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议论说理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2 题号:21959776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       博学而笃       同道合
B.非志无以成       而不思则罔       富才高
C.将复何       其家穿井       望尘莫
D.意与       月星宿       重见天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结合加点词语,从用词和句式的角度体会下面句子的语气和情感。
夫学静也,才学也,非学无以广才,无以成学。
4.选文与链接材料都提到了“静”,请指出它们对“静”的理解的异同。

【链接材料】

《传》曰:“仁者静。”静之义有二;一则身不过劳,一则心不轻动。凡遇一切劳顿、忧惶、喜乐、恐惧之事,外则顺以应之,此心凝然不动,如澄潭、如古井,则志一动气,外间之纷扰皆退听矣。

(选自《澄怀园语》)

【知识点】 议论说理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不求闻达诸侯       民之君,犹子也
B.由是感激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遂先帝以驱驰       谭中鱼可百
D.斟酌损                 有所广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耕于南阳                    躬:______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______
(3)攘除奸凶                       攘除:______
(4)临表                       涕:______
(5)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兵甲: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4.结合选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5.选文第②段中,“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6.阅读第③段,概括作者对贤臣和后主提出的要求。
2018-05-21更新 | 8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1.请用“/”标示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只标示一处)。
然 后 知 生 于 忧 患 而 死 于 安 乐 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舜于吠亩之中       ______
②入则无法家       ______
③创业与守成       ______
3.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       
A.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知守成之难
B.傅说举于版筑             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
C.国恒                              亦死
D.征与吾共天下                 求其能千里也
4.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5.【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甲】文中孟子的思想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2017-07-28更新 | 54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上梅直讲

[宋]苏轼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 。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减)


【注释】①梅直讲: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1002-1060),时任国子监直讲。②执事:此指梅尧臣,不直称对方,表示尊敬。③非亲旧为之请属:“属”,同“嘱”,托付。④《传》:《左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能读其文词                                      蒙乃就学(《孙权劝学》)
B.向之十余年间其名而不得见者            今或无罪(《陈涉世家》)
C.非左右为之先容                                   余立侍左右(《送东阳马生序》)
D.未尝其门                                          镜而自视(《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句断句。(限断两处)
退 而 思 之 人 不 可 以 苟 富 贵 亦 不 可 以 徒 贫 贱。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
4.“矣”、“也”是文言句末常见的语气助词,“也”多表判断;“矣”多表感叹。请根据你对文意的理解,选择合适的语气助词,将文中空缺填补完整(填字母),并说说你的理由。
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_______(A.矣   B.也)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与梅尧臣的这封信中,多次提到“乐”字,文末更是诚恳地向梅公请教为乐之道。请结合上述诗文,阐述苏轼所追求的“乐”之内涵。
2020-10-13更新 | 1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