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历史事件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22183732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越国大饥,王恐,召范蠡而谋。范蠡曰:“王何患焉?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夫吴国富,而财有余,王年少,智寡材轻,须臾之名,不思后患。王若重币卑辞以请籴于吴,则食可得也。食得,其卒越必有吴,而王何患焉?”越王曰:“善!”乃使人请食于吴。不出三年,夫差为擒。

(节选自吕不韦《吕氏春秋》)


【注释】①范蠡:人名,越国大臣。②须臾:一时,片刻。③籴:买进(粮食)。④夫差:吴国君主。
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
(1)而后成语联想法:不言而______________
(2)夫吴国查阅字典法:①厉害,严重:②超过,胜过;③过分;④非常,很。(摘自《古代汉语词典》)______
(3)须臾之名关联教材法:知之者不如之者(《〈论语〉十二章》)______________

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甲文第一段连续列举六位圣贤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4.为什么“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简要回答。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襄子攻翟而胜之,取尤人、终人,使者来之。襄子方将食而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色,何也?襄子曰: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今一朝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也持之其难也贤者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齐楚吴越皆尝胜矣,然而卒取亡焉,不通乎持胜也。唯有道之主为能持胜。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知。善持胜者,以强为弱。


【注】①尤人、终人:翟国的两个邑。②飘风:暴风。③不通:不通达;不懂得。④国门之关,国都城门的门闩。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使者来   谒:___________   (2)德行无所   积:__________
(3)而不肯以力   闻: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胜非其难也持之/其难也/贤者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
B.胜非其难也/持之其难也/贤者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
C.胜非其难也持之/其难也/贤者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
D.胜非其难也/持之其难也/贤者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色,何也?
(2)齐楚吴越皆尝胜矣,然而卒取亡焉
4.赵襄子说“亡其及我乎”,而孔子却说“赵氏其昌乎”,试分析他们各自这么说的原因。
2022-06-29更新 | 17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文言文对比阅读理解:

【甲】: 初, 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 孰若孤? 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 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注:①趋,快步走向   ②捐,抛弃     ③亡,通“无”,不足     ④懿,美好
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往事耳(了解)B.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
C.当知其所亡(每天)D.七年不返(才)
2.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 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3.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何异断斯织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以上两篇短文,谈谈就某一方面所得到的启发或收获。
2017-05-03更新 | 9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甲】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圭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乎?楚有祠者,赐其舍人一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亦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

(节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昭阳:楚怀王的将军。②上柱国:楚国官名。③上执圭:楚国最高的爵位。④令尹:楚国的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相当于其他诸侯国的相。⑤舍人:王公贵人身旁管事的人。⑥卮(zhī):酒器。⑦弱兵:削弱兵力。⑧重:重迭。⑨后归:归于后人。
(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
②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公以是       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
B.昭阳以为       侍卫之臣不懈于外(《出师表》)
C.亦       以中有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D.子能为之足       衣食所(《曹刿论战》)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乎
(4)【甲】【乙】两篇文章所写的内容都与A _______有关,【甲】文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B 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乙】文的陈轸运用了C _________的寓言嘲讽了D _________的人。
2023-09-17更新 | 1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