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2198079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雕花烟斗

冯骥才

①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②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③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④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⑤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黛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⑥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⑦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⑧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⑨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⑩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睬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ㅤㅤ⑪“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盆凤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了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发人们深思。
B.看到烟斗柜时赞叹“美,美,美呀”,接受雕工简单的烟斗时“谢谢您……真谢谢您”等语言描写,刻画出老范纯朴、木讷、无知、傻气的形象。
C.老范的儿子在父亲去世之后,依照叮咛,把一盆特大的凤尾菊送给唐先生,既写出了他的忠厚、孝顺,也表现了他们父子的信守承诺。
D.唐先生的画再次被打成黑画,他又落魄了,无人理睬,这种境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畸形的社会现实,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
2.请赏析第⑨段划线的句子。(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
3.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④段画线句“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中“酸楚”“感动”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小说多处写到了凤尾菊,其作用是什么?
5.小说中的唐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概括。
【知识点】 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①起伏的地平线上残留着一抹血红,夕阳西沉,放射出几束长长的余晖,和大地告别。

②考古学家米哈伊尔站在巨大无比的两座雕像脚边,他环顾四周的沙丘,隐隐地感到:这儿有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究竟是什么呢?他却无法确定。惶恐不安的感觉占据了他的心头。米哈伊尔端详着巍巍耸峙的雕像,竭力回忆当时的情景。

③五年前,正在准备学位论文答辩的米哈伊尔有机会参加沙漠考察队,在前往沙漠古城遗址的途中,他和另一名考察队员因掉队而在沙漠中迷了路。就在这时候,他们偶然在沙丘之间发现了这两座雕像。

④米哈伊尔清楚地记得,那两座雕像的脸是用粗线条雕刻出来的,几乎分辨不出鼻子,也看不清耳朵,宽阔的嘴巴只是一个窟隆。一对轮廓分明的眼睛在整个脸上显得异常突出,极不协调,菱形的瞳仁、虹膜上的青筋、直愣愣的梳状睫毛十分醒目。

⑤米哈伊尔无论如何也忘不了自己乍一看见雕像的眼睛时的感受——他呼吸急促,呆若木鸡,无法把视线从这对眼睛上移开。他受着某种莫名其妙的外力的驱使,伸开双臂,像梦游似地向雕像走去,直至他的胸口撞到一座雕像的腿,才停了下来。

⑥他定了定神,朝四周扫了一眼,发现他的同伴正在干一件考古工作最忌讳的事情——他从女人雕像的脚上敲下了一小块标本,打算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以确定这些雕像取材于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显然不同寻常——它有着某种涡形的纹路,表面还蒙着一层天蓝色的液滴。

⑦几天之后,一架飞机发现了米哈伊尔和他的同件。在飞回大本营时,两人立下了早日重返沙漠研究这些雕像的志愿。

⑧可是不久,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了,米哈伊尔上了前线:而他的同伴在研究那块雕像物质时,实验室发生了爆炸,他在事故中不幸身亡。

⑨战争结束后,米哈伊尔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他打算重新开始那些原先没有完成的变研究。他很快组织了一支新的考察队,向沙漠进发。

⑩考察队的一架飞机终于在沙漠上空发现了寻觅已久的雕像。现在米哈伊尔正站在雕像面前。

落日尚未全部从地平线上隐去。天地尽头,沙砾似乎正在熔化,形成一条奔腾的火龙。一阵风吹过,沙子簌簌作响。

只有雕像仍旧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仿佛比这沙漠更缺乏生气。整整五年,它们就这样一动不动地矗立着,狂风泄怒于这些高大的障碍,从四面八方侵蚀它们。时光像沙子一样从它们身边流逝,带走人间的欢乐和痛苦。但米哈伊尔总感觉这儿发生了某些变化,却又说不出变化在哪里。为此,他既感到生气,又有些惶惑。他从口袋里掏出钱夹,取出一张照片,那是五年前他在雕像前的留影——这是怎么回事?这不可能!不可能!

米哈伊尔把目光从照片移向雕像,然后重又移回照片。照相机是不可能出差错的,莫非是他的眼睛看花了不成。他走近一些,又退后几步。不,眼睛并没有看花。照片上那座女雕像笔直地站着,两手下垂:而眼前;她已改变了姿势:两膝微屈,一只手伸向脚边,伸向被敲掉一块的那个地方。而那座男雕像则向前跨了一步,朝那女雕像侧过半边身子,仿佛在庇护她,右手伸向前方,握着一件武器一样的东西。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对于米哈伊尔来说,周围的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他的脑海里除了雕像,再没有其他任何事物。

一个中心思想已经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即使就地球上的生物而论,其生命的基本过程所持续的时间也相去极远,以致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相比,差异就像天与十年或一百年相比那样悬殊。老鼠把食物全部消化掉。至多不过需要一至一个半小时,而蛇却要几个星期。某些细菌的细胞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发生分裂,而许多高级组织的细胞却要好几天才能分裂一次。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空间和自己的生命期限。

两座雕像仍旧纹丝不动地矗立在那儿,但米哈伊尔已经领悟到这种静止不动只是一种假象,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雕像,而是来自其他行星,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生物,他们由另一种材料构成,他们有自己的时间。我们这儿的一百年,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瞬间。显然,他们那儿非生物界的运动过程,也是按照另外一种节律,一种较慢的节律进行的。这个女人感到脚上疼痛,并开始对此作出反应,这竟用了五年时间;那个男人则用了五年时间才向前垮了一步。

米哈伊尔的脑海里一下子涌现出许多问题。那男人拿的是什么样的武器?它的杀伤力强吗?要过多少年那男人才射击呢?想到这里,他忽然发现前面的两个问题是多么无足轻重,地球上的居民要对付这些天外来客是轻而易举的,他们可以击落那男人手中的武器,也可以用钢缆把这些生物捆绑起来。谁的时间推移得快,谁就能取得胜利。

米哈伊尔接下来考虑的是:怎样去和这些天外来客交往?怎样去了解他们的故乡,并问他们介绍地球?要知道,今天向他们提出问题,要过几十年才能为他们所理解:等他们对此作出答复,那又要过去几十年、几百年。何况,地球居民和天外来客要取得哪怕是最起码的相互了解,也必须提出许多问题,这样就需要几千年时间……

沙漠尽头火红的地平线正渐渐暗淡下去,一堵墙垣似的火烧云已隐没在沙丘后面,唯有一长束橘红色的余晖告诉人们,太阳是这样被不可抗拒的时间送走的。

1.请概括这篇科幻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米哈伊尔在五年内的人生轨迹。
2.本文多处埋下伏笔,如前文通过雕像的外形、离奇的爆炸等,处处暗示雕像的不同寻常等,请说说这些伏笔的作用。
3.请分析文中第①段景物描写的表达效果。
4.小说的情节围绕沙漠中的两座雕像展开,请你按照时间顺序,将下面的情节补充完整。
_____,贸然取下样本→获救离开雕像,因故中断研究→②____,③____→明白雕像实质,引发时空感悟
5.第⑮段中用老鼠与蛇对比,又用某些细菌细胞与高级组织细胞对比,这些对比的目的是什么?
2021-06-27更新 | 9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驼 铃

薛培政

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不知是纷飞的雨点泣染了离别的气氛,还是滚动的泪水浸湿了干燥的天空。听着这首浑厚悠长、震撼人心的《驼铃》,一向以刚强铁血著称的军人就不吝惜眼泪了。

②绵绵阴雨中,走下哨位的士官班长廖成刚,心情就像被雨水浸过一样,湿漉漉的,随时都会掉下眼泪来。你小子整天吆喝‘流血流汗不流泪’,这阵子咋怂了?带着微微泛起的酸楚,他默默走到训练场边,望着眼前的一切,心底翻腾开了。

③他五年前下连,是在冬季的傍晚。夜幕降临,群山隐没进夜色,营区就成了一座孤岛,周围一片寂静。望着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新兵,黑脸连长发话了:想哭,今晚就哭个痛快!等明早起床后,都给我打起精神,拿出咱猛虎连的血性来!

④翌日晨起,全连被拉到训练场进行会操。身手不凡的连长、排长和老兵,动作精准得让新兵们佩服不已。等到新兵上场,连长站在一旁,看着一个个过关。哪怕动作有一丁点儿不标准,连长也要大声命令:重来!末了,全连肃立,由排长领诵标语: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进来是块铁,出去就是钢!上百人热血沸腾的吼声,如霹雳,在山间嗡嗡回荡,也在新兵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⑤初次参加五公里山地武装越野,跑到极限时,他感到快撑不下去了。连长对他吼道:廖成刚,别装怂,你给老子跟上!说着就朝他屁股上给了一枪托。他在心里暗骂:简直是个魔鬼!

400米障碍由八组障碍物组成,每组都是一道关口。第一次过独木桥,从小恐高的他走到中间不敢迈步,连长拿根长棍在下边敲打:堂堂男子汉,咋拖泥带水?大胆往前走!他被逼着通过独木桥后,脸上分不清是泪水还是汗水了。

⑦开春后的高强度训练,他吃不消了。趁着那晚下雨,他悄然翻越围墙,朝火车站方向跑去。刚跑出山口,竟被抄近道抢先到达的连长拦住了去路:好小子,想当逃兵不是?要是有种,给我回去!要打退堂鼓,你看着办!

哼!他转身气冲冲地跑回了连队。

⑨身上不乏血性的廖成刚,回来后较上劲了。为争第一、当尖兵,他哭过、笑过、怒过、吼过。当兵第一年,他成了全团训练标兵,第二年就当班长,并入了党,转了士官。

嘻,要不是那晚遇上连长,当了逃兵才丢人哩!回想与连长相处的日子,他觉得连长就像邻家大哥,就连那张不怒自威的黑脸也显得蛮可爱了。

⑪思绪如脱缰的马儿,不停地向前狂奔。他不由得又想起与四班长罗闯子顶牛的那些鲁莽事儿。当新兵俩人是对手,当班长两班比胜负。那年,为代表全连参加师军事全能比武,俩人不惜雪地摔跤一决雌雄,连长被气得直冒汗。想起俩人握手言和那场景,他闭着眼睛笑了。

⑫眨眼间,就到了离队这一天。

雨霁,雾散,雨后的太阳格外耀眼。向军旗——敬礼!随着一声洪亮的口令,所有退伍老兵举起右手,最后一次作为军人向军旗敬礼。伴随着铿锵有力的誓言,一张张洋溢着青春的脸上,晶莹的泪珠扑簌簌落下。

老兵在军营的最后一顿饭,吃得漫长。吃什么已不重要,别离之情充满心胸。禁酒令颁布后,老兵退伍的离别酒换成了茶水,气氛却一点未减。不论新兵老兵,个个手捧茶杯,激情澎湃,壮怀激烈,或一对一碰杯,或一人对一桌举杯。一声干了,一仰脖颈咕咚就把一杯水全干了。

闯子,再来当兵,你还是我的手下败将!

哈哈,你就吹吧!

廖成刚与罗闯子的茶杯碰得响亮,水喝得精光,拥抱得更紧。以往的过节和恩怨,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茶不醉人人自醉。饭桌上,聊不完的知心话,擦不干的情感泪。

⑲“老连长,若有来生,俺还是你的兵!

嗯?不怪我严厉?

㉑“俺求之不得!

㉒“拉钩!已晋升为营长的老连长,早早赶来送行,与退伍士兵们拉住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㉓“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一首《驼铃》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老兵要登车了,抑制不住伤感的官兵们,双手握了又握,拥抱了再拥抱。要走的兵、留队的兵,眼泪一串一串往下落,谁也不怕笑话。

㉔“再见了,军营!再见了,战友!在此起彼伏的告别声中,载着退伍老兵的车驶出了留队战友的视野,渐渐远去了。

(节选自《百花园》2023年第11期,有删改)

1.选文巧设照应,请写出与画波浪线句子相照应的语句。
听着这首浑厚悠长、震撼人心的《驼铃》,一向以刚强铁血著称的军人就不吝惜眼泪了。
照应:
2.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画横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1)“你小子整天吆喝‘流血流汗不流泪’,这阵子咋怂了?”
(2)“俺求之不得!”
3.选文以“廖成刚”的视角来展开故事叙述,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读完这篇文章,也许你会联想到这些词语:成长、友谊、热血、离别……请联系文章内容,围绕其中两个词语谈谈你的理解。
2024-04-24更新 | 9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倔强的仙人掌

①女人看见路边蹲着一个挑担老头儿,他身边的筐里装着满满一筐嫁接的仙人掌,高高的底座像一座独立秀挺的山峰,山峰顶部是形状各异的红、黄、绿各色仙人球。女人拿起仙人掌仔细地挑选了很久,价格不贵,与花鸟市场上的相比便宜许多,便挑定了自己喜欢的两盆,准备一起买。

②老头儿布衣布褂,黑褐色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他操着极生硬的普通话,如数家珍般介绍这植物的种种优点,什么如何好看好养了,什么净化空气了。末了他搓着厚皮疙瘩的手爽快地说:“你要两个,那就算你小批发好了,再便宜你一块钱,你看咋样?”

③“你这是真嫁接上去的,还是用牙签插上去的?”这样的价钱,女人总觉心里不安,指着山峰顶部的红黄绿颜色的仙人球满脸怀疑地问。蛮好的花买回家后发现居然是新种没根的,这种事情不止一次了。老头儿的脸腾地红上来,紧锁眉头,瞪着浑浊的眼睛说:“怎么可能是插上去的?怎么可能呢?这可都是我一棵一棵亲手栽起来的啊!”老头儿本不地道的普通话,这时更是结结巴巴地有点南腔北调了。

④“是吗?”她抬起眼皮,瞟了他一眼,反问道。这样的看似暴怒的伪装她也见多了。倘若是货真价实的东西,何必这么着急?她心里想着,不再吭声。眼看就要成功的交易,因为这一问停了下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老头儿的脸涨得更红了,忙不迭地解释。而他越是叽里咕噜地絮絮不止,她就越觉得他不可信。

⑤忽然,老头儿停了下来,从筐里拿起一棵茁壮的仙人掌,没等女人反应过来,使劲一拉,把它的顶部从底峰上扯了下来,然后一手一半举到女人眼前:“你看,你看!有牙签吗?”他用力地问她,眼里似乎也冒了火。没有牙签,扁扁的巴掌形的黄绿色软刺仙人球从它的底峰上被拽了下来,而它的底峰上生生裂开了一道绿色肉质沟壑,本已长在一起的首尾两截,就这样被硬硬地扯开了。

⑥面对这样的场面,女人呆呆地怔了一会儿,低下头去付钱。老头儿一脸自尊,挺着胸膛收钱,三块钱一个,五块钱两个,又从布衫口袋里摸出装钱的塑料袋,该找多少还找多少,也不计较身首异处的那一个。老头儿娴熟地把东西包扎好,放进女人的车筐里。转过身,捡起地上已成两截的仙人掌,一起放进她的车筐里。

⑦“别扔了,” 老头说,“一起种进泥土里,两截都能活。”

⑧女人脸红了,羞愧地点了点头。老头倒笑了起来,露出锈蚀的牙齿,又用他那东倒西歪的普通话安慰她说:“放心好了,这东西最耐折腾,刚才那点事算不了什么,只要有点泥,就能长出根的。”

⑨两截还能活,这不假。但女人看着老头儿只是觉得心里生疼,仿佛受了伤的不是那棵仙人掌,而是别的什么。那“别的什么”像一支小手,躲在她的胸膛里,一下一下,揪得她的心生疼。那疼隐隐约约地从老头儿脚下的那对仙人掌里传过来,从他那鬼样的普通话中传过来,从他那已经装在布衫口袋里的塑料钱袋里传过来.疼得她直想落泪。

1.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女人挑选仙人掌,准备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人买下仙人掌,老头儿把扯断的仙人掌送给她。
2.女人为什么怀疑仙人球是用牙签插上去的?
3.女人买到了货真价实的仙人掌,却为什么“看着老头儿只是觉得心里生疼”,甚至“疼得她直想落泪”?
4.说说文章标题“倔强的仙人掌”的含义。
2020-08-08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