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4 题号:21942583

父亲的课堂

明前茶

①十年后,我还记得中考结束那年,父亲回家探亲时,进家门第三天,就嫌弃我的惫懒、柔弱、优柔寡断与吃饭慢,决定带我去骑行川藏线。

②身为军人,父亲说干就干,立刻买了一辆新的山地车、折叠式帐篷、迷你压力锅,还有冲锋衣之类的,马上带我进行适应性训练,每天骑行50千米。

③当时,我很不乐意父亲这般不容分说地干预我的生活。中考好不容易结束了,不是应该躺在沙发上紧握游戏手柄吗?一个时常在我生活中缺席的男人,凭啥对我的性情与吃饭速度指手画脚?我好几天都在幻想着自己在父亲面前爆发并摔门而去,然而,不知为什么,一到父亲那张黑红的国字脸面前,我就像新兵见到连长,满腹的委屈与愤懑都咽了回去。

④母亲看着不忍,在厨房里小声争辩,说我还没有完全发育好、身体瘦高,穿着冲锋衣顶风上坡时,像一只翼装大鸟,“你就不担心他路上生病吗?”

⑤父亲淡淡地说:“我唯一的儿子,我有数。听着,我不想他长大后经不起碰磨,这会害了他未来的媳妇。”

⑥母亲不声响了,只是给父亲的行囊中硬塞了十几条巧克力和六支防晒霜。

⑦在那场砥砺风雨和暴晒的骑行中,与父亲起过什么争执,十年以后的我已经忘了。我记得的,是父亲满是老茧的大手,一手死死地摁住我的脑瓜,一手帮我涂防晒霜的场景;是父亲把方便面底下卧着的茶叶蛋,硬塞到我碗里的场景;是高原上的冰雹雨降临时,父亲不容分说地把唯一的不锈钢脸盆顶在我头上的场景;是父亲站在高坡上,朝坡下倒卧不起的我怒目而视的场景。是的,这318国道上炼狱般的25天,我是怎么撑下来的?可能,支撑我的,是父亲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些许轻蔑与失望吧,父亲跟沿途的修车铺老板、小饭馆伙计、小旅馆老板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这小子,没个男子汉的气概,老刘家的精神气,到他这一辈,恐怕要断。我这一趟拉他出来,就是想练一练他的精神气。”

⑧我一直不服父亲给我贴的标签:我怎么就没男子汉的气概了?老刘家的精神气,为什么由你说了算,而不是由我说了算?等着吧,总有一天,我的筋骨会结实,我的目光会锐利,我会修山地车,会在强风中搭帐篷,会看北斗七星寻找方向,会在旷野上点燃篝火,我将会比你更耐压、更有眼光。我等着,等你老了,看你会不会像今天这样自以为是、刚愎自用。

⑨为此,我在骑行的后半段路上目光如炬,沉默是金,连父亲给我挑破脚上的水泡,给我膝头敷上膏药,都咬着牙一声不吭。我看到,父亲脸上深不见底的威严裂开了口子,一丝战栗掠过他的腮帮肌肉。就在我心里怒吼“不要你心疼”时,那条口子已经合拢。父亲掉头而去,丝毫不带感情地说:“熄灯睡觉,明天6点半开始骑行,要躲过下午3点以后的雷暴。”

⑩最终,我和我沧桑的自行车,一同见到了布达拉宫。仰望那耸立在高天薄云之下的神圣殿堂,一尘不染的白色楼宇中簇拥着肃穆的深红楼宇,只一瞬间,我的眼泪就流了一脸。

十年后,我成为一名博士生,在大学的高分子实验室里,师兄弟们一边做着对比实验,一边聊起“父亲的课堂”。我发现,大部分的城市男生都在成长的某一刻,受过父亲毫不留情的敲打。

可能,相比母亲那种柔软包容的管教方式,父亲的教育都是有点硌人的,可到男生成年后,回过头来看,这种严厉的课堂,却是为我结结实实补下一次钙,让我从精神上到身体上,都强健了起来。

(选自《青年文摘》2022年第8期,有删改)


阅读文章,开展“读懂父亲”话题讨论活动。
1.活动一:完成“阅读卡片”,帮助自己讲述“父亲的课堂”。

《父亲的课堂》阅读卡片


教师:父亲。
学生:“我”
授课原因:(1)_____________
授课内容:骑行川藏线。
【授课波折】
波折一:父亲带“我”进行适应性训练,“我”感到(2)___________________
波折二:骑行路上,父亲流露出对“我”的轻蔑与失望,“我”感到(3)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质疑】
(4)文中画线的句子中两处写到“口子”,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成果】
我的摘录,这种严厉的课堂,却是为我结结实实补一次钙,让我从精神上到身体上,都强健了起来。(5)我对摘录内容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有同学认为,父亲这种“敲打”式的“课堂”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不利于孩子成长,结合本文或自己的成长经历,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选择结合_________该看法,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 记叙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班级组织“读书节”活动,请阅读并完成以下任务。

猎人和鹰

郑华红

①森林里,藏在岩石后的猎人屏住呼吸,闭着一只眼睛,把黑洞洞的枪口瞄准了站在树梢上的白鹰。白鹰在树梢上抬着高傲的头,锋利的爪子紧紧地抓着枝干,强壮的翅膀微微展开,犀利冷峻的眼神轻蔑地傲视着猎人。

②昨天,猎人也是站在这块岩石后,打下了一只凶猛健壮的黑鹰。

③猎人有个习惯,打走兽专打腿脚,打飞禽专打翅膀。猎人的枪法百发百中,黑鹰的翅膀被子弹击中后,扑棱了几下,掉在树下被猎人活捉了。每次捕获到活物,猎人都很有成就感。

④刚刚,猎人持着猎枪经过这里时,竟意外地发现,黑鹰站过的树梢上竟然站着一只白鹰。这白鹰,平时极为少见,如果能打下来,黑鹰白鹰就能凑上一对,拿到市场又能卖上高价,而他的捕猎生涯也将会添上神奇的色彩。

⑤猎人很兴奋,端着枪赶紧躲在岩石后,扣在扳机上的手指微微地颤抖,鼻尖上也冒出了汗。

⑥“的一声,猎人扣动了扳机,白鹰惨叫一声,拍打着翅膀从树梢上跌落。猎人提着枪赶紧从岩石后跑出,欣喜地往前面的大树底下跑去。可是,树底下除了黑鹰留下的一摊干涸血迹,并没有看到白鹰。

⑦难道没打中?那可是练了一辈子的好枪法。猎人疑惑地环顾四周,脸上火辣辣的,像是受到了某种侮辱。猎人不甘心,开始四处搜寻。

⑧穿梭在林中的风呼呼作响,落叶和枯枝也在猎人的脚下发出沙沙、嘎嘣的响声。

⑨森林中,突然响起一声刺耳的鸣叫,一道白影从树上俯冲而下,凶猛地扑向猎人。

⑩猎人猝不及防,赶紧伸手遮挡,但双手还是被抓出几道鲜红的血痕。袭击他的正是那只他在寻找的白鹰。不等猎人转身,白鹰又是一个腾空反扑,锋利的爪子撕烂了猎人后背的衣服。

⑪猎人在慌乱中迅速端起猎枪,一阵挥舞后瞄准了白鹰。

⑫白鹰站在地上,呼吸急促,胸脯剧烈起伏,双眼喷射出满含仇恨的怒火。面对猎人黑洞洞的枪口,白鹰显得毫不在乎。

⑬这是一只豁出去的白鹰,这是一只要复仇的白鹰,白鹰一旦不怕死,会表现得更加勇猛。

⑭猎人明白了,刚才的那一声枪响,是自己中了白鹰的圈套。而白鹰假装中弹跌落,只不过是想引诱他进入袭击圈的高超表演。

⑮白鹰拍打着强壮的翅膀,张开脖子上的羽毛,嘴里发出咕咕咕的叫声。猎人被白鹰的勇敢和智慧所折服,第一次感受到禽类原米这么有灵性。看着眼前的白鹰,想起昨天的黑鹰,猎人松开了扣在扳机上的手指。

⑯猎人忘了疼痛,笑着对白鹰说:你走吧,我放你一条生路,等黑鹰的伤口痊愈,我会放它回归森林。猎人的话,白鹰听不懂,但白鹰能感受到猎人缓和、妥协的语气。它选择了信任,转过身,拍打着翅膀,拖着长长的鹰唳声向丛林深处飞去。

⑰猎人回家后,细心地查看黑鹰的伤口。他找来枝条固定在黑鹰的翅膀上,给断裂的翅骨进行修复,给伤口进行缝合消毒。

⑱白鹰常常在猎人居住的窝棚上空盘旋,有时趁猎人不在,还会叼来山鼠和山兔给黑鹰喂食。黑鹰每次见到白鹰,都显得异常亢奋。在白鹰投喂黑鹰的日子里,躲在暗处的猎人发现,每当白鹰走进栅栏时,窝棚的不远处总是站着一只黑白相间的小鹰。小鹰不敢靠近窝棚,直到白鹰飞出,它才欢叫一声尾随着腾空而去。

⑲猎人想起了自己年幼时,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父亲,在父亲牺牲后,是母亲艰难地守护着他成长。猎人泪眼横流,心也跟着阵阵抽痛。

⑳一个月后,黑鹰的伤口痊愈。猎人打开栅栏的门,黑鹰咕咕地叫着从栅栏里走出。随着一声长长的唳鸣声响起,黑鹰飞上了天空。树林中紧跟着发出一阵哗哗响声,白鹰和小鹰呼啸着从林中飞出,追随着黑鹰向远处飞去。

㉑黑鹰离开后,猎人依旧每天扛着猎枪上山打猎,时不时捕回一些山鸡和野兔。

㉒有一次,猎人在追捕一只受伤的野兔时,不小心坠下万丈深谷。猎人大脑一片空白,发出绝望的惨叫。猎人的惨叫声响彻山谷,只见两只巨鹰迅速从林中蹿出,像箭一样飞到猎人的身边,用强壮的翅膀托住猎人的身体,鹰和人缓缓地向谷底降落。

㉓猎人得救后,视黑鹰白鹰如救命恩人,回家后他果断地砸断猎枪,发誓永不狩猎。

(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1)梳理情节,关注因果关系。请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小结:联系全文,我认为猎人发誓永不狩猎的原因有:⑤
(2)关注内容,选择合适插图。插图能对主要内容和形象起补充作用,有助于读者理解。如果从下面两幅插图中选择一幅,插在对应的场景中,你会选择哪一幅?请说明理由。

(3)反思阅读,体会小说魅力。你认为《猎人和鹰》是一篇优秀的动物小说吗?请参考下面的链接材料和你对小说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链接]与写人的写实主义小说一样,动物小说以真实性为自己的第一道生命线。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朱自强


(4)主题阅读,补全阅读提示。请从以下推荐的名著中选择合适的一本,结合本文和相关名著的具体内容,阐释推荐理由。
A《水浒传》
B.《世说新语》
C.《聊斋志异》
【阅读提示】
与本文相似的作品还有很多,不妨利用课余时间多读几本,通过与本文主题等方面比较,更加深入感受小说背后的深刻意义。如推荐阅读《_____》,因为___________
2022-11-20更新 | 25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琦君的《儿子的礼物》一文,完成小题。
儿子的礼物                      作者:琦君
(1)一位好友的女儿,寄来她在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给我看。内容是写她十几岁的儿子在幼年时亲手雕了一对烛台送给她,做母亲的当然是万分珍爱。儿子渐渐长大了,有一天,他发脾气,顺手拿起一只烛台扔向母亲。母亲于吃惊与盛怒之下,拾起地上的烛台,竟连同柜子上的另一只一起扔进垃圾桶。儿子怔在那里,怨怒的眼神仿佛在说:“你扔吧,给你的东西,你爱怎么扔就怎么扔。”第二天一早,她后悔了,去垃圾桶边想把烛台拾回来,却已被清洁工收拾走了。
(2)她心头感到无比的刺痛,尤其是想起儿子当时雕刻的那番心意和所花的工夫。她叹息道:“为什么美好的东西,总是在失去之后才觉得格外可爱?”
(3)看着她的文章,我止不住泪水涔涔而下。我感触于母心之苦涩,也悔恨自己既不是一个孝顺体贴的女儿,又不曾扮演好母亲的角色。如今垂暮之年,任纵横老泪也冲不去心头的伤痛。
(4)和作者一样,我也有一件儿子送的礼物,那是他在童年时用火柴棒搭起来的立体“快乐”二字。那真是玲珑剔透、巧夺天工。我是那么珍惜它,把它放在玻璃橱最妥帖最显眼的地方。年复一年,火柴棒的红蒂头褪色,骨架因胶水渐渐脱落而松散了,它已不能竖起放,我只好把它小心地收在一只盒子里。几度搬迁,我总是小心地带着它。现在,它就放在床边书架上,我常常端起盒子细看,真不能相信这是儿子的杰作。悠悠二十年岁月的痕迹,都刻在那一根根带有微尘的暗淡火柴棒上,而它所给予我的是一份诚挚的“快乐”。我心里有太多的感激,也有太多的感慨。
(5)记得那个深夜,他把房门关得紧紧的,亮着灯不睡。我以为他在偷看从摊上借来的脏兮兮的“小人书”,几次敲门催他睡,他只是不理,我气得一夜未睡好。次日早晨他上学了,却见书桌上端端正正摆着这件精致的手工,边上一张卡片上写着:“妈妈,给你快乐。”我的感动无法名状,我真是快乐了好多时日啊!
(6)他渐渐长大了,我们母子时有争吵,他曾愤怒地出走,数日不归,我守着虚掩的大门,通宵达旦,看着“快乐”二字泫然而泣。固然儿子并没像这位朋友的孩子那样,拿起自己做的手工扔向我,但他对我珍惜这件礼物所表现的无动于衷,却使我心酸。每次央求他修补一下火柴棒的骨架,他总是漫不经心地一再拖延。我了解这是无法勉强的,时光不会倒流,童稚亲情不复可得。儿子成人了,我已老了。当年母亲说得对,“一代归一代,茄子拔掉种芥菜”,母亲那时已知代沟无法逾越了。
(7)我再想想这篇文章的作者,我是看着她长大的。她在初中时,每周两次放学后,带了两个弟弟,背着书包到我家来读古文。他们专注的神情都还在眼前,一下子他们也将近中年了。她现在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尝到了做母亲的滋味。但在给我的信中,她仍幽默地说:“母亲来时,总是事事看我不顺眼。”这就是两代的不同吧。
(8)她在文章结尾时说:“希望儿子成长为一个有用而快乐的人。”足见母心尽管苦涩,却是永远满怀希望的。
(9) 她道出了天下父母心,也给了我一份温暖与启示。
(10)我也不再为儿子送我的那一对骨架松散的“快乐”二字而感触万千了。
1.围绕儿子的礼物作者讲述了两个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两个故事。
                                                                                           
                                                                                           
2.请简析第(3)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请分别写出第(4)段中两个加引号的快乐的含义。
                                                                                           
                                                                                           
4.体会第(6)段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5.根据选文内容,写一段作者儿子看到这篇文章的心理描写。
                                                                                           
                                                                                           
2015-06-29更新 | 15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廖妍南的《窗外》,回答以下各题。

①立春后,窗外,又飞来了一对斑鸠。母亲说,鸟恋旧巢,这是之前在窗台上用水果篮筑巢,并多次产蛋育子的斑鸠又回来了。我笑着说,也许是斑鸠孙孙了。

②一天清晨,我习惯性往窗外看去,立马惊喜地对母亲喊;妈,鸟下了两枚蛋了。母亲哒哒哒地跑过来,也惊喜地笑了起来,这鸟可真够麻利的!

③大概半个月后的某个中午,饭后闲下来,突然想起那两枚鸟蛋,我贴到窗户边一看,惊叫起来:呀,你们快来看呀,鸟孵出来了,两个小家伙呢!一家人都凑到了窗边看,小鸟安安静静的,软塌塌地在窝里,只可以看到呼吸间有点颤动的背脊。鸟妈妈和鸟爸爸都不在,可能是觅食去了。

④自此,一家人每天都要到窗边看看小鸟。有时,早上,鸟妈妈在窗外咕咕咕地叫,我家小孩就说,鸟妈妈在教崽崽唱歌呢。中午,大鸟回来喂食,老爸就说,看,鸟爸爸回来给小鸟喂食了,我们就伸长脖子兴奋地观看,鸟爸爸和鸟妈妈一般是交替喂养小鸟,基本上不会同时出现。晚上,天暗下来了,可是鸟巢里只有两个鸟宝宝,鸟爸爸鸟妈妈都没有回来,我们就焦急了起来:怎么今天这么晚了还没回,平时早回来了。小孩想象力丰富,就说他们不会碰到天敌了吧,可千万不能有事,鸟宝宝还没有长大呢。一整天呀,我们一家子的心都安在了窗外那个小小的鸟巢里。先生戏谑:今年窝在家抗击新冠病毒,不能出去踏春,多亏了这窗台的一窝斑鸠,让我们感受了窗外的春天。

⑤有一天黄昏,鸟宝宝咕咕地叫了两声,我以为鸟妈妈回来了,一看并没有。晚饭后,天就完全黑了,孩子忧虑地对我说:妈妈,今天一直都没有看到鸟爸爸鸟妈妈回来,它们是不是不要鸟宝宝了,鸟宝宝肯定饿坏了,可是我们能不能给它们吃的,我怕喂坏了东西。我安慰孩子:不会的,肯定会回来的。孩子睡前又趴到窗边看,鸟妈妈还是没有回来,忧心忡忡地去了卧室,还不忘叮嘱我,妈妈,你晚点记得再看看,看鸟妈妈回来没有。

⑥第二天一早,孩子一起床就跑到窗边,失望地发现鸟妈妈还是没有回来。不久,孩子高兴地叫起来:妈妈,快来,快来,鸟妈妈回来了!我一看,哇,真的,两只小鸟正簇拥着它们的妈妈,欢快地叫着,鸟妈妈正嘴对嘴给它们喂食。我们看得入神,阳光从窗外流泻,全身都暖洋洋的。

⑦餐桌上,我们一家愉快地聊起小鸟幸福的一家:是啊,任何生灵都是有情感的,鸟妈妈一夜未归,早上回来,鸟宝宝开心的样子真是太让人动容了!可是,鸟妈妈为什么昨天晚上没回来呢?孩子说,前些天鸟妈妈晚上都回来的,还覆在鸟宝宝身上,因为鸟宝宝晚上会冷的。老爸说,小鸟长大了,估计不需要鸟妈妈陪着睡了。我先生说,鸟妈妈可能在别的窝里又下了蛋,要在那边照料呢。我说,是不是小鸟长大了,窝太小了,装不下它们了。我这么说着,就动了起来,走到鞋柜边,找出了一个黑色的大鞋盒。先生喊,你要干什么?我心里涌着一种不可言说的激动,一时没有回答,就想着要给鸟妈妈一个更大的窝,让她可以安心地陪着鸟宝宝,我打开窗,只听得噗嗤一声,一只小鸟扇动着翅膀,跌跌撞撞飞到了楼下远处的树上。我脑袋嗡的一声:鸟不是还小吗?应该还不会飞啊!我没有来得及把鞋盒放好,又一只小鸟噗嗤一声飞走了,我站在窗前,呆了。

⑧孩子带着哭腔控诉:妈妈,你干什么呀,小鸟都被你吓跑了。先生说:你怎么都不想想,你给她更大的窝,可是它们也许并不需要啊!老爸说:虽然会飞了,但还是太小了,不知道现在能不能独立觅食?一瞬间,我觉得天都塌下来了。

⑨一整天,孩子都在窝前徘徊。中午,鸟妈妈回来了,没有看到鸟宝宝,凄厉地叫了好一会儿,孩子说:妈妈,都怪你,鸟妈妈得多伤心啊!你想想,要是你找不到我了,会多么着急!孩子的这句话,击溃了我,我躲进了卧室,泪流满面,在内心狠狠地谴责着自己:我今天究竟是怎么了,这是造的什么孽啊!孩子后来跑过来说:妈妈,虽然我很生气,但是还是原谅你吧,我知道你也很难过。我摸着孩子天真的脸,泪,又要下来了。

⑩清晨,窗外是热闹的鸟鸣:有麻雀清脆的唧唧唧,有布谷喑哑的布谷布谷,还有四面八方久久不绝的咕咕咕咕……我总以为,就是鸟妈妈在找孩子,还是它们已经团聚的欢叫。


(1)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情节人物心理或情感情节
我发现两只小斑鸠出世
兴奋
忧心忡忡
我不小心吓跑了小鸟,被家人责备

(2)品味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母亲哒哒哒地跑过来,也惊喜地笑了起来,这鸟可真够麻利的!
(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⑦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我脑袋嗡的一声:鸟不是还小吗?应该还不会飞啊!我没有来得及把鞋盒放好,又一只小鸟噗嗤一声飞走了。我站在窗前,呆了。
(4)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讲述窗外一对斑鸠筑巢产蛋育子的故事,表达了我对窗外春天的向往,揭示了人类与动物要和谐相处,世界才能更美好的真理。
B.文中的“我”与“孩子”对待鸟的态度构成了对比,孩子对鸟一直爱护有加,而我却做了伤害鸟的事情,突出了孩子善良纯真的形象。
C.第⑨段中,“我”两次流泪,都是因为不小心吓跑了小鸟,“泪”中包含的情感内涵相同。
D.文章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让人倍觉亲切真实,全文运用顺叙,妮娓道来,结构完整严谨。
(5)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021-12-16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