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 九年级 期末 2024-03-21 5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1.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扬州素有“巷城”之称,在5.09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内,纵横阡陌,折蜿蜒的巷子多达五百四十多条。【A】古巷曾经是扬州人公共生活的空间,人们将它誉为“青砖雕刻的立体名片”“永不褪色的水墨画廊”。扬州有首民谣这样唱:“扬州城,巷子深,户对户,门对门,门里门外一家人。清晨开门问个早,小巷虽窄不碍人,来往行人礼三分。”

【B】无论是门而坐纳着鞋底的家庭妇女,还是巷内玩耍的小孩,或是聚在巷口一起打牌、下棋的老人,巷子里的邻里关系平常且温xīn,让人想起“远亲不如近邻”这句古话。

【C】鱼皮巷、地官第、粉妆巷、吃吃看巷……在扬州,一条街就是一段历史,一条巷就是一段故事。【D】在社会发展标新立异的今天,面对拆和留、新与旧的抉择,多年来,扬州始终秉承“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始终坚持规划引领、全面保护、审shèn更新、文化为魂、民生为本,稳步推进万“巷”更新,古城新韵,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之路。


(1)给加点字注音。
(     )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温xīn(     ) 审shèn(     )
(3)关于语段内容,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砖雕刻的立体名片” “永不褪色的水墨画廊”
解说:语段中这两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
B.“鱼皮巷、地官第、粉妆巷、吃吃看巷……”
解说:这句话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正确的。
C.“多年来,扬州始终秉承‘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
解说:这句话没有语病。
D.“在社会发展标新立异的今天”
解说:这句话中成语“标新立异”使用有误,应改为“日新月异”。

(4)联系上下文,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市井深巷,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A.【A】B.【B】C.【C】D.【D】
2024-03-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解说,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叔叔于勒》是来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一篇经典的短篇小说。这篇作品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故事讲得曲折而不离奇,塑造了十分典型的人物形象。
B.《范进中举》一文运用了夸张和讽刺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形象,刻画了这个士人的可怜、可悲的形象,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的炎凉。
C.《怀疑和学问》是一篇驳论文,从两个方面批驳了对方的错误论调;《创造宣言》的作者陶行知在本文中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关键要素。
D.《沁园春·雪》这首词分上下两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2024-03-2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3. 诗句默写。
(1)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__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3)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6)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7)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8)《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2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困难(0.15)
名校
4. 综合性学习。
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那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多样的表现手法,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今天,你所在的班级将要举行“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某初中学校100名学生小说阅读情况调查表

阅读内容阅读习惯阅读方式
调查内容看小说原著看电视剧每天阅读半小时以上无规则地阅读数字化阅读纸质阅读
项目人数267430706238
(1)根据表格,说说当前初中学生小说阅读的现状。
(2)活动中有一个环节叫做“穿越时空的对话”。假如下列小说中的人物就站在你面前,你将对他们说些什么?请任选一位,写出你所说的话。
①闰土  ②菲利普  ③杜小康  ④刘姥姥
(3)小文同学想取材于名著《西游记》和《水浒传》拟一副对联,但语言还没有组织好,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帮他把下列词语组合起来,完整地书写在横线上。
降妖除魔  聚义  晁天王  取经路  扬威  梁山泊  孙行者  逞凶除恶
上联: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5. “风”是艾青诗作中常出现的意象,请结合下列两首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在“风”中寄寓的丰富情感。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选自《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

寂静的微寒的二月

我从南方的森林出发

爬上险峻的山峰

走过卑湿的山谷

渡过湖沼与江河

带着温暖与微笑

沿途唤醒沉睡的生物

山巅的积雪溶化了

结冰的河流解冻了

黑色的土地吐出绿色的嫩芽

百鸟在飘动的树枝上歌唱

忧愁从人们脸上消失……

(选自《风的歌》)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6. 请你根据施耐庵的《水浒传》情节内容及示例,完成下面的表格。

人物名称

性格特征

相关情节

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

武松(行者)

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

吴用(智多星)

学识渊博,妙计连连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7. “改变”是人生的课题。保尔·柯察金历经人生的坎坷成长为钢铁战士是改变,祥子从自尊自爱自强的青年变成了行尸走肉也是改变。《水浒传》中林冲的改变是什么?并结合具体事件说说林冲发生这种改变的根本原因。
2024-03-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困难(0.15)

金城北楼

[唐]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金城,在现今的甘肃兰州。②磻(pán)溪老:指姜太公吕尚。③体道,指体悟道理。④更:经历。
8.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颔联的画面。
9.颈联和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4-03-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忠定公祠堂记

[宋]王刚中

①乾德中,张公知成都,五年再至,率成考绩。其为治大抵以严猛奋励制其暴,以精明果断摘其奸,以公平信义善其俗。讼至于庭,據案一决,中其隐,百姓惊叹,以为神明,而不敢犯。

②及受代而去,十年后讣告至矣。于是蜀人恸哭罢市,置公画像于天庆观之仙游阁,之如生,岁岁不绝。嘉祐己亥,府帅侍读王公素始大建祠于府治之东。落成之日人无幼艾争捧牢酒,或喜或泣,列拜于庭,虽周人之思召公,襄人之思羊叔子,无以加焉。既又取公治蜀断语可为后法者,凡百三十首图于壁。呜呼!公之治可谓有功德于蜀人,而蜀人怀公德善也可谓不忘者矣。

躬奠祠下,徘徊周览,惜其历岁滋多,堂宇且弊,乃命即其诸多损毁处,悉举而更新之。仍于祠后增接两廊,建堂三间,筑垣墉以周之。而稍植花木于堂北,以为士大夫谒祠游息之所。继自今以往,若时加修,俾勿坏,则为政者有所矜式,而吏民亦悦服而易治。是真有补于风教者,其可不书以告后之人?

(选自《全蜀艺文志》,有删节)


【注】①张忠定公:即张咏,宋太宗时为枢密直学士,宋真宗时为礼部尚书,曾在成都任职。②據(jù)案一决:断案果决。③受代:旧时谓官吏任满由新官代替为受代。④讣(fù)告:一种用来报告丧事的文书。⑤幼艾:长幼。⑥牢酒:牢牲和酒。古代用作赏赐、慰劳的物品。⑦召公、羊叔子:古代贤臣。⑧堂宇:祠堂的顶棚。⑨筑垣墉(yuán yōng)以周之:修墙把它围起来。⑩俾(bǐ)勿坏:使它不要坏掉。⑪矜式:示范。
10.解释加点词。
(1)中其隐
(2)之如生
(3)嘉祐己亥
(4)躬奠祠下
11.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12.翻译句子。
(1)凡百三十首图于壁。
(2)以为士大夫谒祠游息之所。
13.作者为什么在结尾感叹“其可不书以告后之人”?请分析作答。
2024-03-2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材料一

①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融合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中国信通院测算,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同比增长18%。

②目前,我国已有超过400所学校开办人工智能专业,高端人才居全球第二。截至2022年底,全球人工智能代表企业数量27255家,其中我国企业数量4227家,约占全球企业总数的16%。

③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集聚发展区。百度、阿里、华为、腾讯、科大讯飞、云从科技、京东等一批AI开放平台初步具备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的能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3月15日18版)


材料二

①心脏病是全球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据统计,在英国,心血管疾病与1/4的死亡病例有关——大约每年16万人。

②心脏病的高危群体通常靠服用他汀类药物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保护动脉血管。但是人们很难及时发现心脏病的征兆,这也意味着他们没有从他汀类药物中受益。

③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AI模型,可以通过单张X光胸片,可靠地预测患者在10年内死于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

④为了训练这个模型,研究团队使用了15万张X光片,它们均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研究团队又收集了11000多名平均年龄为60岁的患者的数据,对AI模型进行测试。

⑤研究人员发现,近10%的患者在第一次拍摄胸片后的10年内出现过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症状,比如心脏病发作、中风等。

(摘编自《AI预测心脏病》,《科学焦点》2023年2月刊)


材料三

①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智能化的时代。很多看上去专属于人类的领域,正在经受智能化大潮不间断地冲刷、侵蚀和淘洗,绘画也不例外。

②2019年夏天,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上,展出了一套系列组画《历史的焦虑》,其绘画语言娴熟,格调不俗。当观众知道作者的身份后,纷纷驻足欣赏。原来,这组画的作者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微软小冰”,而这组作品则是“她”通过三年的深度学习后自动生成的画作。

③面对人工智能绘画创作能力日新月异的进展,有人感叹:“我们正在目睹艺术的死亡。如果创造性工作也会被机器淘汰,人类还拥有什么?”

④人工智能绘画工具不是近几年突然出现的,它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了。近年来,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发展,推动了人工智能绘画水准的快速提升。它们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收集大量前人创作的作品,通过算法对其进行分类和识别,然后生成新图像。其本质是计算。

⑤然而我们的审美体系中的审美主体还是人,艺术价值的评判体系,还在由人所主导。对于绘画创作而言,创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审美和智慧,仍是绘画作品的最大生命气韵和价值所在。

(摘编自《AI绘画可以取代人类画家吗》,《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3日11版)

14.下列为材料一拟写的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B.2022年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
C.人工智能专业越来越吃香D.人工智能企业迎来新机遇
15.下列关于材料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心脏病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英国每年有16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B.心脏病患者一般无法发现心脏病的征兆,所以不会服用他汀类药物来保护动脉血管。
C.AI模型通过深度学习,利用单张X光胸片,可靠地预测患者在10年内死于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
D.在研究过程中,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对AI模型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和测试。
16.你觉得人工智能可以取代艺术创造吗?请根据材料,阐明原因。
17.人工智能正悄然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请结合三则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人工智能给我国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新变化?
2024-03-2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父亲送我一片瓦

杨金坤

①三十多年前,我离开故乡时,父亲既没有抓一把故乡的泥土也没有取一瓶故乡的水,而是把一片陈旧的青瓦塞进我的行囊。

②多年来,我一直和这片瓦对视,猜测父亲的寓意,总感觉找到了答案又好像没找到答案。

③寓意我在他乡异地“上无片瓦,下无立锥”,让我尽快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④瓦,从字面上来看,横像顶,竖提、横折弯钩像墙,有顶有墙便有了房屋的模样,点就是在屋里居住的人,可见,自从先人们制造出瓦,就和房屋有关联。在故乡,盖房屋的大工叫瓦匠,用的工具叫瓦刀,小工叫泥瓦匠,都和瓦脱不了联系。房屋起造好后,瓦匠们开始从左往右、自下往上铺青瓦。青瓦分瓦头和瓦尾,瓦头厚而略宽,瓦尾薄而略窄。沟瓦是地,瓦头朝上尾朝下;盖瓦是天,瓦尾朝上头朝下。沟瓦和盖瓦凹凸相扣、俯仰相合,宛如阴阳,又如夫妻。有瓦才有家,有家才有温暖,只有铺上瓦,房屋才算盖好,人才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⑤寓意我独身在外应虚怀若谷,方寸海纳?

⑥我时常端详这片青瓦——弯弯的浅孤,洇染着厚重古朴的黛青,当瓦仰起放置时,像一双迎接晨曦的双臂,反之俯下时,仿佛是一座不卑不亢的拱桥。我似乎茅塞顿开,明白了父亲的寓意:做人要虚怀若谷,方寸海纳,一如那片挺起胸、张开双臂的瓦,而失败了,要低头认错,但也要时刻拱起自己不屈的脊梁。

⑦故乡的瓦,鳞次栉比地待在屋坡上,无论风吹雨打,它都静默无声、舒展自如。燕子在瓦屋内搭起了窝,麻雀在瓦檐下生儿育女,一蓬蓬的瓦楞草安居在瓦面上。故乡的瓦,宛如一位长者,包容着燕子的快乐、麻雀的喧闹、瓦楞草的恣肆。

⑧这些年来,我一直像这片青瓦一样,来源于泥土,保持泥土的朴素和厚重,经火煅烧,带有火的执着和热情,以瓦的姿态融入他乡的生活。

⑨寓意我在生活的道路上,逐渐修复自己的瑕疵,更趋于完美?

⑩故乡的人都知道,新瓦在烧制的过程中,会自然形成一些细微的裂痕和缝隙,这样的瓦,是起不到真正遮风挡雨的作用的。当经过风吹雨淋,上面的瑕疵会逐渐得到填充修补,所以老瓦之于新瓦,更趋于防漏、实用。我也像一片土里土气的瓦,在水与火浸泡淬炼下,在月白风清的夜晚和溶溶的月光下,铸就了青瓦的坚韧,朴实和文雅。这种磨练渗透在我的血脉里、生长在我的骨头中,让我更趋于成熟和完美。

寓意我走过世间繁华,仍不忘生我养我的故乡?

这些年,我到过许多地方,看过许多建筑,也见过许多许多的瓦,如琉璃瓦、陶瓷瓦、水泥瓦、石棉瓦乃至铁瓦。这些瓦有的外表豪华,有的材质坚韧,各有可取之长。但是,我依然念念不忘故乡的青瓦,它因朴素而别具神采,就像父亲微驼的背,遮挡的是风雨,留给我的却是温暖。这块背井离乡的瓦啊,生命里的籍贯里,早已刻下了故乡的生辰八字。

直到父亲去世,我一直没有问父亲送我瓦的寓意,我想,我在那片青瓦中已经找到了答案。

父亲也没有告诉我,他送给我瓦的用意,他相信,瓦下长大的孩子,自有瓦的柔与刚。

(选自《黔西南日报》2020年8月3日)

18.选文中的“我”多年来,一直和这片瓦对视,猜测着父亲的寓意,请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表。
不同时期我对“一片瓦”的特点及其寓意的理解
时期特点猜测的寓意
我离开故乡时横像顶,竖提、横折弯钩像墙,有房屋的模样在他乡尽快创出一片天地
我时常端详这片青瓦时挺起胸、张开双臂、包容一切______
________坚韧,朴实和文雅修复自己的瑕疵,变得更完美
我到过许多地方,看过许多建筑后_______不忘生养自己的故乡

19.联系上下文,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经火煅烧,带有火的执着和热情,以瓦的姿态融入他乡的生活。
20.结合文本中对瓦的寓意的猜测,简要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024-03-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作文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去体悟,更需要我们努力去创造。将快乐写进生活,便添了一米阳光;将关爱写进生活,便多了一份温情;将奋斗写进生活,便拥有一股力量;将诗意写进生活,便添了一份浪漫……


请以“将______写进生活”为题目作文。
要求:
(1)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信息;
(4)请认真书写。
2024-03-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3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6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65字音  字形  短语的结构  成语和熟语  病句辨析与修改  标点符号  衔接与排序
二、选择题
20.6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三、名句名篇默写
3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40.15图表类  对联
五、名著阅读
50.65《艾青诗选》  意象、画面与意境
60.85施耐庵(不详)  《水浒传》
70.65《水浒传》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六、诗歌鉴赏
8-90.15诗歌鉴赏
七、文言文阅读
10-130.4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八、现代文阅读
14-170.65非连续性文本
18-200.65散文
九、作文
210.4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