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日常生活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2194986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男儿读书,本为致君泽民,然四十而仕,尚未为迟。吾儿年方三十,不过君恩高厚,邀幸成名,何德能才,而能居此?交友日益多,志气日益损,阅历未深,而遽服官,实非载福之道。为父平日所以不言者,恐阻汝壮志,长汝暮气。今吾儿既日知汲长绠短,思告假回籍,孝以事母,静以修学,实先得吾心,又何阻为?惟有一言嘱汝者服官时应时时作归计,勿贪利禄,勿恋权位;而一旦归家,则又应时时作用世计,勿儿女情长,勿荒弃学业,须磨励自修,以为一旦之用。

(节选自林则徐《训长子汝舟》)


【注释】①邀幸:侥幸。②遽服:就担当。③暮气: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④汲长绠短: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只画一处
惟 有 一 言 嘱 汝 者 服 官 时 应 时 时 作 归 计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父平日所以不言者,恐阻汝壮志,长汝暮气。
3.作为父亲,林则徐对儿子有何期待?
【知识点】 日常生活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场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沈括《活板》)

1.根据语境及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文言现象原文例句解释加点字释义方法(供参考)
一词多义火炀之(1)【查阅字典】①接近,靠近。②完成,达到。③即使。
瞬息可(2)
词类活用烧令坚(3)【课内迁移】一狼(挖洞)其中
通假字后典籍 皆为板本(4)【指出通假】尊君在(“不”同“否”)
2.下面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B.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C.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D.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2)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
4.选文中从哪些方面突出了活板印刷“活”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023-12-06更新 | 14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注释】①孔文举: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十九世孙,“建安七子”之一。是汉末名士、文学家。后因多次反对曹操,被借故杀害。②洛;洛阳。③元礼:李膺。东汉名士。④可隶校尉:官名。⑤府君:太守称府君。⑥仲尼:孔子,字仲尼。伯阳:老子。相传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这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制的事。⑦奕世,累世,代代,一代接一代。⑧陈韪(wěi):朝中掌论议的官员。⑨了了,聪明伶俐。⑩踧踖(cù jí):坐立不安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通,前坐   ______;②元礼及宾客莫不   ______
③人以其语之   ______:④人以其语   ______
(2)“君与家君期日中”句中“君”“家君”分别为对对方和自己的敬称和谦称。请从【甲】文段中分别找出“敬称”“谦称”一例。
敬称:______:谦称:______
(3)【甲】文段写孔文举____________的故事,表现他______
(4)【乙】文段中“待君久不至”中的“待君”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5)【乙】文中元方因其父“客”的“无信”“无礼”而反驳对方,让对方“惭而引之”。请分析【甲】文段中孔文举是如何讽刺陈韪的。
2023-12-07更新 | 3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选自《郑板桥集》)


【注释】①没没墨墨:意同“懵懵懂懂”,糊涂、不明白。②仄径:狭窄的小路。③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1)案牍之语境义推测:联系上下文推断。(1)____________
(2)劳苦贫病之人课内迁移:惟吾德馨(2)____________
(3)忽得十日五日之参考成语:目不暇接(3)____________
(4)窗外查阅词典:①修饰②剪或削③长,高④修理,治理(4)____________
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俗 客 不 来 良 朋 辄 至 亦 适 适 然 自 惊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2)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4.结合《陋室铭》,说说刘禹锡与郑板桥在生活情趣上有哪些相同点。
2023-07-31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