杰妮大婶得意地点着头,那神态分明是说:“看,我不是提醒过你们了吗,你们不听嘛。”

“我敢打赌,他也欠了你们家许多钱,是不是?”克瑞波不无希望地探问道。

A.妈妈转过身向着我们,她的眼睛长久地停留在尼尔斯身上,然后走到炉子边,把支票投入炉火。

B.“!”她向克瑞波先生回答道,“,他什么也欠。”

(选自《世界经典微型小说》)

1.班级同学要在“小说故事会”环节中以流程图的形式梳理小说情节,请你补充完整。

2.下面是“小说人物大家谈”环节中同学们的对话,请你补充完整。
小说通过人物言行的刻画来反映人物性格。请你从文中画横线的AB两处语句中任选一处,关注加点词,分析妈妈的性格特点。
(1)我来分析(        )处:_____________
文中杰妮大婶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她在小说中也有重要的作用,请你说说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具体作用。
(2)____________________

3.尼尔斯是这篇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小说写了他前后的变化。请结合尼尔斯的变化和全文内容,说说小说以“妈妈和房客”为题的用意。
【知识点】 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记忆力

申平

①这帮老人家都已年过六旬了,这日却突发奇想,要搞小学毕业50周年同学会。50年,整整半个世纪。岁月的风霜早已染白了他们的头发,揉皱了他们的面庞,如今他们再见面,彼此还能认得出来吗?他们是否把珍贵的少年时期的友谊埋藏心底?

②于是就打电话、发通知,足足折腾了半个月,还真的把人给弄齐了。全班除4人提前去了另一个世界聚会以外,其余41人都答应一定来。

③聚会选在一家酒店的一楼,门口挂了标语和彩球,显得非常隆重。来得最早的当然是几个发起者。他们发现,这家酒店的服务真不错:门外有侍应生开门;一进大厅,服务员就把热毛巾递了过来;还有一个提着篮子的小老头儿,给每个人都发一包纸巾。显然这是为他们流泪准备的。发起者连连赞叹:好,真是想得太周到了

④同学们陆续来到。每一个人的到来,都会引发一阵激动。大家先是静静审视来人然后突然有个人叫出了他的名字,于是就是一阵欢呼,就是一阵热烈拥抱。也有一些人实在认不出来了,但当他自己一报家门,大家立刻恍然大悟。这种激动就更热烈,因为其中还包含着惊喜。

⑤想想吧,50年一聚,容易吗?人生会有第二个50年吗?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⑥那位小老头儿发给大家的纸巾真的派上了用场,而且有人发现,这个小老头儿竟然也被他们感动得热泪纵横。他也频频用篮子里的纸巾擦自己的眼睛

⑦激动过后,发起者开始清点人数,发现已经来了40人,就差一个人没有来。大家都在询问:他是谁呢?

⑧那个提着篮子的小老头儿此时突然放下了篮子,走上前来说:是我啊,你们谁都没有把我认出来啊!“刷”地一下,众人齐齐把惊讶的目光向他射去:你?你是谁啊,有没有搞错啊?

⑨小老头儿在40双眼睛的审视下有点发窘,他急忙挺了挺腰,大声地说:“我是陈大福啊,你们再看看、再想想。

⑩发起者赶紧去查名单,果然有陈大福这个名字,可是……40双眼睛又从头到脚把他审视了半天,有个发起者忍不住说:你不是酒店……干这个的吗?他指了指老头儿的篮子。接着他又说:“你别开玩笑,我们可是同学聚会……”

⑪小老头儿就显得有点着急:我知道是同学聚会,这种事情谁会冒充啊。我明明就是陈大福嘛,你们睁大眼睛好好认认嘛!小老头儿随后又有点委屈地嘟哝道:“这纸巾是我自己给大家买的——酒店还管你这个?”

⑫于是40双眼睛再次聚焦,恨不能看穿了他的骨头,可结果还是失望地摇头。小老头儿这回可真有点急了,他说:“你们的记忆力……怎么这么糟呢?你们仔细回忆一下,那时咱班每天是谁最早来搞卫生的?你们再想想,学校开运动会,是谁给你们看衣服,是谁给你们打开水?班里组织劳动,又是谁干得最卖力气……”众人仍然半信半疑。突然,一个女同学尖叫了起来:“哎呀,我想起来了,他的确是陈大福,他是我们的同学啊!”

⑬众人就一齐把目光投向女同学,显然希望她拿出证据来。女同学就有点兴奋地说:“大家还记不记得,有一次他偷了学校附近农民的地瓜,让人家抓住,押到学校门口来示众……”

⑭“噢——!”众人齐发一声喊,他们的记忆闸门一瞬间呼啦啦全部打开。现在再看陈大福,怎么看怎么像他们的同学了。

⑮但是此时的陈大福却没有半点兴奋,反而像中了枪一样痉挛了一下,他____________陈大福慢慢转过身去,提起他的篮子,摇晃着向门外走去,任凭后面喊破嗓子,他也一直没有回头。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在小说荐读课上,大家对上面的小说《记忆力》进行了品读。
(1)故事结尾,几乎被淡忘的陈大福被一位女同学以当年偷地瓜的尴尬事提起而才被大家瞬间忆起,他的内心非常失望和难受。请你以陈大福的身份,描写一下他当时的表现。(提示:可从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去写)
(2)对小说标题的赏析需要关注标题的含义、标题与小说内容的联系和标题的艺术特点。请你写一段文字赏析这段小说的标题“记忆力”,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写作提示:①结合文章内容;②不少于100字。
2023-10-21更新 | 4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张丽钧的《我就是“托儿”》,完成下面小题。

1)好大风!楼房似也被吹动。

2)拐过那道仿古青砖墙,猝不及防地,见背风处坐了一个白发老人,面前摆一条花花绿绿的“国民棉被”——不用说,那棉被苫了东西。

3)“买点这个吧……”老人有些不抱希望地对我说。边说边掀开被子一角,露出泡沫箱,再掀开泡沫箱,露出他的“这个”——樱桃萝卜。

4)我俯身端详他的宝贝,可真漂亮!整整齐齐地打了捆儿,红的娇艳,绿的精神!让人不由幸福地想象这若是整株洗净摆进青花瓷盘端上餐桌该多么讨得一家人欢心!

5)“多少钱一捆?”我问。

6)“5块钱。”老人来了精神,殷勤地答。

7)嗯,不贵呢!我心里说。可是,我这是要去医院做理疗呀,我拎着一塑料袋樱桃萝卜闯进理疗室,也忒违和了吧?

8)“这么冷的天,会冻的……”我打退堂鼓了。

9)老人赶忙说:“我给你多包几层塑料袋,冻不了。”

10)我左顾右盼,做出踅摸他的二维码的样子:“我怎么给你钱呀?我只带了手机。”

11)他说:“最好,最好给现钱,实在不行,扫码也行。”说着,有几分不情愿地从怀里摸出一个塑封的二维码牌牌。

12)我正要扫码,一个中年男子连蹦带跳跑了过来。

13)“冻死我了!”他夸张地嚷着,“又花15块钱买了个袋子,装你这10块钱的小水萝卜!”

14)边说边抖搂着一个米白色购物袋,“给!10块钱。这下钱可以归你了吧?哈哈哈……”

15)老人不住声地说着“谢谢”。

16)我注意到男子递钱的手上戴着个大金戒指,有普通顶针那么宽,有10个普通顶针那么厚。

17)“真俗气!”我心里说。

18)我举起手机欲要扫码。

19)男子突然冲我叫起来:“别扫别扫!给他现金!”

20)我说:“我没带现金。”

21)男子说:“嘿!跟我一样,出门就带个手机。你扫码,钱就到他儿媳妇手机上了,你给现金,他就得了!我教你哈,你也像我这样,去那边小超市花15块钱买个袋子,然后,让收银员扫你25块钱,找你10块钱现金,这不就都有了?现金归他,小水萝卜也冻不坏,袋子还可以重复使用!——哦,那是个私人开的小超市,这操作,没问题!”

22)“你,不是‘托儿’吧?”我开玩笑地问。

23)他听了哈哈大笑:“我是‘托儿’!我就是个‘托儿’!我心疼这个大爷,83岁了,比我爸还大两岁呢,天寒地冻地跑出来卖自己种的水萝卜;你只要一扫码,钱就让儿媳妇叼走了。虽说我今天刚认识这位大爷,可我真愿意当他的托儿,动员像你这样的好心人想办法给他现金,让他攥住几个小钱……你说,我这‘托儿’当得是正还是邪?”

24)他边说边做着夸张的手势,顶针样的大金戒指晃来晃去。

25)我竟觉得那戒指不那么俗气了。

26)迎着风,我向超市走去……


【注】①苫(shàn):用席、布等遮盖。②踅摸(xué mo):寻找。
1.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开头写刮大风,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寒风之烈,为卖萝卜的老人的出场营造了特定的环境,暗示了老人的生活窘迫。
B.文章第(4)段描写了樱桃萝卜的“漂亮”,交代了“我”和中年男子坚持买老人萝卜的主要原因。
C.文章第(7)段属于心理描写,写出了“我”既想买萝卜又觉得有点碍事的矛盾和犹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老人让顾客最好给现金是因为儿媳妇的不孝、刻薄,儿媳妇这一隐性人物在文中能起到反衬作用。
2.请联系上下文分析第(23)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作者两次描写中年男子手上的“大金戒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4.请从表达方式和表达作用的角度比较本文结尾与链接材料结尾的不同之处。
【链接材料】

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的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了只有上天才能做的事。

——《植树的牧羊人》


(1)本文表达方式:_______   链接材料表达方式:_______
(2)本文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链接材料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
2022-01-27更新 | 9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认亲

①阳光像雪白的瀑布从远处的高楼倾泻而下,迸溅在窗台后又飞起一片雪白的浪花,浪花飞溅到龙飞和妻子文静身上,映得他们雪白一片。

②央视大型公益寻亲栏目《等着我》正在直播,龙飞和妻子看着电视,眼角挂着的泪花恰好与窗外的阳光叠加在一起,晶莹明亮。

我们两个在山腰上的一块田里刨土豆,刨到了太阳偏西才去田边看睡在竹篓里的儿子。儿子不见了。这么多年,为找儿子,我们跑遍了全国各地。每到一个地方,打上半年工,再赶往下个地方,边打边找,连儿半根毫毛也没看见。十年前,思念儿子,老伴哭瞎了眼睛;五年前,念叨儿子,老伴病逝了……

④电视里,一个来自四川农村的大叔正讲述着自己的遭遇。大叔姓陈,六十岁的他看上去像七八十岁。他的讲述很平静,脸庞像无风的池塘,眼里没有半点波纹,仿佛是在叙说别人的故事。龙飞和妻子听得泪花直转。妻子哽咽了,不停用纸巾擦拭着眼角溢出的泪水。龙飞坐不住,站起又坐下,坐下又站起。

⑤主持人对陈大叔说,你还记得儿子长什么模样吗?他身上有没有特别的记号?陈大叔说,我只记得他小时候的模样……他脸上有块特别明显的胎记。

⑥龙飞和文静对视一眼。

⑦龙飞摸了摸自己脸上的胎记,看着文静,迟疑了一下:我,我是不是该去认亲?

应该去!老人家太可怜了。文静点了点头,鼓励龙飞。龙飞说:要不要跟萌萌商量下?萌萌是他们的儿子,在大学读书。文静说:不用商量,给他解释一下就中。再说,他小时候就一直要爷爷,现在有爷爷了,他应该高兴才是。就这样,龙飞联系寻亲栏目组,声称自己就是陈大叔的儿子,寻亲栏目组接到消息,喜出望外,急忙联系双方见面。

⑨陈大叔见到龙飞那一刻,突然跌坐在地上,扶起后半天也坐不稳。

⑩瞅着陈大叔,龙飞退后一步,仿佛一根刺硬生生扎进心里。陈大叔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像落满了一头的雪。

⑪龙飞定了定神,指着脸上的胎记说:爹,我是您儿子啊。说罢,上前抱着陈大叔肩头,眼里的泪不由得流了出来。【A】龙飞一边哭一边诉说自己寻找生身父母也找得好辛苦。

⑫【B】陈大叔落泪了。他颤抖着手,抚摸着龙飞的肩膀,也呜呜哭起来,鼻涕一把泪一把的。龙飞拉着妻子双双跪在大叔面前,爽爽亮亮地齐声喊着,起来搀扶着大叔上车,把他接回家里。

⑬龙飞在城里开家店铺,做着布匹生意,买的房子也在城里。陈大叔勤快,龙飞不让他去店里帮忙,他就在家里忙活,闲来无事就去拖地板,有时一天拖三四遍,都能照出人影来。萌萌从学校回来,一家三代其乐融融,爱的温馨环绕着这个家。

⑭二十三年后,陈大叔的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弥留之际,他拉着龙飞的手说:孩子,谢谢你!其实,你不是我的孩子,他脸上的胎记在左边,你的在右边。当时,看你哭得那么伤心我也就认了。

⑮龙飞说:爹,我知道我不是您的儿子,因为在我两岁的时候父母先后病逝了……看到您无依无靠,我和文静商量后就认了您。

⑯陈大叔粲然一笑,蠕动着嘴唇,闭上了眼睛。

⑰萌萌得知真相后,把陈大叔的经历写成故事放在了网上。陈大叔的老家人看到这个故事,就在网文后面留言说,当年老人的儿子被狼叼走了,害怕老人知道真相挺不过去,村人就隐瞒了事实,说怕是走丢了,让老人心存找回儿子的希望活下去。

1.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陈大叔的主要经历。
2.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写了龙飞的哭和陈大叔的哭,他们各自为什么哭?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A】龙飞一边哭一边诉说自己寻找生身父母也找得好辛苦。
【B】陈大叔落泪了。
3.选文中多次暗示龙飞并非陈大叔亲子,请找出两处简要分析。
4.阅读过程中,有同学感觉第⑰段是画蛇添足,且给人不真实的感觉,应该删去,你认为是否应该删去?请说说你观点,并简述理由。
2024-03-03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