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22155771

父亲送我一片瓦

杨金坤

①三十多年前,我离开故乡时,父亲既没有抓一把故乡的泥土也没有取一瓶故乡的水,而是把一片陈旧的青瓦塞进我的行囊。

②多年来,我一直和这片瓦对视,猜测父亲的寓意,总感觉找到了答案又好像没找到答案。

③寓意我在他乡异地“上无片瓦,下无立锥”,让我尽快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④瓦,从字面上来看,横像顶,竖提、横折弯钩像墙,有顶有墙便有了房屋的模样,点就是在屋里居住的人,可见,自从先人们制造出瓦,就和房屋有关联。在故乡,盖房屋的大工叫瓦匠,用的工具叫瓦刀,小工叫泥瓦匠,都和瓦脱不了联系。房屋起造好后,瓦匠们开始从左往右、自下往上铺青瓦。青瓦分瓦头和瓦尾,瓦头厚而略宽,瓦尾薄而略窄。沟瓦是地,瓦头朝上尾朝下;盖瓦是天,瓦尾朝上头朝下。沟瓦和盖瓦凹凸相扣、俯仰相合,宛如阴阳,又如夫妻。有瓦才有家,有家才有温暖,只有铺上瓦,房屋才算盖好,人才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⑤寓意我独身在外应虚怀若谷,方寸海纳?

⑥我时常端详这片青瓦——弯弯的浅孤,洇染着厚重古朴的黛青,当瓦仰起放置时,像一双迎接晨曦的双臂,反之俯下时,仿佛是一座不卑不亢的拱桥。我似乎茅塞顿开,明白了父亲的寓意:做人要虚怀若谷,方寸海纳,一如那片挺起胸、张开双臂的瓦,而失败了,要低头认错,但也要时刻拱起自己不屈的脊梁。

⑦故乡的瓦,鳞次栉比地待在屋坡上,无论风吹雨打,它都静默无声、舒展自如。燕子在瓦屋内搭起了窝,麻雀在瓦檐下生儿育女,一蓬蓬的瓦楞草安居在瓦面上。故乡的瓦,宛如一位长者,包容着燕子的快乐、麻雀的喧闹、瓦楞草的恣肆。

⑧这些年来,我一直像这片青瓦一样,来源于泥土,保持泥土的朴素和厚重,经火煅烧,带有火的执着和热情,以瓦的姿态融入他乡的生活。

⑨寓意我在生活的道路上,逐渐修复自己的瑕疵,更趋于完美?

⑩故乡的人都知道,新瓦在烧制的过程中,会自然形成一些细微的裂痕和缝隙,这样的瓦,是起不到真正遮风挡雨的作用的。当经过风吹雨淋,上面的瑕疵会逐渐得到填充修补,所以老瓦之于新瓦,更趋于防漏、实用。我也像一片土里土气的瓦,在水与火浸泡淬炼下,在月白风清的夜晚和溶溶的月光下,铸就了青瓦的坚韧,朴实和文雅。这种磨练渗透在我的血脉里、生长在我的骨头中,让我更趋于成熟和完美。

寓意我走过世间繁华,仍不忘生我养我的故乡?

这些年,我到过许多地方,看过许多建筑,也见过许多许多的瓦,如琉璃瓦、陶瓷瓦、水泥瓦、石棉瓦乃至铁瓦。这些瓦有的外表豪华,有的材质坚韧,各有可取之长。但是,我依然念念不忘故乡的青瓦,它因朴素而别具神采,就像父亲微驼的背,遮挡的是风雨,留给我的却是温暖。这块背井离乡的瓦啊,生命里的籍贯里,早已刻下了故乡的生辰八字。

直到父亲去世,我一直没有问父亲送我瓦的寓意,我想,我在那片青瓦中已经找到了答案。

父亲也没有告诉我,他送给我瓦的用意,他相信,瓦下长大的孩子,自有瓦的柔与刚。

(选自《黔西南日报》2020年8月3日)

1.选文中的“我”多年来,一直和这片瓦对视,猜测着父亲的寓意,请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表。
不同时期我对“一片瓦”的特点及其寓意的理解
时期特点猜测的寓意
我离开故乡时横像顶,竖提、横折弯钩像墙,有房屋的模样在他乡尽快创出一片天地
我时常端详这片青瓦时挺起胸、张开双臂、包容一切______
________坚韧,朴实和文雅修复自己的瑕疵,变得更完美
我到过许多地方,看过许多建筑后_______不忘生养自己的故乡

2.联系上下文,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经火煅烧,带有火的执着和热情,以瓦的姿态融入他乡的生活。
3.结合文本中对瓦的寓意的猜测,简要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⑪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选文从色彩、形态、气味三个方面描写紫藤萝花,请仿照示例找出一个相应的句子。
色彩: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形态:A
气味:B
(2)请从修辞或写景手法角度赏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
(3)选文第⑧段画线部分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谈谈对选文第⑩段画线句的理解。
2022-11-06更新 | 13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读下文,回答问题。

餐桌前的谈话

①吃饭是一件既快乐又幸福的事情,因为我不但能吃到妈妈做的美食,而且还可以听到大人们议论的一些新鲜事。

②今天晚上吃饭时,我看到餐桌上摆满了我喜欢吃的食物:有鱼香肉丝、可乐鸡翅、牛肉……一看到美食,我也顾不得淑女形象了,拿起筷子就往嘴里塞。我扭头看到妈妈一脸严肃的表情,吓了一跳,心想是不是妈妈看到我的吃相不雅生气了,于是,我就怯怯的问妈妈:“妈妈,你怎么了?”

③妈妈表情凝重地说:“今天,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说一个男生吃麻辣烫后多处血流不止,原因是那个男生吃了老鼠爬过或留有唾液的食物而造的。”

④随后,妈妈拿出平板电脑找到了那则新闻,还有那个男生躺在病床上的照片。病床上的男孩嘴唇干裂,脸部浮肿,右臂打针处也有明显的淤血痕迹。看到这恐怖的场景,我紧张地问:“这真的是吃麻辣烫造成的吗?”妈妈沉重的点点头。

⑤“是不是在外面吃的所有事物都会这样呢?”我又忍不住发问。妈妈站起来严肃的对我解释道:“不是,只要是商家证件齐全,卫生条件达标,食物质量好,就没事。

⑥我挠挠头说:“难道米线、土豆粉、麻辣烫都不能吃了吗?”

⑦“那些东西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有些无良商贩卖的麻辣烫里的生海鲜大多来路有问题,看上去很光鲜的白毛肚,先是用温水泡10分钟,加入工业用烧碱,再加上双氧水,搅拌均匀后将毛肚发泡20分钟,最后滴入福尔马林保鲜,这样才能看上去色泽亮堂,吃上去新鲜脆嫩,而且保质期长。另外,这些粉之类的都加入了吊白块,这样吃起来筋道,有口感。还有,一般卖这些东西的小摊,都没有卫生许可证,小摊细菌严重超标,且佐料经加工后极易增长细菌,比较容易闹肠炎。”妈妈语重心长的回答道。

⑧听了妈妈的一席话,我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我再也不敢吃那些东西了。

⑨从这次餐桌上的谈话,让我明白了很多,更深层的看到了那些无良商贩的作为,也感觉到了监管的不利。我们国家应该制定出一些法律,对于这些残害百姓健康的商家,应以严惩,并且加大力度监管。在这里,我更想对那些商贩说:                                


(1)为文章写一个议论性的结尾。
(2)分析文章是如何突出中心的?
2022-12-02更新 | 5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团圆饭

①“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母亲用竹竿绑了一把扫帚,扫帚一下子通了天,像孙悟空大闹天宫。母亲擦玻璃,我用扫帚东撩一下西撩一下,灰尘纷纷扬扬地飞下来,一道太阳光从窗外照进来,照得一粒粒的灰尘手舞足蹈。母亲拖地,我去河里洗拖把,一趟又一趟,直到把水泥地拖得发光。

②“还是生女儿好啊,她那两个哥哥就连黄狗也追不上,不知哪里去了。母亲在河埠头跟人感叹,这话让我心里暗笑,又得意。掸尘后贴春联,每道门上贴着大红的春联,墙壁的空白处贴上年画,有大胖娃娃抱着鱼,有王昭君抱着琵琶,有宝黛共读《西厢记》,把屋里映得亮堂堂的,既喜庆又好看。

家里收拾得锃亮后,母亲在接下来的一天早上,早早地起来,生火烧水,开水突突突地翻滚着,厨房里雾气腾腾的。父亲杀鸡,把鸡脖子上的毛一扯,干脆利落,一刀下去,鸡没来得及啼出声来,血便滴在白瓷碗里。

门口的河埠头,大家蹲着,边说边洗,交流着各种信息,你家有没有谢年啊,你家杀了几只鸡啊。我拎着鸡等着位置空出来。

父亲说谢年和祭祖是一年当中最为隆重的家庭祭祀活动,表达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祈盼来年吉祥。我的两个哥哥这下要出大力了,哎嗬哎嗬地把八仙桌抬出,放在靠近大门口的厅堂,按照横神佛,直祖宗的规矩摆放。指的是桌面的木纹路,祭祀神佛的桌子是横着摆放的。母亲说:这可不能摆错,要照老规矩办事,说不定什么时候横财就会飞进家门。祭祀祖宗的桌子是竖着摆放的,孝敬祖宗自然要工工整整,不可乱了方寸。八仙桌上放着三只红漆木质祭盘,分别盛着三牲:猪头、全鸡、鲤鱼。猪头是利市,吉利。全鸡是公鸡,身上戳一把刀,昂首跪在祭盘中,口含一根葱,头朝门外,表示金鸡报春,恭迎神明。鲤鱼是活的,用红线穿背,红纸贴眼,悬于龙门架上,表示年年有余和鲤鱼跳龙门。除了三牲还有五鼎,是花生、黄豆芽、芋艿、香干、麸等五种用清水汆熟的素菜,外加一盘豆腐、一碟盐。供桌上还放着一盘年糕、三杯茶、两碗饭和十二盅酒。

谢年后是祭祖,八仙桌就摆在厅堂,按木纹直向摆放,跟谢年的摆法相反,供桌的三边摆放酒杯和筷子,都是平时见不到的好菜,大鱼大肉,碗数成单,摆满一桌。点燃香烛后,父亲念念有词,合掌,请祖宗大人来吃年夜饭,并请祖宗大人保佑全家健健康康、太太平平。母亲叫我们许愿,我们收起平常嘻嘻哈哈的模样,正正经经地整个身子扑倒下去,跪拜在祖宗面前,一磕头二磕头三磕头,默念心愿。

三十年夜说到就到了,这一餐的菜肴很丰盛,母亲把春节待客的猪肉、鸡肉等菜留足,剩下的就在三十年夜吃。父亲喝着黄酒,我们吃着肉,满嘴的油,抢着给父亲倒酒,给母亲盛饭。酒酣处,父亲摇着头哼起了小调:第一只台子四角方,岳飞枪挑小梁王,武松手托千斤石,太公八十遇文王……

此时,我们兄妹仨站在门边量身高,对比去年的刻度,分享长高的喜悦。我们吃着瓜子、花生、年糕干,和父母一起守岁,讲关于年的传说和对来年的美好期盼。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说什么也是什么,欢欢喜喜,压岁钱和新衣服都压在枕头下,一双新棉鞋并排放在床边,米甏里的米是满的,水缸里的水是满的,灶间的柴火也堆得满满的,什么都是满满的。忙碌了一年的砧板和菜刀在灶台上呢呢喃喃,水桶和扁担在壁角交头接耳,扫帚和簸箕在地上也是款款深情。

明天,可以拥有新的衣服、新的岁数,我摸出压在枕头底下簇新的压岁钱,          睡意像潮水一样,一波又一波地涌上来,终于淹没了我。

1.请你根据文中写的过年习俗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1)________→(2)贴春联、年画→(3)谢年→(4)________→(5)吃年夜饭→(6)_______
2.结合语境,请你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
(1)酒酣处,父亲摇着头哼起了小调:“第一只台子四角方,岳飞枪挑小梁王,武松手托千斤石,太公八十遇文王……”
(2)忙碌了一年的砧板和菜刀在灶台上呢呢喃喃,水桶和扁担在壁角交头接耳,扫帚和簸箕在地上也是款款深情。
3.请你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补写第⑨段画横线处空缺的内容。写作提示:①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写“我”摸出压岁钱后的心理。②不少于80字。
2022-04-29更新 | 1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